中华文明是从黄河流域诞生的,从汉朝开始以长安为首都,一方面是看重长安处于关中平原地区,当地资源丰富有“八百里沃土”的美称,而且经济发达,人员众多,具备较强的社会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其处于地势险要的关隘,可以傲视天下,坐镇中央。
再说一下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以洛阳为核心的地区更是非常地富有,这一带的财富可以通过东西走向的陆路连续地供应给长安。
从隋朝开始,长安就慢慢丧失了作为都城的竞争力,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稳定的漕运供应,陆路运输失去了作用,到了元代以后,运河重新修建,可以从杭州直通北京。主要的交通道路就是运河,长安已经享受不到什么资源了,甚至能够在北京集中,选择都城时,不会再首先考虑长安了。
五代十国时期一直在打仗,经济衰落,长安城早已不复往日,几乎成为了一片废墟。
不光是受到战争的洗劫,长安没落的原因还有人蓄意的破坏,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在当老大之前为了想维护自己的政权,将长安城的很多建筑都给拆除了,为的就是即将让洛阳成为自己的京城。
而在那段混乱的年代,每一次建立新的政权设立京城都会选择原有基础设施好的地方,当时的长安几乎什么都没有了,老百姓恨不得连饭都吃不上,老大们绝对已经嫌弃这块地方了,不会再在这里定都了。
五代十国以后,每个朝代都会结合自身的情况,以此来选择自己集团的京城。赵匡胤黄袍加身创办宋朝,因为五代的京城几乎都是在开封和洛阳之间选择,当时后周的都城正是开封,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正在发展,始终在窥视中原,不过开封拥有的资源最多,于是也就在这里定居。
然后,元明清这三个集团创办以后,选择京城的时候几乎不用再想着怎么应对南北的矛盾,而从辽国开始,北京就开始建设,可以说为后代留下了良好的基石,从明朝开始更加具有良好的经济交通资源文化,早就不再考虑选择让长安变成自己的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