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华古代史,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每逢王朝更迭,最先出头改变现状的人,往往笑不到最后。秦朝末年、隋朝末年和元朝末年,何其相似!秦末,陈胜吴广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然后项羽等人紧随其后,最后统一四海的是刘邦。而隋朝末年,杨玄感和窦建德等人先后反隋,而收拾残局的是李渊父子。元朝末年,方国珍、刘福通等人混战,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开始逆袭,笑到了最后。
公元前209年的一个雨夜,胡亥正式继位,成为秦二世。他延续了秦始皇的暴政,大兴土木、劳役百姓。直到有一天,身在大泽乡的陈胜等几百戍卒,因为暴雨不能按时到达,被迫起义。短短数月,已经赢得周边农民的迅速响应,他们纷纷杀掉地方官,投奔陈胜的队伍。
紧接着,项燕的后人项梁在吴中起兵,各地贵族相继加入项梁的部队。然后沛县的刘邦带领一群市井囚徒,杀掉县令也开始反秦。项梁死后,项羽成为义军首领,经巨鹿一战,秦国彻底亡国,刘邦抓住机会,占领了咸阳。从此拉开了楚汉之争。经过3年的博弈,项羽失败,刘邦建立西汉。而陈胜等人早已成为炮灰。
800年后,隋炀帝还沉浸在他的三大国策中(大运河、行宫、高句丽),名将杨玄感率先谋反,看似强盛的大隋朝被打开一个缺口,然后窦建德在河北举兵,翟让等人在瓦岗为王,接下来叛军四起,大隋江山风雨飘摇。随着李渊等一众隋朝诸侯开始自立,宇文化及杀掉杨广而自立为王。王世充又占据东都洛阳,各自扶持傀儡皇帝,隋朝彻底消失了。
经过长达8年的混战,最后各路英豪尽归李渊,李渊消灭掉刘黑闼和王世充后,继承了隋朝的疆域,而当时最先反隋的杨玄感,在李渊没有起兵之前,就已经被杀,是个十足的“先驱”。
成吉思汗的铁骑曾让所有的反抗者胆寒,他的孙子忽必烈也不是等闲之辈,建立元朝之后,采用了和中原文化极不适应的种族制度,元朝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内,迅速瓦解。当元惠宗用15万民夫治理黄河时,刘福通等人揭竿而起,红巾军声势浩大,逐渐席卷江南,郭子兴等人也遥相呼应,直到义军领袖张士诚打败元朝大将脱脱,元朝的统治者已无黄金家族的血性,只顾仓惶北逃,而此时朱元璋刚刚加入红巾军。
随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和后来崛起的朱元璋展开了合纵连横,首先被击败的是元末“项羽”陈友谅,然后方国珍投降朱元璋,最后张士诚被杀,朱元璋逆袭成功,回头看看刘福通等人早已战死。大明江山的开国之君,是后来者朱元璋。
历史规律如此,刘邦、李渊、朱元璋之所以能成为最后的得利者,原因有三,其一是最先揭竿而起者面对的是最猛烈的围剿力量,幸存者极少。其二是农民起义军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一定的局限性,成功者寥寥。其三是最后崛起者继承了前人的果实,总结了大量经验,而这时前朝统治者的实力已经开始消亡。不仅是刘邦、李渊和朱元璋,其他朝代也有如此案例,例如西晋王朝是在三国的基础上成立的,得利者是司马家族。北宋赵匡胤获赠的是柴氏的衣钵,多尔衮入关时,李自成已经消耗了明朝的主要力量。所以,捕到蝉的,不是螳螂,而是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