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而太监干政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明朝后期,阉党和东林党互相攻讦,才导致朝野问题丛生,农民起义军烽烟四起,满清八旗军队乘虚而入,最终一点点使大明王朝覆灭。
其实在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已经从汉朝唐朝时期的宦官干政中吸取了教训,设立了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为了防止子孙后代不遵守这个祖制,朱元璋还对宫中进行了改革,那就是采用了明朝后宫之中大量的采用了女官制度。
所谓女官制度,其实并不是朱元璋的首创。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设立有女官。到了唐朝时,后宫更是仿照六部,设立了六局。这六局分别是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的首席长官,都是正五品的官衔,在内宫之中相当于朝廷的六部尚书。
朱元璋在打下南京之后,自称为吴王。当时就在自己的吴王府中仿照唐朝设立了六局。这个考虑最大的原因,就是有效的遏制汉唐时期的阉党之祸。等到朱元璋称帝之后,后宫之中的女官制度进一步成熟。这六局也各司其职,在宫廷内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其中的尚宫局,主要的职责是引导中宫,协同皇后处理后宫的事物。尚仪局则是掌管着宫中的礼仪,下面管理着宫廷音乐会、宫廷礼仪等方面。尚服局包含着宫廷之中的服饰,比如说祭祀时需要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后宫之中妃嫔需要穿着什么样的服饰。尚食局就比较好理解了,主要的人物就是负责皇宫之中的烹饪,同时还要检查食物的安全问题,再加上食材的采购等。尚寝局也好理解,尚功局则是管理女功,比如宫中衣服的缝制。
其实通过这种方式,把宫廷之中的等级仿照朝廷做了细致的划分。各个职务上井然有序,有赏有罚。
等到朱元璋死后,建文帝还能很好的保留着朱元璋所留下的遗训。但靖难之役之后,因为太监在朱棣靖难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情报给北方的燕军,所以太监的地位就大幅度的提高了。等到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更是在后庭之中设立了内学堂,开始教授太监读书识字。明十二监开始逐渐替代了朱元璋所设立的女官制度。
最终也导致了太监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权力最大的司礼监首领太监,有着内相的称呼。有明一朝,大太监祸乱朝政的情况很多。从王振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到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的“立皇帝”,再到大臣人人都抢着修生祠的九千九百岁魏忠贤,最终一点点将大明王朝推向了深渊。
如果后世子孙能够遵循着朱元璋不让太监干政的祖训,或许明朝就会是另一种结局,您认为呢?
参考文献: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王圻:《续文献通考》卷56《职官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