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当初,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ē),那也是唐朝开国功臣。在隋朝时期,武士彟经商致富。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他资助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被授予大将军府铠曹参军,然后随李世民平定长安。
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李世民即位后,武士彟历任豫州、利州和荆州都督,任内治民有方,多有政绩,得到李世民嘉奖。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武士彟听说太上皇李渊驾崩了,他悲痛欲绝,抑郁成疾,在荆州都督任上去世,终年五十九岁。
武士彟有过两个妻子,第一个是相里氏,生下武元庆、武元爽兄弟。后来,再婚迎娶杨姥姥,生下武则天姊妹三人:武顺、武则天、武氏(姓名不详)。
贺兰敏之,就是武则天姐姐武顺的儿子,武则天的外甥。
贺兰敏之年轻英俊,才华横溢,出身高贵,风流倜傥,《资治通鉴》称他“敏之貌美”,《旧唐书》说他“年少色美”。
贺兰敏之才名远扬,他在弘文馆的时候,曾经编《三十国春秋》一百卷。由于他年少才高,风流倜傥,加上背景特殊,“朝内士子交游甚众”。
武则天由此把他选定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将二十多岁的贺兰敏之袭爵周国公,赐姓武氏。打算利用侄子武承嗣和外甥贺兰敏之辅助自己登基为帝。
然而,就是这个被武则天非常器重、才华横溢的贺兰敏之,后来让武则天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憎恨。以至于不得不出手,除掉了他。
当然,贺兰敏之被武则天愤恨,最终除掉,既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其他因素。这是各种原因集合而成的结果。
武则天刚进宫的时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驾崩后,作为才人的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此前,武则天就和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有过交往,感情甚笃。
李治继位以后,武则天被李治从感业寺接回宫,受到宠幸,不久后成为皇后。
由此,武家这个外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进了宫。武则天按照以前的惯例,大封武氏家族,封母亲杨姥姥为荣国夫人、姐姐武顺为韩国夫人。
父亲武士彟死后,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对继母杨姥姥没有礼貌,不尊重,武则天便借机把他们流放外地,然后派人在路上杀了。
两个兄长死后,武则天便以姐姐韩国夫人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作为武士彟的后嗣,并让他改姓武,累官至兰台太史令、左散骑常侍,袭周国公。
开始的时候,姐姐武顺因为妹妹武则天的关系,得以随意出入皇宫。她本人长相也不错,年轻貌美的女儿贺兰氏也时常跟着她进宫。母女两人一时间都赢得了高宗李治的喜爱。而且,武顺当时得到李治的特别宠爱。
按照大唐后宫制度,唐高宗李治应该有四妃、九昭仪、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八十一御妻等待遇。不过,自从武则天被册立为皇后,她便开始慢慢废除这种旧制。使得高宗本应享有的权益名存实亡,李治的嫔妃由此大量减少。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把原来宫里的嫔妃职能、名称吗改变了,变成了宫里的各种女官,加上她强硬的态度,大大阻断了她们和高宗李治接触的机会。
高宗李治身体本来就不好,许多奏折无法及时批阅、政事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很多时候是武则天在帮忙替他打理。
这样的局面时间长了,也就习惯成自然,大臣们习惯了听从武则天的指示,李治也习惯了悠闲的生活。
当李治意识到情况不对头的时候,局势已经变得不可收拾。加上他自己的性格懦弱,许多大臣已经被武则天或收买,或清除,李治彻底变成一个孤家寡人了。
就在这时,已经成为寡妇、30多岁的武顺填补了高宗李治孤独的心理。她成熟,善解人意,使高宗李治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心理慰藉。
武顺也从李治身上找到了丈夫的感觉。她嫁给贺兰越石,生养了贺兰敏之、贺兰氏一子一女。然而,贺兰越石的早逝,使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自然需要一个男人填补她的孤独。
终于有一天,李治和武顺偷情被武则天发现了。武则天对姐姐说了一句话:“我若不念姊妹情谊,你早已和王皇后一个下场了。”
不久,武顺便离奇死去。据《旧唐书》载:李贤可能并不是武则天所生,而是其姐武顺所生。武顺去世时,只有43岁。史书没有记载武顺是怎么去世的,但不排除是武则天杀害的可能性。武顺死后,李治追封她为郑国夫人。郑国夫人比她原先的韩国夫人档次高。
武顺死后,高宗封她的女儿贺兰氏为魏国夫人,本来打算把贺兰氏纳为嫔妃,但因为他担心武则天不高兴,便暂时没有这么做。
武则天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他对这个外甥女很顾忌,便寻机毒杀了她。
有一天,武则天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派人从老家带来了一些土特产,武则天邀请贺兰氏前去,一起品尝。当天回去后,贺兰氏便七窍流血而死。
悲痛欲绝的唐高宗李治看到自己宠爱的贺兰氏莫名其妙死了,十分悲愤,让人调查。结果,武则天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给武则天背了锅,被处决。
因为妹妹死了,贺兰敏之入宫去吊唁。高宗一见到他,就悲恸欲绝地哭诉道:“我那天早上上朝的时候,她还好好的,什么事没有。没想到,我退朝以后,就看见了她的尸体,怎么会这样突然呢?”
