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这个地方加邓州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有豫、鄂、陕“三省雄关”之称。邓州市在夏商周的时候也曾经做了一个小诸侯国邓国的千年国都,但后来随着邓国的灭亡,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后来,历代统治者曾六度考虑迁都于此,但很蛋疼的是每次这些大佬们只玩心跳,就是不行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这六次迁都的始末。
第一次北魏孝武帝时期考虑迁都于邓州,但有贱人反对而作罢。公元533年,高欢将入洛阳,北魏孝武帝为了避开高欢,接近荆州刺史贺拔胜,考虑迁都邓州穰城,但散骑侍郎柳庆劝武帝迁都长安,权衡利弊后,孝武帝最终决定迁都长安。
第二次唐高宗李渊为躲突厥欲迁都于邓州,但李世民极力劝阻而作罢。公元624年秋,突厥颉利和突利二可汗自宁夏固原侵入渭水以北,唐朝大臣认为突厥之所以觊觎关中,是因为关中太富饶,建议迁都他处,可选襄、邓一带。唐高祖同意了大臣的建议,但秦王李世民竭力劝阻,最终未能成行。
第三次唐末皇帝欲迁都于邓州,但朱温等贱人的威胁而没有实现。公元896年,唐朝左谏议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朴上书朝廷讨论迁都襄、邓之事。朱朴认为:“国步多艰,当迁都图存,襄、邓之地,实惟中原,人心质良,去秦咫尺,而有上洛为之限,永无夷狄侵轶之虞,此建都之极选也。”据《新唐书》称,唐昭宗确曾有意迁都襄、邓,但考虑到依靠赵匡凝以自全,且由于朱温的牵制而未能实现。
第四次金兵南侵,大臣请求宋钦宗迁都于此,但宋钦宗一直未答复而没有实现。如果宋钦宗迁都于此,可能就没有了后来的靖康之耻了。公元1126年正月(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国准备攻打开封。北宋宰相白时中、李邦彦等谋划奉皇帝之命出逃襄、邓,以避开金人的攻势,但遭留守李纲竭力阻止;十一月,金兵再次进攻,南道都总管张叔夜劝钦宗“暂诣襄、邓,以图西据长安”,但钦宗未给明确答复。第二年,北宋灭亡。
第五次是在公元1127年,金兵逼近应天府(今商丘市),宋高宗赵构欲迁都以避开金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郎李纲等人主张迁都襄、邓,说:“臣尝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邓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以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但由于宰相黄潜善等人的极力反对,高宗最后采纳了黄潜善等人的建议,最终移都临安。
第六次是在公元1233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元年),蒙古军围攻金国都城开封,元帅猪儿主张迁都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但丞相赛不和右司郎中白华等人主张入邓州。第二年,哀宗先逃至归德,又逃蔡州(今汝南县),又一次计划进入邓州,却在蔡州遭到宋、元联军的包围而未能成行,最后帝亡国灭。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邓州市在历史上错过了六次迁都于此的机会,可能是一个再次走向辉煌的机会,也可能会带了一次灾难,世事难料呀!总之,在古代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但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饱受战火的破坏,可谓是一个辉煌与苦难并存的地方。时至今日,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希望它早日实现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富足。了解过去,追忆城市历史的脚步,预见未来,创造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