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以平息银行业事件冲击后,当前市场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但由于滞胀环境下,美国将继续处于货币紧缩阶段,未来美国银行仍会持续面临较高的存款流出、利润下降的压力。同时商业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美国小银行较高的商业房地产贷款风险敞口仍存隐患。整体而言,此轮货币紧缩对美国银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等风险事件,过去三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了3636.59亿美元,贷款规模扩大了3274.58亿美元,其中流动性主要通过贴现窗口(DW)、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以及其他信贷扩展流向美国银行体系。美联储通过“其他信贷扩展”向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释放流动性,为其处理硅谷银行及签名银行相关事项提供过桥贷款。此次贴现窗口借款的最高规模甚至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峰值,反映出此次危机美联储给予的流动性较为宽裕。
虽然美联储快速释放了较大规模流动性,但美联储提供的主要为短期流动性,因而扩表并不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美联储贷款均为5年内,77%以上美联储贷款集中在15天以内,97%以上为1年以内。虽然一些流动性工具可以滚续,但这种短期流动性的释放与QE(量宽)直接购买证券(释放长期流动性)存在本质区别,美联储短期流动性释放可以在风险事件过后的中短期内较快收回,因而此轮释放流动性并不意味着美联储紧缩货币取向的改变。
从工具设计层面而言,BTFP可以帮助银行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流动性。本质上,BTFP可以很好地帮助美国银行不通过具有“污名效应”的贴现窗口获得流动性,同时由于BTFP是以合格抵押品的面值贷款,可以有效帮助银行避免遭受美国国债或MBS等证券在加息背景下的贬值损失。此外,BTFP贷款期限长达一年,银行提前偿还贷款也不会受到惩罚。
美联储流动性工具有效改善了美国银行业的流动性压力,银行流动性风险正在减弱。西太平洋合众银行表示获得了美联储贴现窗口105亿美元借款,通过BTFP获得21亿美元流动性。第一共和银行表示在3月10日至3月15日,从美联储借入的流动性为200亿美元至1090亿美元不等。基于此,反映出风险事件发生后,处于风险中心的银行可以高效快速地从美联储获得流动性。从美联储贷款规模变动趋势来看,银行流动性压力正在缓解,风险事件对于美国银行业流动性的负面冲击较为可控。
流动性指标显示恐慌情绪及流动性压力有所减弱,但仍处于流动性偏紧状态。FRA-OIS利差为美国3个月远期利率与隔夜指数掉期利率被视为银行业流动性压力指标,在硅谷银行爆雷后,该指标一度飙升至59.8,接近2020年疫情冲击的峰值,但近期该指标有所回落。
商业地产贷款风险堪忧
在加息初期,货币市场基金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差距并不明显,因而在加息初期存款向货币基金、国债等短期资产转移迹象并不明显。但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下,货币市场基金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利差不断走阔,因而货币基金规模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激增,存款规模收缩速度也就此开始加速。而美国银行面对存款流失较为无力,因为贷款端利率较难快速大幅提升,若提升存款利率,则其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
美国中小银行对于商业房地产贷款的投放远高于住宅房地产,美国近70%的商业房地产贷款来自于小银行。而自加息以来,美国商业房地产市场不断降温,其价格不断下跌,写字楼空置率也有所上升。数据显示,约有1620亿美元商业房地产贷款于2023年到期,到期规模为未来十年最高水平。在经济放缓、银行业贷款标准或进一步紧缩、商业房地产价值不断萎缩的情况下,未来美国银行资产端的商业房地产贷款风险令人担忧。
此外,FDIC的储备水平也相对较低,FDIC对于美国存款的保护实质上较为有限。截至2022年12月,FDIC准备金率仅为1.27%左右(即存款保险基金占受保护存款的1.27%),存款保险基金仅占美国国内存款总额的0.7%。存款保险基金规模(1282亿美元)甚至低于硅谷银行存款总规模(1731亿美元),处理硅谷银行以及签名银行后续事项预计将一定程度依靠美联储贷款。虽然FDIC可以向财政部借款,但这也意味着纳税人的资金将受到损失,因而FDIC向财政部借款以增加资金途径的可用性存在一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