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开创者李渊,被史书评价为“相对弱势的开国君主”,因为他一生的重大决定,几乎都在被动中做出。太原起兵是被逼无奈,禅位也是被逼无奈,其实作为唐高祖,他的深谋远虑,要远远超过儿子李世民。
那年隋文帝远离长安,在发兵辽东的过程中,因为一个梦,把大将李浑杀了。满朝李姓官员吓出一身冷汗,李渊当时已经是河东宣扶使,手握重兵,此时手下劝他反隋,李渊按兵不动。此后杨广继位,在几次远征朝鲜半岛后,农名起义爆发,李渊率军征讨各路叛军,依然对隋朝死心塌地。
在李渊留守太原之时,窦建德和翟让等反隋力量已经颇具规模,加上其他各路叛军,隋朝要面临20多个强劲的对手。李世民以为万事俱备,劝李渊早做打算,被李渊拒绝。
当时李渊出于以下考虑:首先,虽说隋朝摇摇欲坠,但是隋将来护儿等率领的主力部队还不容小觑,此时起兵和隋朝对抗,不是明智之举。其次,各路叛军思想并不一致,火拼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需要静观形势。再次,北方突厥未稳,如果起兵,必将腹背受敌。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李渊想要的天下,不是要隋朝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等其他人把隋朝消灭了,他再做最后的黄雀,收拾残局。
然而李世民注定是不安分的,他联合裴寂等人,用晋阳宫的宫女陪侍,把李渊逼到绝路,不得不起兵。当李渊得知这是李世民等人的阴谋时,大怒道:卿等要陷我于不义,时机未到,安能如此仓促。不过李渊毕竟是个谋略过人的大人物,他随后制定了详细的方案,详细到每一步都被他算到:
第一步,让刘文静去出使突厥,用金银贿赂这个大后方的游牧民族,争取突厥的支持,不仅增加李渊的实力,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安稳的大后方。
第二步,招兵买马,但是不能引起隋炀帝的怀疑,李渊上书一方面说自己兵力不够,无法对抗刘武周的叛军,需要招兵买马,另一方面少报了招兵的数量,尽最大可能来消除杨广的疑虑。另外李渊还诬告了太原的隋将王威等人谋反,铲除了异己分子。
第三步,秘密召回李建成、柴绍等不在太原的儿子和女婿们,因为李渊深知什么叫打仗父子兵,自己的亲属成员一旦被人俘虏,将会让接下来的局面被动。于是在2个月内,儿女们陆续秘密回到太原。
第四步,和其他叛军举兵攻打洛阳不同,李渊选择的第一目标是占领长安。因为长安和洛阳作为隋朝的两个国都,洛阳的兵力配置明显比长安高了几个等级。隋炀帝当时在洛阳,若是直接攻打洛阳,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只要占领长安,就能以关中之地为大本营,一步步蚕食其他义军。最主要的是,他还能以消灭薛举和刘武周的名义攻打长安,继续“效忠”于隋朝。
第五步,攻下长安后,不急于称王,先扶持杨侑为皇帝,自己称大丞相,让自己“合法化”。隋朝部将没有借口来攻,而各路义军又无暇顾及李渊,天时地利人和全被李渊用到,谋略家的称号果然名不虚传。
李渊身为皇亲,又是名门之后,在隋朝本就受到重用,后来其他各路势力相互拼杀,各路英雄都来投奔李渊,加上李渊父子爱才之心昭然,大业即成。其实反观李渊的反隋方案,历代谋略家门都在积极使用。例如朱元璋的“缓称王”策略,朱棣靖难时,大谋略家姚广孝制定谋略和李渊这个非常相似,就连吴三桂对抗康熙,也是先迷惑康熙不要起疑心。
要是如李世民所言,李渊直接举起反隋的大旗,学瓦岗军直攻洛阳,最后胜利的可能就不是大唐了。所以说论筹谋,当时的李世民远不如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