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品,在离我们最近的清王朝,是按察使(臬台)、绿营参将、一等侍卫等官职的编制品级。说低的确不低,但高似乎也高不到哪里去,至少离所谓“顶级大佬”还非常非常遥远……
但唐王朝不同,唐王朝为了稀释相权、搞出来一个“群相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主官都是“宰相”。这其中,中书省的主官中书令、门下省的主官都是正三品,只有尚书省的尚书令是正二品,也是妥妥的“首席宰相”。但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当过尚书令,所以自贞观始、尚书令一职便被虚置了。后来,除了偶有皇太子兼任尚书令之外,尚书省一直都是以原来的“副职”——左右仆射作为事实主官的。可即便如此,尚书左右仆射的品级依然还要高于中书令和侍中的,通常为从二品。
除了这些有“正式编制”的“宰相”之外,唐王朝为了进一步稀释相权,还搞出来许多“编外宰相”,即同中书门下三品。顾名思义,就是“跟中书省、门下省的三品——中书令、侍中一样”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并不归中书省和门下省管,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说白了,其实就是来分权的。后来,唐王朝的皇帝们尤嫌不足,又将很多品级偏低、够不上三品的官员拉进了权力中枢,叫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样视为“宰相”。
文职如此、武职亦然,唐王朝的十六卫大将军同样是正三品,也是唐王朝非战时的最高实权武职。换言之,唐王朝除了尚书令和尚书左右仆射之外,正三品已经是实职的最高品级了。当然,这都是初唐、盛唐时期的事情,到了中晚唐时期,“宰相”的品级有所提高,这里就不去铺开赘述了。
像电视剧《神断狄仁杰》中,狄仁杰担任的内史就是正三品。所谓内史,其实就是中书省的主官——中书令。在隋唐时期,中书省曾一度使用过内史省之名,名为内史省时、中书令就叫做内史。再如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只不过,武则天喜欢标新立异、把原来的名字给改了。而剧中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则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与狄仁杰的内史品级相同、也是正三品。所以,其实李元芳跟狄仁杰是“平级”的!不过,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只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说白了就是挂个虚名、享受相应待遇,但不管事、没有实权。当然,唐王朝的千牛卫是分左右千牛卫的,各设大将军一员电视剧可能是为了图省事,就没有再细分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唐王朝的正三品是“宰相”和十六卫大将军的“标配”!说是“绝顶大佬”似乎也未尝不可。那么,正三品以上呢?都是干什么的?简单说,正三品以上,除了尚书令和尚书左右仆射之外,基本都是虚衔,主要就是用来提高政治、经济待遇的,与实权无关。如著名的“开府仪同三司”就是从一品,而同的那个“三司”(指的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即所谓三公)则是正一品。但无论“三司”还是“开府仪同三司”,都只是虚衔而已,不设官署、不置属员,自然也没有实权。换言之,如果皇帝没有给你具体的实职、只给了一个“三司”或者“开府仪同三司”,其实就是让你回家养老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爵位相关的品级,如亲王的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的从一品,开国县公的从二品等等,都在正三品之上。与“开府仪同三司”之类虚衔一样,爵位与实权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没有具体的实职,爵位无非就是一张“长期VIP饭卡”而已。最典型如尉迟敬德,在遭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忌之后,虽然依旧是唐王朝的国公、而且还挂着不少虚衔,但基本上就是天天在家炼丹、抱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