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武则天对内平叛较为顺利,但在对外战争中则败绩不断

武则天对内平叛较为顺利,但在对外战争中则败绩不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令后人向往的朝代,除了繁荣的文化,登上电视舞台的唐诗,唐朝最让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就是其辽阔的国土。在唐高宗执政时期的龙朔二年(662年),大唐的国土东到东北亚,西到中亚,南到中南半岛,北到西伯利亚,其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公里。

然而,到了唐高宗的皇后,一代女帝武则天执政后,唐朝的国土面积却出现了大幅度缩水。历朝历代,从大的方面分,战争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对内平叛,一种是对外征伐。唐朝也不例外。武则天执政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战事,但在这些战争中,武则天却也是丧师失地,接二连三丢失领土。

对内平叛

武则天虽由皇后一步步临朝称制,到最后称帝改国号,但毕竟是一介女流,并非正统,自然会有一批忠于李唐朝廷之士反对武则天,并且还会有一批居心叵测之人以此为名行浑水摸鱼之事。在武则天时期,内部叛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一、徐敬业扬州举兵反武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武则天还只是皇太后,但因为李显要命国舅为侍中不得而有怨气,武则天因此而废黜李显,改立李旦为帝,武则天则临朝称制,自专朝政。当年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把东都改名为神都,所有旗帜、官服、官职等都予以更改。

为此,徐敬业等人以扶持李显为名,在扬州举兵反武,在十几天内就整合出十万大军。

徐敬业

武则天命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领兵三十万征讨叛军徐敬业。仅一月,徐敬业便兵败自杀了。

二、李氏诸王起兵

武则天谋夺李唐江山,大肆剪除李氏宗亲,这自然让李姓诸王个个惶恐不安。垂拱四年(688年)八月,琅邪王李冲在博州(今山东聊城)率先举兵;越王李贞在豫州(今河南汝南)起兵,与李冲形成呼应之势。

武则天派丘神勣和魏崇裕分别征讨博州、豫州两路叛军。只是这二人都没太大能耐,李冲起兵七天便兵败而死,一月不到,李贞也兵败自杀。

这个事件影响极大,本就惶惶不安的李氏宗族如同炼狱,被武则天大规模迫害残杀,唐朝宗室被杀戮殆尽。

李尽忠

三、李尽忠、孙万荣举兵造反

这件事情发生在武则天称帝以后的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二人均为营州(今辽宁朝阳)官员,李尽忠为松漠都督,而孙万荣为归诚州刺史,二人举兵攻陷营州,斩杀营州都督。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契丹在李尽忠、孙万荣等人的领导下起兵反唐(武周)。李尽忠自称为无上可汗,占领营州,武则天派出17万大军前去平叛。

就在唐军平定叛乱的战斗中,后突厥和渤海国也相继卷入营州之乱。唐军和后突厥、渤海国的军队,营州契丹叛军爆发了登州之战、马都山之战、唐新罗与渤海之战、三藩之战、四藩之战等多场战斗,东北地区局势长期无法平静,人民流离失所。而渤海国的诞生就是唐朝营州之乱的重要“副产品”。

武则天派曹仁节等帅兵平叛,不幸中了契丹的伏击,全军覆没。武则天再派武攸宜等人率军征伐,大败而归。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四月,武则天第三次派兵征讨,此次三路大军共二十万,大举讨伐叛军,两个月后,孙万荣兵败被斩杀,其他人向突厥投降。

对外征伐

由于武则天因称帝而必不可少的政治斗争,大肆迫害群臣,其中不乏能征善战的名将,再加上均田制等制度的逐渐瓦解,使得国家兵量锐减,整个武周王朝的军事力量大幅削弱,在武则天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外战争频频失利。武则天时期对外战争主要有以下两项:

安西、北庭都护府示意图

一、与吐蕃的西域之争

李世民曾占领西域,及至李治到武则天在位期间,吐蕃开始争夺西域,与唐王朝反复拉锯。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龟兹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朝失去安西四镇,三年后,又被唐朝收复,至仪凤三年(678年),又被吐蕃占领,调露元年(679年)再次被唐朝收复。

垂拱二年(686年),由于徐敬业扬州叛乱,武则天有意笼络民心,行休养生息之策,停止征战,所以下令放弃安西四镇,这等于是给了吐蕃机会,在载初元年(689年)被吐蕃攻占。

这段时间,武则天重心在稳定内部局势,经过三年努力,武则天决定在长寿元年(692年)发兵解决吐蕃外患,命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重占安西四镇。这一战,使得唐朝在相当长时期内结束了西域地区的反复战乱局面。

唐高宗时期,唐帝国拿下了包括河中十六国在内的西域地区,安西都护府控制了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唐帝国对西域的控制达到了历代中原王朝向西边扩张的顶点。唐朝以安西四镇为核心形成了对西域西部地区的全面控制。

然而,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垂拱四年(688年),吐蕃的中心统治地区大藏发生叛乱,唐军抓住机会,于载初元年(689年)发动对吐蕃的南征。然而,唐军南征的结局是以惨败而告终,吐蕃军队不仅粉碎了大藏叛乱,打退了唐军的进攻,还转入反攻,拿下了安西四镇中的三镇。

唐灭东突厥示意图

二、北伐突厥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曾灭掉东突厥,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出兵东突厥汗国,经过4个月的激战,唐军打败了东突厥军队,灭亡东突厥汗国。此后,唐朝在原来东突厥汗国统治的地区设立云中都护府和瀚海都护府(原名燕然都护府),唐朝对漠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一直相对稳定。