贺兰敏之听完以后,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一个劲地号哭。
武则天得知后,心想:“这孩子开始怀疑我了。”
从此以后,武则天就开始对贺兰敏之心生厌恶。
这也难怪。贺兰一门血统高贵,可是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都沦为了皇帝的玩物,而且,她们都死得不明不白。贺兰敏之由此恨透了武氏和李氏,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仇恨的驱使下,他扭曲了,他要向武则天复仇。
至于他后来究竟在实际中有过什么具体的复仇行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这就是贺兰敏之被武则天忌恨的原因。
那么,贺兰敏之自己究竟有什么问题被武则天抓住把柄呢?据史书记载,他有以下几项问题:
第一,他从小出身豪门,长相俊美,又才华横溢,养成了一种桀骜不驯、恃宠而骄、随心所欲、无法无天的脾气、性格。故此,被某些史学家称为“妖孽少年”。
第二,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和自己的外祖母杨姥姥关系不清不楚,乱伦通奸。
第三,由于少年时乱伦造成的影响,导致他在成年后性格变态,心理扭曲。从不把尊重女性当回事。他长期住在外祖母杨姥姥家里,仗着外祖母的宠爱,无法无天。调戏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强暴太平公主的侍女。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李治、武则天亲自给太子李弘选的太子妃,是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贺兰敏之听说这位姑娘长得太美了,便垂涎三尺,硬是在太子大婚之前,强暴了这位准太子妃,导致太子李弘大婚搁浅。李治、武则天只好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
第四,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武则天的母亲杨姥姥去世。武则天拿出一笔钱,命贺兰敏之建造一座大佛像来为杨姥姥祈福,没想到贺兰敏之竟然把其中做佛事的绸缎,据为己有。在杨姥姥的丧期之内,贺兰敏之便已脱下丧服,和妓女们奏乐享乐。
对于贺兰敏之的种种恶行,武则天暴怒不已,便下令把他流放到雷州,夺去他的武姓,恢复他的本姓贺兰。
至于贺兰敏之的死,历来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当他来到韶州时,自知罪孽深重,难以翻身,以马缰绳自缢而死。另一种说法是,武则天把他流放岭南,派人在途中勒死了他。
而且,在朝中和贺兰敏之平时关系亲近、友好的人,后来也大都被流放到了岭南。
有史学家评论这一段历史故事时认为,武则天可以容忍外甥贺兰敏之和自己的母亲私通,但她绝不能容忍贺兰敏之奸污自己钟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因此,这件事一出,就注定了贺兰敏之的命运。
当然,历史是人写的。既可以写成这样,也可以写成另外一个样子。至于历史上的贺兰敏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只能是依据现有史料作出尽量准确的判断。
有人说,或许贺兰敏之根本就不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死,就是因为和武则天的矛盾无法调解而被杀。然后,史官们按照当时现有的史料,写出了贺兰敏之这些所谓的恶劣品行和“罪状”。至于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时间已经过去了1300多年,所有的史料记载已经成板上钉钉,当时的贺兰敏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许再也无人弄明白了。欢迎朋友们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