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打捞的这艘唐代沉船,被命名为“黑石号”,最早是1998年马六甲海峡南部海底发现位置,在对外界保密的情况下,悄悄挖掘、悄悄研究、悄悄约售。直到2005年,这家德国公司确定买家后,才对外宣布重大考古发现。
买家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新加坡,一家叫“圣淘沙休闲集团”的公司,以3500万美金整体拿下“黑石号”宝物。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没买?是不知道信息,还是不想买,或者是其他原因。毋庸置疑,中国人当然想买,毕竟这艘船上的货物,就是唐代的中国货。
2002年得到消息的中国收藏圈,已经有个人或者单位发出购买意向,比如扬州、上海、湖南等地的文博单位。但是,德国公司开价4000万美金的整体价,拒绝不零售打捞品。这个价格在当年有些虚高,中国买家出不起,就只好罢手。
“黑石号”沉船,根据船上的物品,专家们推测是1艘开往阿拉伯帝国(中国古代称之为“大食”)的商船。具体是中国制造的帆船,还是阿拉伯人造的帆船,由于木质全体已经全部烂掉,现在还没有定论。
幸运的是,那些从船上打捞出来的大量宝物,经过整理之后在新加坡海事博物馆里公开展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文物感受曾经繁盛的古代海上贸易。为配合文物展示,新加坡还复原出“黑石号”船模,为2桅2帆的尖头尖底船,造型明显是中国特色。
“黑石号”船上,98%的货物是陶瓷,其中1批长沙窑瓷碗,透露出沉船时间。这批瓷碗写有“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的铭文,专家结合船上八角茴香的碳十四测定,推定沉船年代为公元9世纪上半叶。
唐朝的时候,中国产的陶瓷是热销西方的产品,其价值远远超过黄金。无论是阿拉伯帝国,还是欧洲宫廷,贵族们可以有1个金碗,却不一定有1个精美的中国陶瓷。由于陶瓷不适合在路上物流转运,小哥们不小心就容易打碎,因此主要的贸易路线是海上。
除去陶瓷之外,“黑石号”还出土一种珍贵货币,即“开元通宝”。这种货币的开铸,意味着中国货币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发展为“通宝币制”,后世沿袭近1300年。总而言之,“黑石号”有很多珍贵的中国产文物,如果中国人能够买来放在国内展览,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