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杜甫在华州呆了一年后,唐代的诗人便很少有人超过他了

杜甫在华州呆了一年后,唐代的诗人便很少有人超过他了

杜甫在华州的诗歌创作

作者:孙渭川

(注:此文写于2001年3月)杜甫(712年-770年)是我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不但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充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自唐以来,他的诗被公认为“诗史”,所谓“李杜文章在,火焰高万丈(韩愈语)”。

杜甫758年至759年曾在华州(即今华县)任司功参军一年余,期间谱写下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很有价值的三十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千古不朽的传世名篇一“三吏”和“三别”即于此时此地所写。这一年是杜甫创作的高峰期,其原因是远离狭窄的皇宫小天地,直接回到广阔的人民中间。“在这年以前,杜甫的诗还没有超过唐代其他的诗人,在这年以后,唐代的诗人便很少有人超过杜甫的了。”(见朱东润《杜甫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杜甫祖籍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在朝中任左拾遗。乾元元年,因“见时危急”,上疏营救房璀琯,不料肃宗轻信谗言,被视为同党,几受刑戳,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管理祭祀、社乐、学校、医筮、考课等事)。六月,他离开长安赴华州上任。

杜甫华州赴任图 张琪绘

杜甫初到华州,地方上一帮市侩小人欺他是降职之官,对他很不尊重。他的直接上司华州州牧郭某是一个乘人之危的“啄疮鸟“,把他只当刀笔苦吏驱使。仕途的挫折,世态的炎凉,官差的繁杂,炎热的天气,蛇蝎的袭扰,使他的心情十分苦闷,因而经常到县城附近西溪畔的“游春亭”游览,以排忧解闷。那里有常年滔滔不息水势浩大的西溪河,有百亩莲池和无边的稻田,景色十分壮观。杜甫在这儿可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看庄户人家种稻植莲,听田间农夫唱小曲,能和农夫们屈膝谈心。西溪夜月更是别有一番景色,为华州八景之一,古人曾描绘云“廉澈晴空月色低,蟾光流影映西溪”,杜甫每当月夜多来此赏月,因而与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后人们为缅怀诗人,把他常到的地方称为“老官台”。清《续华州志》云“杜少陵游西溪曾登台,后人思之,名其地并传其像。”老官台,即杜老官观览之处,今华县杏林镇一行政村名。以后人们还在杜甫常住脚的“游春亭”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杜基庙”,在他流连忘返的西溪畔建了一座“工部祠”,把他赏月之地名为“杜公玩月台”。

华州大道南侧的“游春亭”遗址 宋朝峰摄

杜甫初到华州后,写了《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望月》、《瘦马行》、《独立》等诗,抒发了对仕途失意奸佞进谗的感慨和愤懑;写了《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五首》、《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抒发了消灭叛军、维护国家统一忧国忧民的爱国激情。这年秋天,杜甫曾往蓝田访友多日,写有《九月蓝田崔氏庄》和《崔氏东山草堂》。冬末,诗人告假赴河南洛阳偃师探亲。

乾元二年(759)二、三月间,唐军围攻在邺城的安史之乱叛军,由于唐肃宗举措失当,诸军不置统帅,兼粮草不足,士气低落,史思明又率军援助,唐军大败。为了补充兵力,唐王朝大肆抽丁拉夫,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此时,杜甫亲身体验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痛苦。回华州后便写下了最为人们传颂的不朽杰作“三吏”和“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生动地展现了战乱期间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成为他诗歌创作的高峰。这年夏,关中大旱,人民生活陷入绝境。杜甫写下了《夏日叹》和《夏夜叹》两首诗,抒发了他忧时忧乱、忧国忧民之情。

华州西溪遗址 宋朝峰摄

立秋后,杜甫来华州已一年有余,一年来的所见所闻使他对残酷的现实有了深切的认识,对肃宗皇帝和自己的政治前途因而已不抱任何希望,若再继续担任一官半职于国于民都毫无补益。于是终于做出了痛苦的抉择,弃官而去,西客秦州(今甘肃天水)。

在离开华州之前,他写了一首《立秋后题》是给华州的告别诗,诗中说:“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表达了杜甫壮志未酬和摧折之下不弯腰的高尚品德。

二00一年三月于华县

原文来源:孙渭川著《渭水微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生活,杜甫,老官,遗址,唐代,华州,游春亭,人们,华县,人民,经验教程,杜甫,今华县,华州,西溪畔,杜甫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生活,杜甫,老官,遗址,唐代,华州,游春亭,人们,华县,人民,经验教程,杜甫,今华县,华州,西溪畔,杜甫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生活,杜甫,老官,遗址,唐代,华州,游春亭,人们,华县,人民,经验教程,杜甫,今华县,华州,西溪畔,杜甫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