然而,到了永淳元年(682年),随着后突厥汗国的崛起,唐朝漠北地区的形势又一次恶化。弘道元年(683年),后突厥军队入侵今天的河北定县、山西灵丘、朔州地区。武则天派名将程务挺稳定北方边境。然而,随着程务挺因裴炎一案被武则天冤杀,北方边境的形势再度恶化。后突厥几乎拿下了原先东突厥汗国占领的绝大部分漠北地区。

调露元年(679年),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两个部落反唐,永隆元年(680年),裴行俭在黑山大破突厥,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当年抗击突厥的大将因政治斗争被武则天杀死,突厥人为此而感到高兴。

武则天称帝后,“时突厥默啜有女请和亲,武后欲令武延秀娶之。柬之奏:‘古无天子取夷狄女者。’忤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 ”“武后时,突厥默啜请和亲,后遣知微摄春官尚书,持金帛护送武延秀聘其女。默啜怒非天子子,囚延秀。”武则天先是派她的侄儿武重规等率大军四十五万征讨,但战争失利,武则天不得已重立李显为皇太子,让他招兵买马以讨伐突厥,而此次出征,实际领兵大将为狄仁杰。唐朝大举复仇消息传至突厥,默啜屠城赵州、定州后,等狄仁杰十万大军抵达赵州时,默啜已向北逃窜。所以,狄仁杰没有获得一举歼灭突厥的机会,这给后来留下很大的边患,突厥反复侵扰北疆,与唐朝时战时合。

武则天时期,夺回安西四镇是很大功绩的。对吐蕃的战争也是胜负相当,稳定了战线。但讨平契丹叛乱却费尽周折,几次大败,耗时两年。而圣历元年(698年)之后,突厥、震国独立,唐军未能征讨。唐太宗时期的唐军拥有压倒性的质量优势,但唐太宗驾崩后,第一代唐军也老去了,唐高宗时期唐军战斗力就马马虎虎了,而武则天时期的唐军显得比较差劲,幸亏国力依旧强大,几线开战,还能靠车轮战术一波波地去消耗敌人。

武曌

那么,武则天时期为何会丢掉唐高宗时期开辟的部分国土呢?

第一,府兵制的没落。

府兵制曾为唐朝开辟疆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到了唐高宗统治的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府兵开始出现逃亡的现象。武则天执掌大权后,不仅没有出台措施解决府兵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还虐待府兵,把士兵当成奴隶使唤,这使得普通百姓对参军的观念出现了重大变化。唐高宗时期,百姓还普遍报名参军。但到了武则天时期,士兵逃亡的现象越来越多,府兵制在武则天时期走到了尽头。

老百姓普遍不愿意参军打仗,唐朝军队的士气自然无法和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的“大唐强军”相提并论。

第二,武则天对将领的大清洗。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帝,武则天治国这块可圈可点,她重视农业发展,轻徭薄赋,鼓励下层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中央,发现和提拔了包括姚崇、宋璟在内的人才,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武则天上台的时候,也干了一件对唐朝国防事业影响极坏的事情,这就是清洗将领。

程务挺的冤死就是武则天清洗将领的悲剧代表。程务挺早年跟随裴行俭打败,后来又在平定地方势力的叛乱中屡建战功。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将领,却因为被人诬告参与裴炎谋反案而被武则天杀害。程务挺被杀后,唐朝北方形势迅速恶化。

黑齿常之是百济投降唐朝的名将,曾在打击突厥和吐蕃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根据史料记载,黑池常之驻扎在边境的7年时间里,吐蕃人不敢进犯唐朝边境。

黑齿常之

然而,由于武则天重用酷吏残害忠良,黑齿常之的结局也难逃冤死。载初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黑齿常之谋反,黑齿常之被关进监狱,最后死在了酷吏的大牢里。

除了杀害现役将领,武则天还对拥护其爬上皇后之位的李勣秋后算账。李勣是唐军的著名战将,曾在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帝王底下做军事统帅,立下战功无数。令唐太宗头疼不已的高句丽,就是李勣率领大军给了高句丽最后一击。

在拥护武则天登上皇后大位这件事情上,李绩的功劳也很大。当时,李治想废掉没有子嗣的王皇后,立武媚娘为皇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竭力反对李治废王立武。就在李治和大臣们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李勣站出来支持高宗。

根据史料记载,李勣对高宗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有了李勣的军方支持,高宗就废掉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没有李勣的鼎力相助,武则天爬上皇后之位都难,更别提后面当皇帝了。

然而,就在李勣去世多年后,李勣的孙子徐敬业发动叛乱。武则天出兵平叛后,竟然剥夺了李勣的官爵,还破坏了李勣的葬身之地。直至唐中宗上台后,李勣才重新被帝国政府安葬。

李勣‍

武则天在李勣‍去世后对李勣秋后算账的举动,在客观上对唐军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当时的唐军将领看来,李勣的历史就等于盛唐军力强大的历史,武则天否定李勣,就等于怀疑唐帝国部分将领对武则天的忠心。

所以,武则天对将领的清洗,巩固了武周政权,但在客观上却是自毁长城的做法。而这一做法也成为武则天时期国土缩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不完全否认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军事贡献。长寿元年(692年),唐军重新收复安西四镇。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加强唐朝在边疆的管理。长寿元年(692年)后,唐军还多次打败吐蕃维护了西南地区的边境安全。从整体上看,武则天执政虽然国土有较大面积的缩水,但武则天还是基本维护了唐帝国主要国土的统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西域,时期,败绩,对外,唐朝,吐蕃,元年,武则天,徐敬业,战争,知识科普,唐军,李勣,营州,武则天,徐敬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西域,时期,败绩,对外,唐朝,吐蕃,元年,武则天,徐敬业,战争,知识科普,唐军,李勣,营州,武则天,徐敬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西域,时期,败绩,对外,唐朝,吐蕃,元年,武则天,徐敬业,战争,知识科普,唐军,李勣,营州,武则天,徐敬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