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未来可期|在80岁生日之前,从手机中抢救出5年人生

未来可期|在80岁生日之前,从手机中抢救出5年人生

美国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在其所著《浅薄》(The shallows,中信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一书中指出:互联网会在你读书时蹦出各种各样的信息来干扰你的注意力。相应地,人们也失去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思考力。对了,这本书的副标题就叫做《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我们正在彻底颠覆图书好不容易缔造出来的‘深阅读’、独立阅读的氛围和神经系统”。

在这个技术名词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时代,总会有一些像尼古拉斯·卡尔的学者们保持清醒、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这些人就像是高科技时代的“吹哨人”,时刻保持警觉,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可能出现的危险拉响警报。

这次,我想跟澎湃科技“未来可期”专栏的读者诸君分享我最近读过的两本书,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对可能危及子孙后代安全“恶意技术”的反思者。

两位作者都来自欧洲,一位是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安德斯·汉森(Anders Hansen),他写的书名是《手机大脑》,副标题是《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另一位是来自法国的米歇尔·德米尔热(Michel Desmurget),他是一位神经科学博士,担任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研究主任。他写的书名是《制造白痴》,副标题是《电子产品如何威胁下一代》。这两本书的原文版本都是2019年版本,我读的是后浪出版公司2022年推出的中译本。

为什么我要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推荐呢?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在说同一件事情,这件事就是:人类的大脑无法适应数码时代,大脑远未进化到能够适应如此强烈刺激的电子产品。如果不加控制使用,这一代人类的智力、情感和健康会被严重损害。

两位作者在开篇的第一页,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们使用手机(电子产品)的时间。安德斯给出的时间是:截至2022年1月,成年人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为7个小时,青少年则为4-5个小时。米歇尔给出的时间是:2-8岁的孩子每天2小时45分钟,8-12岁的孩子达到4小时45分钟,而13-18岁的青少年则超过了7小时15分钟。如果把人生前18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相加,总时长约30个学年,换种说法,相当于15年的全职有偿工作。在他们看来,这种数字狂欢,会严重损害我们这代人和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说句“危言耸听”的话,电子产品会让我们变成傻瓜。

在书中,两位作者都以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为例,提问:“乔布斯为什么要限制自己的孩子使用手机?”乔布斯用一系列先进的电子产品改变了这个世界,可他本人却严格限制子女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而且,乔布斯的案例并不是唯一。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也说过,自己禁止孩子在年满14周岁以前使用手机。所以,安德斯不禁进一步提问:今天,瑞典98%的11岁儿童都拥有自己的手机,而比尔·盖茨的孩子们却属于剩下的那2%,这难道是因为比尔·盖茨没钱给孩子买手机吗?

米歇尔在《制造白痴》一书中,也高度关注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危害。在他看来,如果要以糖果或可卡因类比,那么电子产品更类似于可卡因。电子产品会暗中破坏儿童发育的三大支柱:

其一是人际交往,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越多,家庭内部交流就越少。如果年轻家长们企图把一部分育儿压力转嫁给“电子保姆”,反而会带来更多隐藏的危险。

其二是语言,会减损儿童早期口头交流的数量和质量,还会阻碍儿童进入书写的世界。

其三是专注力,过度感官刺激会对大脑发育造成负面影响,儿童一直沉浸在一个使人分心的数字环境,会无法集中一个目标。

《制造白痴》书封。
《制造白痴:电子产品如何威胁下一代》,后浪|广东旅游出版社2022年11月版,[法]米歇尔·德米尔热(Michel Desmurget) 著,杜若琳 译。

我个人对第三点特别认同。作为成年人的我,随着电子产品的使用过度,也常常感觉到自己淹没在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具体表现就是超过10分钟的视频我就不想看,太长的文章我也无法从头到尾细细阅读,多少次,看手机看到深夜而不自知。

网络发达,的确可以让我们认知的宽度加大,但我们失去的是深度。我们正在逐渐失去阅读严肃作品所需的持续、深入思考的能力。在我看来,手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却是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常常是为了某件事去使用手机,但是做着做着,我的注意力就被跳出来的微信以及其他应用提醒所吸引,而最后会忘了为什么要用手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2018年与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的一席对话。他告诉我,他是海尔集团唯一不用手机的人。在他看来,使用手机有两大缺点:一是碎片化思考,二是记忆外包。他宁愿把整段的时间留给读书,宁愿做笔记而不是把自己的记忆外包给手机中的应用。在他看来,人脑是思想加工厂,如果没有自我思考,就少了加工厂的重要原料。

相比米歇尔,我觉得安德斯的提法更加激进。他甚至认为“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遭遇黑客入侵”。像Facebook(脸书)、Snapchat(色拉布)、Instagram(照片墙)等产品已经成功占领了我们的大脑。他们早已“黑掉”了我们大脑中的奖赏机制。

