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那部《长安十二时辰》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剧中经常会出现类似“昆仑奴”、“菩萨蛮”等名词的出现,后来随之剧情逐渐下去,我们知道了所谓的“昆仑奴”其实就是唐宋时期上层贵族对于奴隶的统称。
不过这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昆仑奴”看起来皮肤都是黝黑色的,唐朝时期的大航海技术根本还没有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鉴真东渡日本已经算是个奇迹了,那么在这航海技术相对不纯熟的古代,这大批量的“黑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所谓的“昆仑奴”并不是指的是来自昆仑山的奴隶,因为那时候的“昆仑”和现在的“昆仑”是两个意思,昆仑有黑色之意,因为当时被上层贵妇豢养的这些奴隶皮肤大部分都呈黝黑色,因此就去取字面意思将其称之为“昆仑奴”。
而根据现在的研究成果所表明,昆仑奴大部分都来自南洋地区,“昆仑”除了有字面意思黑色之外,也泛指南洋地区,不过也有少部分是随阿拉伯人来到大唐的,当然这种“昆仑奴”很少,在当时也只有高级贵族才能用得起,另外据有些学者推测,昆仑奴中也许还有达罗毗荼人,也就是印度的一个民族。
可是到这又有一个新的问题了,当时的南洋和印度都和大唐阻隔千山万水,这群“昆仑奴”当年是如何远渡重洋来到大唐的呢?
这就要从当时的国际形势讲起了,大唐时期其国力非常强悍,唐太宗、唐高宗两代为了平定高句丽发动数十万大军前往辽东和高句丽不死不休,同时李靖又率军平定了东突厥,至唐玄宗时期大唐的国力达到了巅峰。
由于那个时期大唐国力非常强悍,其威名威服海内外,因此有大量的外国人就来到了中土经商谋生甚至是入仕,而唐朝是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时候,对于这种包罗万象的其他人种也并未排斥。
当时南洋诸国为了和大唐攀附上关系,就和大唐建立了藩属关系,大唐保护这些“小弟”,而这些“小弟”则年年上贡,而在诸多的外邦朝贡之物当中,作为“贡品”的昆仑奴就赫然在其中。
而当时长安城的贵族们对于这种不同于大唐的其他有色人种喜欢的不得了,很快就成为了“抢手货”被一抢而空:
首先就是因为他的皮肤和大唐不同,人们对于新鲜的东西总是会有种不同的执念,因出于新鲜感,这些人就如同被“货物”一般被抢光。
其次就是因为昆仑奴的体力非常好,由于当时南洋地区的环境非常恶劣,因此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体力和耐力都非常好,在当时无论是干活还是做家务什么都是一把好手。
因此就在这种情况下,“昆仑奴”就成为了上层贵族疯抢的“货物”,在当时人们“炫富”的方式不是说你家里有多少财宝,而是问你家里有多少的“昆仑奴”和“新罗婢”等等。
也正是因为大唐贵族对于“昆仑奴”的异常热爱和追捧,于是就被大量的不法分子盯上了,在当时大量的不法分子就经常前往南洋等地捕捉:昆仑奴,然后以高价贩卖到唐朝的东南沿海与内地地区,当做奴仆以获取利润。
当然,在当时也有一部分人是例外,当时由于大唐经济空前发达,因此就有部分南洋以及阿拉伯等地的商人来到了大唐,由于向往大唐的繁华,因此使者走后他们并未跟着一起离开,而是从此在大唐扎根。
这部分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昆仑奴”,可是由于他们的皮肤非常黝黑,因此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些皮肤黝黑的人通通称之为“昆仑奴”。
不过由于昆仑奴的整体数量并不多,他们的后代在中国逐步被稀释,三代之后,黑皮肤的一些特点也逐步减弱了,同时虽然体力强大,可是干起农活来也并没有多少优势,因此当大唐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猎奇之后,对于“昆仑奴”的需求就下降了,随着热度下降,需求自然也就逐步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