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朝经济“完胜”辽国,开放贸易下,为何不用“贸易战”打垮辽国?

宋朝经济“完胜”辽国,开放贸易下,为何不用“贸易战”打垮辽国?

《白银资本》“自十一世纪和十二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后世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宋朝虽然在领兵作战,开疆拓土方面的能力非常弱小,但是经济上却是所有王朝中无能出其右者的时代。

(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宋朝社会生活史》“当时的中国,具有一切的理由将其他地方视为未开化的蛮夷之地”。古代非常盛行所谓的华夷之辨,喜欢将其他少数民族称之为蛮夷。就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水平都达不到中原那样繁盛,只是因为冷兵器时代他们能征善战才可以建立强大的国家。

在宋朝与辽国之间的交往中,可谓是且战且和。当时北宋的经济实力,有目共睹,而且处于贸易顺差,完全有能力利用双方互市的机会,打压辽国的经济。

1.早有盟约,不可轻违

老子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有人会说国与国之间是没有永恒的友谊的,只有永远的利益。其实不然,古代提倡的儒家学说一直对忠孝信义推崇备至。而王朝都喜欢用孔孟之道来教化世人,所以断不能背信弃义,给天下人一个不好的榜样。

其实,这一切都要从宋太宗时说起。当时辽国主少国疑,萧太后执掌朝政。而赵光义就想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奈何自己的实力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又太过于急功近利,双方僵持不下。而他本人还因此获得了“高粱河车神”的美誉。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自此之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而北宋每年都要向辽国进贡岁币。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史称“檀渊之盟”。这个盟约也是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它为两国都带来了和平,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懦弱,作为一个大国就该和敌人死磕到底,不死不休。

蒋复璁曾说“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自此以后,为双方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两个国家,在边境之地开放榷场,双方的国民都可以用己之所盛,换得己之所需。可见,在古代就已经有了国际贸易观。

因为檀渊之盟的存在,北宋和辽国在各自的心中都有了一杆称。双方就像隔了一层窗户纸,谁也不敢轻易的将其撕破。否则,另一方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抢占先机。如果宋朝用贸易来打压辽国,首先会引起本国边境居民的不满,其次也可能招致辽国的大举攻伐。

“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如果北宋真的想打贸易战,也只有仁宗朝的经济实力能够达到要求。当时国富民强,而且又处贸易顺差,可以轻而易举的击垮辽国并不完善的经济体系。仁宗若非一代明君,也是一代仁君。他不忍看着百姓遭殃,即使是敌国百姓。而且,他也没有这个心思。

1.若以贸易为战,腹背受敌

“上兵伐谋,其次为交”。宋仁宗是一个宽宏体恤的君王,他总是以天下为己任。而且,他生性不好兵伐。贸易战的确可以兵不血刃的打压辽国,但是宋朝本身的军事力量非常薄弱。兵源有问题,骑兵的养马地也归于了西夏人的手中。

更重要的是,党项李元昊趁机自立,在北宋的西北方向形成了很大的威胁。而且北宋又接连战败,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招惹辽国,无异于引火烧身。宋朝之所以愿意签订庆历和议,就是害怕辽国坐收渔翁之利。

有檀渊之盟在,他们尚不能明目张胆的帮助西夏。而如果自己公然违背盟约,两个国家一旦联手就凭仁宗朝的军事力量是难以为继的。况且,北宋也缺乏精兵良将。就只有一个狄青,还总是在朝堂上受到排挤。

北宋与西夏之间的战争,是它不愿制裁辽国的关键原因。如果辽国的经济垮了,它必然会想方设法的转移内部矛盾。西夏国内土地贫瘠,也没有什么利益可取。而且当地的山地,林地众多属于易守难攻之地。

而北宋如果断然发动贸易攻击,正好将刀柄递到了辽国人的手中。它就会以北宋公然背信弃义之名,而兴兵讨伐。燕云十六州之地乃天然屏障,但都在辽国手中。北宋无险可守,自然就会成为辽国转移内部矛盾的焦点。

而且,这样一块大肥肉就摆放在狼群的眼前,它们不吃就已经是非常克制了。如果再主动招惹,便是玩火自焚。对于辽国提出的种种要求,北宋也都是能满足的全部尽量满足。这才有了后来的“重熙增币”政策。

一旦北宋发动贸易战,则必然会引起兵戈争执。以仁宗朝或者真宗朝又或者英宗,神宗,他们都招架不住辽国的兴兵挞伐。因为两个国家距离太近,而且宋朝的军事实力又不行。自然,是不敢轻易的去触霉头。

(三)、以互市来换和平

双方开通贸易往来渠道,本就是利国利民之举。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大家都能各取所需。平民可以用自己过剩的产能,来换取需要的物资或者金银,国家则能够利用这种方式来换得几十年不打仗的和平。虽然北宋进贡岁币,但是这些钱财对于互市所纳的税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更何况,不用去白白牺牲大宋子民的性命。仁宗的仁义是出了名的,他死后甚至连辽国的百姓都为其哀悼。

1.威天下不以经济之利

现实中,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是打游戏,非得争出个你死我活,必须要求个高低胜负之分。和平,便是北宋与辽之间的利益最大化。两个国家,各自发展自己的,不兴兵戈之事。对于双方而言,都有好处的事情,没有必要先行破坏。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当时的宋朝上层阶级都是以文人为主。他们自视清高,也不愿意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而取得胜利。在其看来,这是非常不光彩的。就像西夏李元昊死后,有人提议要趁机夺回失地,但是却被更多的“正人君子”骂的一塌糊涂。

经济制裁,对其而言,不是君子之道。就算是皇帝有意这么做,也必然会有人站出来阻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不该行如此龌龊之事等等。

2.思想意识达不到

现代人对于贸易战,司空见惯。因为现代化意识,使得更多人把人命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只要没有到非打不可的地步,都会用经济来制裁他国。可是古代则不同,宋朝一旦制裁辽国,辽国就打它。而且会将其打到毫无还手之力,更何况还有一个西夏在那里虎视眈眈。所以,北宋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这是破坏兄弟之国盟约的举动,也是将把柄亲手递给了辽国。只要他们出兵,什么关税壁垒,什么贸易战,很快就能打到汴梁,朝发夕至。即使北宋有对抗辽国的能力,也仅仅是牵制,并不能将其一举消灭。

对于这场没有意义,不知结果,没有硝烟的战争,谁也不敢妄下结论,谁也不敢轻而易举。贸易战,很有可能会是以百姓的生命甚至皇族的血脉作为赌注的,所以还是相安无事为最佳。

结语:

贸易战是近现代才兴起的词汇,但是不适用于北宋和辽国。因为这牵扯到地缘政治,双方离的太近。经济上北宋占据优势,而军事和地理位置上辽国一直处于上峰。即使有这种想法,也不会付诸实践的。

参考文献:

《宋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经济,辽国,古代,双方,中国,宋朝,的国家,贸易,仁宗,观点评论,萧太后,辽国,贸易战,宋朝,北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经济,辽国,古代,双方,中国,宋朝,的国家,贸易,仁宗,观点评论,萧太后,辽国,贸易战,宋朝,北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经济,辽国,古代,双方,中国,宋朝,的国家,贸易,仁宗,观点评论,萧太后,辽国,贸易战,宋朝,北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