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纸上谈兵,长平之战遭致大败,数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李景隆差不多和赵括是同一类人,靖难之役拜大将军征讨燕王朱棣,却屡战屡败,对南军失利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坐罪夺职后,看到燕军势大,朱棣饮马长江,便与谷王穗见风使舵,背主降燕,开了金川门投降,摇身一变成了靖难功臣,最后实在是因为做人太失败,遭到群臣连番弹劾,被削爵圈禁,最后黯然去世。
寄予厚望,大败于燕
(太子太傅李景隆画像)
李景隆出身高贵,也属皇亲国戚,他的父亲曹国公李文忠是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朱氏是朱元璋的姐姐。李文忠是明朝开国功臣,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被追封为岐阳王,洪武十九年(1386年),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这位贵公子从小就喜读兵书,举止雍容大度,因此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掌管左军都督,加太子太傅,被委以重任,辅佐年轻的皇太孙朱允炆。
建文元年(1399年),对削藩不满的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靖难,建文帝命长兴侯耿炳文出兵讨伐,结果在真定大败于朱棣。朱棣的近臣黄子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主持讨逆大局。
李景隆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当时朝中不少大臣对李景隆能否胜任北伐统帅都表示出了不少质疑和担忧。但急于扫平燕王之乱的建文帝依然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命他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伐。为了表示对李景隆北伐的重视,建文帝亲自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行“捧毂推轮”之礼,还赐他“便宜行事”之权。
这是李景隆第一次率领大军实战,颇像战国时期的赵括统帅40万大军抵御秦军。而现实是,李景隆和赵括竟然都是属于“纸上谈兵”,虽然少读兵书,颇知兵法,但一到实战,便暴露出其经验不足的弱点,面对能征惯战、智勇双全的燕王朱棣,李景隆又哪里是他的对手。
(白沟河之战,南军损失惨重)
李景隆强攻朱棣的老巢北平,就在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的时候,深恐瞿能夺其攻城首功的李景隆突然将其撤回,致使功败垂成。北平不克,正好给了朱棣回援之机,南军与燕军大战于北平城外,朱棣与守卫北平的世子朱高炽内外相应,两面夹击,大败李景隆率领的南军,丢失辎重马匹无数,南军兵败如山倒,纷纷南奔,李景隆第一次伐燕以惨败告终。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领五万大军攻打大同,李景隆率军援救不及,无功而返。同年四月,建文帝再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四月,李景隆于德州誓师北伐,这一次又多了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率领的十万大军,南军合军达六十万人。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李景隆依然不敌朱棣,白沟河之战南军再一次大败于燕军,李景隆被迫退守济南,南军二度北伐以失败告终。
建文心慈,后患无穷
十月,召李景隆回京,奇怪的是,李景隆虽两次北伐皆惨败而归,损兵折将、丢失粮草辎重无数,如此败军误国,建文帝却并未治其罪。由于李景隆的两次重大军事失误,南军损失数十万军士,形势开始逆转,南军已经难以组织起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对于李景隆丧师误国之罪,连当时推荐他的黄子澄都为之惭愤不已,力请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但建文帝仍然一概置之不理。
建文四年(1402年)一路势如破竹的燕军长驱南下,朱棣饮马长江,南京城已是近在眼前。惊惧不已的建文帝此时仍然没有治李景隆的罪,尽管有恩师方孝孺直言上疏请诛李景隆,宅心仁厚、心慈手软的建文帝最终还是不忍杀李景隆。反而命李景隆作为特使过江与朱棣谈判,希望能划江而治,遭到朱棣的拒绝。李景隆见燕军锦旌旗飘扬,将士摩拳擦掌,知建文帝大势已去,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谋划。
不久,燕军兵进金川门,与谷王穗串联的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放燕军入城,南京陷落,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踪,打了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完胜而结束。
削职抄家,抑郁而终
(影视剧中的李景隆)
在南京即皇帝位的朱棣不计前嫌,论功行赏,以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对他封赏极厚,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李景隆以一个降臣却位居两班大臣之首,其他靖难功臣为此感到愤愤不平。
李景隆以降臣居两班大臣之首,这自然导致其他靖难功臣的不满,再加上李景隆背主降燕,毫无气节可言,因此其他大臣耻与他为伍。永乐二年(1404年),先是周王朱橚上疏揭发李景隆在建文年间“至邸受贿”之事,以周王为始,其他大臣也纷纷上疏揭发李景隆的许多不法之事,检举他与其弟阴谋叛乱,在家中私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本性多疑的明成祖不像建文帝那边心慈手软,他是毫不犹豫地下旨削去其功臣勋号,夺其一切爵位,将李景隆、李增枝全家软禁于府中,并抄没其全部家产。
晚年的李景隆可谓是名誉扫地,一无所有,没有人愿意为他求情,与他交往,这一切也是李景隆咎由自取,比起那些为君殉节的建文旧臣,同样被朝野寄予厚望的李景隆却选择了开门投降,成为可耻的叛臣。永乐末年,李景隆病死于府中,结束了他可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