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李渊驾崩前留给李世民比较著名的“遗言”,那真的是“无迹可寻”,因为李渊去世的时候,李世民极有可能没在身旁。
李渊在武德九年退位,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太子”李世民,为什么李世民这个时候是太子了呢?
很简单嘛,因为此时距离那件世人皆知的“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了。
在玄武门李世民和自家的俩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生死搏杀时,李渊在皇宫的湖里正在游船,直到兄弟二人纷纷被李世民解决,特别是李建成,头都被砍下来的时候,李渊是“一脸懵”的,他知道太子和秦王迟早要生死决斗,但没想到挑了今天这么一个日子。
一方面,李渊很害怕尉迟敬德忽然发难,大不了尉迟敬德先弑君,然后再自杀,李世民自动登基为帝,李渊相信尉迟敬德是有这个忠心和决心的。
另一方面,李渊也很愤怒,首先是他和李世民的博弈输了,再者来讲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他的嫡子,当时他还在世的成年的儿子仅有三个,这一下子除了李世民之外,他就算是“断子”了。
所以李渊再迫于现状,装好脾气,他都要对李世民说一句:
“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注意哦,这句话是李渊还在位的时候说的,而不是李渊的遗言,因为这个时候李渊还在气头上,等到李世民登基,李世民给自己退休的老爹实行的“豢养”政策,让李渊直接多生了十几个儿子,早已经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在后世人看来,李渊说这句话很有道理啊,李世民把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干掉了,李渊说李世民以后的子孙也会重复这样的命运。
事实上,李世民之子,再到李世民的曾孙李隆基,的确时时刻刻都在上演“兄弟相残”、“父兄相残”的剧情。
可问题也来了,即便这句话不是李渊的遗言,都被后人指出了:这是造假的。
李渊压根没有说过这句话,更不要说什么遗言!
“你杀了我的儿子,以后你的子孙也会重复这样的命运”!
这句话看似李渊说得很解气,但李世民不是外人,也是李渊的儿子啊。而且玄武门之变,李渊不是受害者,李渊才是一切的“推动者”,李建成也好,李元吉也好,他们当时还属于是皇权的打手,是李渊制衡李世民的手段。
说白一点,李世民被李建成两兄弟整死,或者是李世民整死这两兄弟,都是李渊意料之中的事情,并非是不可以接受。
不像是李世民蓄意谋反,而李渊又对李世民寄予厚望,这与后来的李世民和李承乾的关系不同,李渊本来就没抱着好心。
所以李渊输了也就输了,没丢命就行,他没必要说出这么恶毒的话,这句话不仅是在诅咒李世民,其实也是在诅咒他,还在诅咒着大唐的国运,作为开国皇帝,李渊有自己的分寸,退一万步,即便他讲了类似的话,也不可能被记载下来。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门发生了巨变之后,李世民被立马立为了太子,虽然李渊还是皇帝,但李渊当时已经被架空了,他的所有权力,几乎都转交给了李世民,在东宫,李世民已经开始了“皇帝”的工作。
就这样一直拖,拖到了八月初九,李渊一看也没什么意思了,李世民的确有能力把事情办得更好,他本来还在等机会,看看能不能翻盘,但最后还是选择认命。
一来李世民也是他的儿子,能力更是有目共睹,虽然不想承认,但李世民比李渊能干是事实,不论文臣武将,大家都服李世民,而不是这个关陇老贵族李渊。
而李渊的最强班底其实就是那一群关陇老贵族,他们随着优越的生活早已经变得腐朽,不然也不至于在隋末群雄纷争的时候,他们全程打酱油,让李靖、李勣等人崛起了。
这就是时代的宿命。
李渊当了太上皇后,李世民也不是稳坐高台的,当时的大唐满目疮痍,一切都是百废俱兴,李世民一个处理不好,那就将是万劫不复,李渊就可以卷土重来了。
这个时候两父子的矛盾到了什么地步?
那就是李世民即便登基了,都不曾住在皇帝应该住的太极宫,而是住在太子的东宫。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其实在政治上是一种信号,意味着李渊还没有在斗争中完全落入下风,复辟,那不是没有可能的。
而李世民则是忌惮李渊的那群旧臣,他们对外打仗不行,管理天下不行,但是阴自己人,玩心术那可是有着一套手段的。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不久后,突厥带着数十万人马南下,数十万铁骑直接跑到了长安城下,威胁大唐,威胁这位刚刚登基的皇帝。
若不是李世民以“盟约”巧妙化解,那么在京城中的李渊可是有着机会卷土重来的。
因为太上皇的压力,李世民整一个贞观前三年都在熬夜加班,一方面配合文臣解决天下的巨细问题,比如民生,比如基础建设,一方面又时刻提防着北方的突厥,也在“离间”着突厥,自古以来,文治武功走得有贞观前期的时代都是鲜有的。
贞观三年,东突厥终于爆发了“内乱”,李世民趁机让李靖带人北上扑灭东突厥,而李靖也是这一战封神,连续追击,又一下子看穿了突厥可汗的诈降,最终让东突厥成为了历史,李世民因此奠定了“天可汗”的尊号。
这个时候,李渊的“机会”已经丧失殆尽了,加上他的心腹裴寂已经帮不了他了,于是在贞观三年,李世民正式把李渊请出了太极宫,自己入住了太极宫。
看着局势变成如此,李渊才真的“放宽心”了。
因为他没有办法了,不过他在离开了太极宫后,忽然发现了人生的乐趣,不是争权夺利,而是游戏人生。
这个期间,李渊纳了很多小妾,生下了很多儿女,可能是出于“膈应”李世民,也可能是李渊真的以此为乐,李渊在后宫不断“造人”。
李世民偶尔也让那些俯首称臣的游牧酋长和首领来皇宫里献舞,李渊看着当年将他击败的突厥可汗在他面前跳舞,不由感叹: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何曾有过如此盛世”。
他自己都不得不佩服儿子的能力,其实他心里已经认输了,在晋阳起兵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不如二儿子。
但是皇权之争,从来都不是“让贤”,李渊也害怕后世的史书将他写成一无是处的,被夺权的“开国皇帝”(事实也是如此),所以他才要争取。
时间一直到贞观九年,天天在皇宫里游戏人生的李渊身体却越来越差,实际上在贞观后期,李渊住的地方一直都很不好。
李世民身边的臣子都看不下去,多次提出要李世民为李渊换一个好一点的住所,李世民支支吾吾,始终没有建成。
李渊驾崩之时,李世民未必陪在身边,而这个时候,已经退休了九年的李渊,在朝堂上已经逐渐失去了影响力,所以他在人生的最后关头,有没有说遗言,或者是说了什么遗言,史书没有记载。
而那段“你杀了我子孙,你的子孙以后也会如此”的狠话,再后来的确成为了李世民悲哀的命运,数年后,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李承乾造反事情败露,李世民心痛将其废为庶人。
即便李渊真的没有说过这些话,但在冥冥之中,或许他真的有这样想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