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史角度来看,但凡到了王朝后期,农民起义都是不可避免。曾有很多网民认为,如果没有建州女真存在,晚明是不会存在农民起义的,因为老朱家天下受万民拥戴。当然这种说法很搞笑:东汉后期没有遇到类似建州女真的对手,但依旧不耽误出现黄巾起义;晚唐没有类似建州女真那样的对手,一样不耽误出现黄巢起义,怎么晚明就特殊?
其实个人觉得,晚明的悲剧,很大程度确实和崇祯帝不愿意放权有关。
1、对内:可以较为轻松解决农民起义问题
其实封建王朝到了后期,农民起义都是必然出现的。更何况明朝打从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存在以推翻朱家暴政为宗旨的起义。这些农民起义断断续续从朱元璋时代延续到天启、崇祯时期——只不过,闯王和献王算是明朝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对于王朝初期和中期可以控制的农民起义,朝廷可以较为轻松镇压。比如永乐帝在位期间的唐赛儿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并不足以动摇王朝根基。但是对于王朝后期处于不可控状态的农民起义——比如李自成、张献忠那样的队伍,封建王朝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放权给地方,由地方镇压。
在明朝之前,东汉汉灵帝有感于黄巾起义声势浩大,于是许可州牧制度,晚唐唐僖宗有感于黄巢起义声势浩大,于是释放更大权力给节度使。在明朝之后,晚清因为镇压不了太平天国,于是放权给地方督抚。这些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王朝镇压了农民起义。
而明朝的崇祯帝在位期间,面对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并不考虑放权给地方,最终导致局势愈演愈烈、更加恶化。而崇祯帝也只能面临李自成大军围城、众叛亲离的结局。
虽然放权给地方也会导致朝廷大权旁落,但毕竟,这种放权可以起到延缓王朝崩溃的效果——毕竟如果晚清不放权给地方督抚,只怕同治初年,晚清就已经被农民起义打崩了。
2、对外:可以起到抵御外敌的作用
不论是东汉后期的乱世,还是晚唐的乱世,周边的蛮族都不曾有染指中原的机会。毕竟军阀集权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武装强大。晚唐时期,虽然契丹有所发展,但面对晚唐北方强悍的藩镇们,契丹也没能讨到任何好处。
所以在晚明那种被外敌虎视的状态下,放权给地方,允许形成军阀化,很大程度可以对抗清起到积极作用。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朝后期。金朝后期,金朝皇帝面对现实,意识到和蒙古交战已经很难取得优势,于是宣布“九公封建”:即放权给河北的一些豪杰,允许他们割据一方,自主对抗蒙古。虽然金朝的这个举措没能改变亡国的命运,但客观上起到了推迟金朝崩溃的时间线。
倘或崇祯帝愿意放权给地方,或许清兵依旧可能入关,但是入关后大概率需要面对寸步难行的尴尬:毕竟,各地军阀的积极抵抗,也足以让清兵知难而退,或许中国古代历史会得以改写。
所以,晚明的历史悲剧,崇祯帝确实有责任。但也不能把责任都归咎于崇祯帝。毕竟,明朝的体制决定了明朝皇帝不肯放权:哪怕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