安德斯以下这段话,我想从《手机大脑》这本书里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与澎湃科技“未来可期”专栏的读者诸君共享。

“让我们看看手机里安装的App吧。图标色彩鲜明、设计简洁有力,看起来和老虎机没什么两样。考虑到行为科学家们也已经研究过哪些色彩最能吸引人们的关注,这两者绝非偶然。如果想在Snapchat上发布新的照片和动态,就需要将画面往下拉,并且等上几秒才会看到新内容,这就是在模仿老虎机。这跟拉下老虎机的摇杆,祈祷上面出现3个樱桃又有什么区别!”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到底是那个人在操作手机,还是手机在操控那个人呢?”

《手机大脑》书封图
《手机大脑:让人睡眠好、心情好、脑力好的戒手机指南》,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9月版,[瑞典]安德斯·汉森(Anders Hansen) 著,任李肖垚 译。

还好,这两位作者不仅限于提出质疑,明确指出电子产品如果使用不当,会绑架我们的生活和影响个体发展。他们希望我们在读完这两本书后,都能成为意识到问题所在,有动力去改变的电子产品使用者。所以,这两本书的结尾再一次不谋而合,给出了找回快乐充实明智生活的解决方案。

安德斯在全书附录部分,增加了一个《献给旅行在数码世界的人们的安全手册》,里面提到了一些应该做到的基本事项。我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自我认知。通过下载一个App,来检查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这样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手机究竟“偷”走了我们多少时间,这将是变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逐步脱离。关掉所有的待办事项,开车时将手机调至静音,规定一个专门时间,来查看短信和邮件,甚至可以每天关机1-2小时。

第三步:给孩子做出榜样。你不看手机这个行为,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动。鼓励孩子不要将手机带进教室,告诫孩子手机一定会妨碍学习。如果一定需要规定一个时间段,成人或儿童每天使用手机和面对显示屏的时间都不应该超过2小时。

米歇尔认为我们不要任由事态发展,为此他针对12岁之后的青少年特别给出了六条基本规则。

第一条:每天使用所有电子产品不超过一小时。这既不会对青少年造成损害,又能避免父母和儿女之间的许多冲突。

第二条:不要让电子产品出现在卧室,用闹钟来取代手机。

第三条:不访问不当内容。严格遵守年龄分级制度,管控未成年人对极端暴力、色情等其他内容的接触。

第四条:不在早上上学前使用电子产品。每天早上,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里出神、发呆和吃早餐。

第五条:不在晚上入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严重影响睡眠时间和质量。

第六条:一心一意。一次做一件事。在吃饭和家人聊天时,远离电子产品。

关于第六条注意力集中这一点,安德斯和米歇尔再次立场相同,他作了一个很好的比喻:现代数字社会,Facebook取代了狮子,成了让我们分心的东西。从前的人类,需要时刻观察环境,及时做出应对,这样才可以避开危险,不被野兽吃掉。为此,注意力容易涣散是人类的本能,而手机简直就是人类这个弱点的“天敌”。在数码时代,人类最应该具备却正在逐渐减退的能力,就是注意力。

我可不想在我的这篇专栏文章里,把两位作者谈到的所有事项都告诉你,限于篇幅,我也不可能做到。不过,我想把以下十个问题提出来给你,如果你对其中超过半数的问题感兴趣,那么这两本书或许值得你去阅读。如果你觉得你不关心这些问题,或者说早已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了,也许我以上的介绍也就足够了。

这十个问题是:

1.为什么过度使用手机会让我们对周围的环境不感兴趣?

2.在期盼他人给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点赞时,你的大脑奖赏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3.为什么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你还会感到焦虑不安?

4.与他人的联系越发紧密,为什么反而觉得更加孤独?

5.当把手机摆放在面前时,为什么我们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6.我们为什么会被错误的信息绑架?

7.电子产品的使用界限何在?

8.数字娱乐活动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9.电子产品是当今时代最大的致病因子之一吗?

10.长期的压力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什么样的毁灭性后果?

好了,在喧嚣的网络时代,我今天和你分享的这两本书无疑是清醒剂和警世钟。还记得我一开始就提到的手机(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吧,假设你现在是20周岁,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少使用手机2小时,那么到你80周岁生日那天,你可以从手机手中抢救回来43800小时(相当于5个整年的时间)。

如果你现在正在阅读我的文章,并打算让自己聚精会神,好好读完这篇文章并思考一下。这时,你的手机铃声再次响起,一条微信瞬间让你的注意力转移。那么,恭喜你:你将是这两本书的最合适的读者!

(作者胡逸,一个喜欢畅想未来的大数据工作者。“未来可期”是胡逸在澎湃科技开设的独家专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