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获得杰出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天赋多么的过人,而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这说的是学习所带来的好处,但其实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人在成功之前,需要借助很多的力量,就像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很少见的布衣出身的皇帝,像秦始皇、唐高祖等人虽然是开国皇帝,但却基本上都是世代贵族,尤其秦始皇更是继承了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上百年的积累,真正从一无所有而一统天下的人,就只有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两人。
这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借助了家乡父老们很多的力量,但是在衣锦还乡以后,对待父老乡亲们的态度却有些不同。在1366年,朱元璋听说自己的老家濠州已经被大军收复,这个戎马多年早已经习惯喜怒不形于色的汉子,刹那间表现得喜形于色,稍加准备以后就快马加鞭回到了故乡。
1353年,朱元璋离开濠州的时候才二十五岁,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勉强度日靠着“化缘”为生的年轻人,而如今再次回到家乡的朱元璋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吴王”,是皇帝的有力候选人之一,再过五年他就会建立大明帝国成为皇帝,此时虽然还为称帝,但是比起当年来也已经算得上是衣锦还乡。
秦朝末年争夺天下并且一度占据绝对上风的项羽,曾经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表现出衣锦还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其炫耀的意味非常浓厚。但是朱元璋这一次衣锦还乡却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报恩,他从小就失去父母,但是依然能够长大,乡亲们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出了大力,让朱元璋在很多年里都铭记于心。
在回到家乡以后,朱元璋发布了3道命令,首先是任命刘英和曹秀为守护皇陵的守陵官,刘英是刘继祖的儿子,当年朱元璋父母去世却无处可葬的时候,是刘继祖拿出了一处土地,而曹秀则是汪大娘的儿子,当年正是汪大娘资助朱元璋进入皇觉寺,才让他有了一个容身之所。
其次是给全村每一户乡亲赐给二十顷到三十顷不等的土地,并且还免去十年钱粮不用交纳赋税,也不需要种地,专门为朱元璋看管祖坟照料祭祀活动。再次就是特意请来了地主刘德,并且赐给了他三十顷的田地,这道命令尤其见得朱元璋的气度,是同样布衣出身的刘邦比不了的。
当初朱元璋从小就给刘德放牛,在父母去世以后扣头苦求,希望刘德能够给一小块地方让他安葬自己的父母,但是刘德冷漠地拒绝了,朱元璋在发达以后赐其土地显示出不计前嫌。而刘邦没有发达的时候,经常请一大帮朋友吃饭,但是他自己又不做饭,都是领着朋友们去自己兄嫂家蹭饭,兄嫂一开始还好好招待,时间久了也受不了。
于是其嫂子就不停地铲锅,意思就是说“饭没了”的意思,毕竟那时候大家普遍不富裕,刘邦这个吃法确实能把人吃穷,结果刘邦在发达以后给所有的亲族大加分封赏赐,唯独漏了这个曾经总是去蹭饭的兄嫂,他老爹刘老太公看不过去,让他也照顾一下,于是刘邦就给这对兄嫂的儿子封成了“羹頡侯”,羹頡也就是“饭没了”的意思,其中的羞辱之意非常浓重,体现出来的其实是自身的狭隘。
朱元璋衣锦还乡后如何报恩?3道命令,同样布衣出身的刘邦比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