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苏轼支持改革但并不赞同王安石的激进做法

苏轼支持改革但并不赞同王安石的激进做法

武备松弛的北宋,长期苟安。既要养大批军队,却又不敢向北方的辽国开战,不能抵御外侮,只能用纳贡称臣的方式维持。久而久之,官越养越多,兵越养越多,耗费越来越大,正所谓“冗官、冗兵、冗费”。“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这—切,北宋的名臣们都看在眼里,明在心里。也正因此,北宋才有好几处轰轰烈烈的变法,但是均以失败而告终。

不管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还是王安石的熙宁改制,都是要解决北宋的积弊,扭转北宋国有三冗,人浮于事,国防疲软的状况,而与他们同时代的苏东坡也认为要解决宋王朝的根本问题,必须要变革。

苏轼认为变革第一要务,是要整顿吏治,为改革争取必要的人事支持。特别是州县地方官员,必须是支持改革的人士,因为改革的具体政策由他们来执行。地方官的态度事关改革成败。

反观王安石,他一方面认为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整顿财政。另一方面又却操之过急,待到神宗继位,迫不及待就启动了改革程序。此时朝廷内外就只是新设置了一个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来作为总领变法的机构。地方执行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人事没有配合措施。

同时,苏轼主张万全的改革方式,王安石则倾向雷厉风行的变法。可惜的是,王安石的变法没有得到神宗坚定的支持,从人事安排可见一斑。

苏轼

苏轼后来激烈地反对王安石,却并非反对变法,是反对没有一整套万全体系的变法。后来,在司马光废法时,苏轼又激烈反对,则是因为已经实施的新法确实产生了效果,虽然很不尽人意,也没有必要因为政见不同而置国家前途于不顾。

苏轼是一个至诚之人,没有政治偏见和党同伐异的心思,他只是对国家存在的问题看得很清楚而支持变革,也对王安石的变法方式存在问题看得很清楚而反对王安石,同样对司马光私心自用看得很清楚而反对司马光废法。

在后来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时,还大胆指出,神宗的摇摆不定动摇了变法的根本支持。可见其是一片赤诚之心,能够看到不同时期变法存在的不足和产生的效果,不为一己之私利而单纯反对变法或反对废法。

王安石,出身官宦家庭,自小就有经世济时的抱负,进士及第后,历任多地长官,试行了若干改革措施,取得些许成效,便形成了系统性的变法理论体系,其口号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曾经他写成上万字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但石沉大海。聪明的王安石深知,身在基层的官员根本没有话语权,只有身居要位,才能让世人听见自己的声音,才能真正将自己的变革理论推行下去。

王安石

他审时度势,静待时机,在仁宗时期,他推掉了多次晋升的机会,再加上他博学多智,见解非凡,生活简朴,一时间,天下读书人对他赞不绝口,称为圣人在世,人人争相与他交往。

宋神宗与王安石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在治国理政上取得了高度的君臣一致。王安石对着神宗心情澎湃地说:"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受命执政,变法运动开始,史称"熙宁变法”。雷厉风行的王安石,颁布和实行了一系列新法,主要涉及财政的军事,终极目的是维护大宋王朝的长稳统治。

有变法派,就有保守派,这是历史规律。新法一出台,朝廷内争论激烈,其中以翰林侍读学士司马光反对最为突出。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大批老臣以称病、辞官为威胁以求抵抗新法,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离朝隐居洛阳,而后十五年不谈国事,闭门写《资治通鉴》。

苏轼

而苏轼,早已看到国家的弊端,想要变革的心思在他心中骚动,但是面临着王安石大刀阔斧的变法,他看到了富国强兵的愿景,但他也看到了民心不定的现状。所以他自然站在了反变法派的一边。

王安石计划兴办学校,废掉科举。苏轼上书《议学校贡举状》,表示坚决反对。

神宗看重苏轼的才华文采,想让他修撰《中书条例》,王安石反对。修《起居注》,再反对。

王安石新法的弊端逐渐显现,虽然新法重心放在国富上,但是随着国家收入提升,百姓的负担也在不断加重。再加上很多老臣出走,新人良莠不齐,一些贪利求进的地方官,为了晋升,不惜以重法压榨人民。新法中的"良法美意"实际上却成了扰民的工具。

苏轼看到如此现状,深知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坚守“危言危行、独立不回”的政治操守,捍卫真理,反对新法。

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苏轼奉劝皇帝要“结人心,厚风俗,存纪刚”,并同时对新法发起全面攻击。但却反应全无。再写《再上皇帝书》,言辞激烈,“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不已,则乱亡随之。”依旧石沉大海。

因为对新法的反对意见日渐激烈,朝廷上小人察觉出神宗已对苏轼有不满之情,便开始罗列罪名,弹劾苏轼。最后因为有老臣求情,陷害之事不了了之,心灰意冷的苏轼,便上书请求外任,好离开这是非之地。

司马光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崩,司马光回京吊唁时,所到之处百姓聚集,纷纷哭泣请求司马光留在京城,辅佐君王,还百姓安居乐业生活。

而后,司马光成为高太后最重要的依仗,他们一致认为熙宁变法完全失败,当务之急,要排除一切阻力,废除新法,一切回到熙宁二年的样子。

同年,苏轼回朝,发现曾经变法的两拨人的关系位置对调,对抗的力量失衡。

在司马光的执政之下,一边起用反变法大臣,一边有计划地废除新法,元丰八年(1085年)七月废保甲法,十一月废方田法,十二月废市易法、保马法。而后免役法的废止,却成为争论的焦点。许多反变法大臣,认为免役法比较有利,“法无新旧,惟善之从”,按户征税雇役,可以断绝官吏勒索的机会,确实是有可取之处。这帮支持免役法的大臣中,就有苏轼。

与司马光见面后,苏轼便将自己对免役法的见解深入浅出作出了解读,希望司马光能够取长补短,合理对待免役法。

但是司马光性格执拗,面对苏轼的长篇大论,根本不以为然。苏轼坚持己见,撰写《论给田募役状》,详细阐述免役法便民利民的经验,但是司马光还是坚决不同意。最后和司马光闹翻。

司马光

半年之后,司马光去世,但苏轼与他的政治矛盾暂时停止,但未终结。司马光一生坦荡,虽说与苏轼政见不合,但从未开罪于他,待司马光去世后,由他提拔起的御史,却把苏轼作为必须除掉的政治敌人,党争之路才刚刚开始。

简言之,苏轼是改革派,支持变法但不支持剧烈的变法。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关于变法的方式之争。苏轼反对司马光废法,是关于国家前途的路线之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做法,神宗,王安石,新法,变革,司马光,改革,苏轼,支持,知识科普,熙宁,王安石,新法,司马光,苏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做法,神宗,王安石,新法,变革,司马光,改革,苏轼,支持,知识科普,熙宁,王安石,新法,司马光,苏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做法,神宗,王安石,新法,变革,司马光,改革,苏轼,支持,知识科普,熙宁,王安石,新法,司马光,苏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