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年(己卯年)二月初的一个夜晚,燕王朱棣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出现在他梦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去世不久的父亲朱元璋。
在梦境中,朱元璋递给朱棣一个大圭,然后对朱棣说道: “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即使在梦里,朱棣也明白,大圭正是像父亲这样身份的人手中所持象征权力的物品,所以他连忙恭恭敬敬地将大圭接了过来。
梦醒之后,朱棣把这个梦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王妃徐氏。
徐王妃就是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她从小熟读经史,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很快就说出了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子孙之祥也!”
正是在这个时候,喜讯传来:世子朱高炽的妻子张氏生下一子。
这个孩子就是朱瞻基,朱棣的长子长孙。
听到长子长孙出生的消息后,朱棣和徐王妃都十分高兴,再加上有那个梦的铺垫,所以对这个孩子更加看重。
朱瞻基满月的时候,徐王妃把他抱去给朱棣看。朱棣仔细端详过后,对徐王妃说道: “此天日之表,且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汝宜谨视自是!”
“天日之表”就是古代相学家对帝王仪表的形容。不知道朱棣是受那个梦的影响,还是看孙子有隔代亲,总之就是看到刚满月的朱瞻基时就特别喜欢,认为这个孩子生来不俗,于是嘱咐徐王妃要细心照顾,好好抚养他成长。
这是《明宣宗实录》卷一里的记载。
“实录”主要是当时君主生活与政务处理的真实记录,主导《明宣宗实录》撰写工作的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士奇。当朝大臣写当朝君主,记录的多会以褒奖为主,所以明宣宗出生时,不仅有“光气五彩腾于宫闱之上”,还有朱棣梦到明太祖的“祥瑞”加持,刚满一个月的婴儿就能看出“天日之表”的英姿来。
所有这些,都为朱棣后来的“奉天靖难”、朱瞻基即位做了足够的氛围渲染。
事实上,此时的朱棣很需要一个这样的铺垫,或者说情绪出口:当时朱元璋去世已有半年多时间,朱棣的侄子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刚一即位,就把削弱自己几位叔叔的权力放在首位,燕王朱棣更被他视为最棘手的敌人。
以朱棣的性格和能力,他怎么甘心就此束手待毙?但是以藩王反对朝廷,他又难免觉得与礼法不合,尤其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很正统的儒家教育,从他的内心来讲,要合情合理地反对建文帝,需要来自父亲的认可和推动。
于是,梦到朱元璋传递代表权力的大圭给自己,接着又有长子长孙出生,这对朱棣来说既是好兆头,又多少代表着来自朱元璋对自己的肯定,因此消除了他内心深处对于有违礼法的疑虑。
1399年七月,也就是朱瞻基出生的几个月后,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起兵,他以明朝圣典《祖训录》中的“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兴兵诛讨,以清君侧”为依据,打起“奉天靖难”的名号,率领燕军向南京进发。
经过四年的争斗,1402年六月,朱棣所率燕军攻占南京,朱棣成功即位。
此时,朱瞻基四岁,经过徐王妃的悉心照顾和教导,他仪表俨然从容,聪慧有礼,第一次出现在群臣面前就以出众的形象和气度让大家感觉极为惊异。
即位后的朱棣更加注重对朱瞻基的教导,而朱瞻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胸襟、气度与见识,无一不让朱棣更加喜爱和看重。
本文参考:《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九》、《明宣宗实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