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里面有首宋词,很多人现在还会背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宋词名字叫《渔家傲秋思》,作者是范仲淹。
鲜为人知的是,这里面其实隐藏了一个北宋被拖垮的重要原因。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美不美?可以说是非常壮美。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描述的是前线战场的情景。
宋朝跟哪里打仗呢?西夏。
范仲淹这首词写于1040年,西夏帝国建立的第三年。
西夏是党项人的政权,唐朝的时候,党项人从四川松潘高原迁居陕北,酋长被唐朝赐姓李,又被宋朝赐姓赵。然而,后来在辽国支持下,占领河西走廊,野心膨胀。一直到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被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一建立,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西夏军队多达50多万,在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定川寨等地打败宋朝,消灭了宋朝最精锐的“西军”数万人。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与韩琦一起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专门对付西夏,在前线写下这首《渔家傲秋思》,现在很多人以为范仲淹为防备西夏立下大功,其实历史不是这样的。
就在这首词写完没多久,西夏六盘山麓好水川设下埋伏,范仲淹手下的任福等十六名将领、一万多精兵全军覆没。
一直到北宋灭亡,北宋都没有解决西夏问题,反而由于需要常年在西北屯驻大量士兵,导致军费开支越来越大,不得不削减北方与辽国前线的军费,导致了很多严重问题。
如果说北宋是西夏拖垮的,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