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看了电影《满江红》后去杭州北山路上的岳飞墓参观。
在清朝乾隆年间,秦桧的一位后人秦大士(字鲁一,号涧泉)也曾途经此地,还做了两句诗,赢得了一片赞誉。
这位秦大士虽然是秦桧的后人,但却是满腹的好文采。他10岁就能出口成诗,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父亲经常给他出些刁钻的诗文题目,他都能一一应对,洋洋洒洒地写出佳作来。
秦大士写字也是一绝,在街坊邻里之间有着很好的口碑,来买他书法的人可谓络绎不绝。
秦大士中举的那年只有23岁,后来得到了乾隆爷的赏识,成了清朝的第43位状元。
对于秦大士的出身问题,乾隆爷也是担心过的,曾直接问他是否是秦桧的后人,他回答得不卑不亢,只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表示自己和南宋的秦桧已经隔得相当久远,早就不搭噶了。
而且这句话还暗示了:当时的宋高宗也完全不能跟乾隆比,一个昏庸无道,一个则是当朝明君。
秦大士这句话简直夸到了乾隆的心窝上,乾隆听完高兴坏了,他知道真正的明君根本不应该计较人才的出身,从此再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加纠结。
秦大士做官之后,也非常本分,不负厚望,一直忠心耿耿地为朝廷办事,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不失为一个好官,和他的祖先秦桧很不一样,为后人称道。
不过围绕着秦大士的身世后世还是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说他其实是秦桧兄长秦梓的后人,只是秦梓的墓在江苏常州,而秦桧的墓在江宁建中村,秦大士死后下葬的地方是建中村,而不是秦梓的祖坟里。
这就让人疑惑了:他到底是谁的后代?为什么非要和大奸臣秦桧葬在一起?
说起秦桧,其实他一生坏事做尽,膝下并没有亲身骨肉,只从妻子王氏的哥哥王唤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取名叫作秦熺。
秦熺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作秦埙、秦堪和秦坦。
秦桧对自己这几个所谓的子孙疼爱有加,费尽力气统统给他们谋了官职,让他们身居高位,而且生前积攒了大量的家财留给了他们。
这使得即使后来他们一家人被罢官,秦家这些子子孙孙也能衣食无忧,不愁吃穿。
据说,诗人陆游曾经去南京拜访过他的故交,秦桧的孙子秦埙。
当时,他看见秦埙居所华丽,门前池塘、书房等一应俱全,每年的收入大概有十万斛的大米,多少富贵可见一斑。
据说,秦埙后来还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秦钜,是以身殉国的抗金将领。
嘉定十四年,金国的完颜珣撕毁嘉定和议,向大宋发兵,时任蕲州通判的秦钜誓死坚守城池,带领部下与金兵硬刚,最后寡不敌众,看着惨死的部下,他决心回家自焚。
家中大火熊熊燃起,秦钜的两个儿子秦浚和秦瀈也毅然跟随父亲葬身于火海之中。死后,秦钜因其忠义之举被追封为“义烈侯”。
从这里可以看出,真的不能把秦桧的后人都和秦桧都一概而论,不能说老祖宗干了一点坏事,就把后人们都一杆子打翻了。
况且,秦桧也不是一开始就背着奸臣的骂名的,曾经也是一名忠君爱国的好青年。
一切都要怪靖康之变后,他被俘虏的三年。
在金国的那段漂泊流亡的经历让秦桧吓破了胆,从此卖国求荣,一心帮金人说话、做事。
据说,被俘虏期间,完颜宗翰赏赐了秦桧万贯钱财,完颜宗弼也请他吃饭,而他则帮当时被金兵围攻的楚州写过劝降书。
他对外宣称,自己是在楚州之战的时候,杀死了看守他的看守,才逃回了南宋。
逃回来之后,他当即向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建议,实行“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议和政策。
这说出了赵构一直想做而没能做的,赵构听了很高兴,把秦桧视作能臣,直接提拔他做礼部尚书,第二年又封他做副宰相,直到最后官居右相。
为了执行自己的议和政策,秦桧不惜将那些一心追随宋室南迁的子民送回到北边的沦陷区去。
金人委派到宿州的知州赵荣,还有寿州的知州王威带着城土向宋廷效忠,结果却被秦桧送回给了金人,让他们在那等死。
只是,秦桧舔着脸讨好金人的这套组合拳并不有效。金人看着宋廷好欺负,就继续一路向南攻打,一心要彻底消灭南宋。
宋高宗因此对秦桧愈发不满,提拔主战的吕颐浩为左相,来平衡秦桧的势力,而秦桧也因为迟迟无法推动议和的进程,当了一年的宰相就迫于压力辞职了。
1137年,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去世的消息传回南宋,赵构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听着主战派们“还我山河、迎回二圣”的北伐主张,他很是担心尚在北边的哥哥宋钦宗回来,会威胁到他的统治,于是顺理成章地,他又想到了秦桧,想到了他的议和。
很快,秦桧再次拜相,开始了他毒害南宋政坛长达18年的历史,期间手段之毒辣,让多少忠良,多少无辜的政治对手都倒在了他的脚下。
1138年,秦桧出面,代替赵构接见了来自金国的使臣张通古,同时接下了来自金熙宗的谕旨。
谕旨中下令南宋此后每年要向金朝进贡白银50万两,绢缎50万匹,而金朝则要将原来河南、陕西的领土悉数归还给南宋。
这道旨令让南宋举国哗然,主战派的胡铨第一个站了出来,上奏让宋高宗直接杀了秦桧。
这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也彻底惹恼了秦桧,秦桧下令将他一路流放到了海南儋县。
和胡铨有类似命运的还有赵鼎,他被秦桧打击得最后绝食而亡。
临死前赵鼎告诉家人,秦桧是一定要杀他的,他死了,身边人才能没有性命之忧。
对于秦桧的这些所作所为,宋高宗是看在眼里,却不敢有什么作为。
只因为他早已厌倦了战争和动荡,对金人充满了恐惧,一心想着议和,秦桧是他手底下能找到的最好的帮他苟且偷安的“工具人”,当然不能轻易放弃了。
想想赵构被押解北上的皇族亲人们早已死得死,伤得伤,皇后、妃嫔被强暴、蹂躏,被金人折磨得太过凄惨,他的心里对此充满了阴影,脑袋里只有一个怕字。
在迫害完文臣之后,秦桧的目标转到了武将身上,其中一个就是岳飞。
岳飞出生在河南汤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性格沉稳,不爱说话,喜欢读书、练武,武艺特别超群,从20岁开始就参与带兵打仗,治军很有一套。
他麾下的“岳家军”能打是出了名的,曾让金人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
岳飞根据多年的征战经验,还总结了一套岳家拳法,被后人再编为《岳武穆王武艺要论》。
岳飞的文采也是不用多说的,经常吟咏诗词,《满江红》的“潇潇雨歇”写出了他的万丈豪情,《小重山》的“欲将心事付瑶琴”则表现了他细腻的一面。
岳飞的家风很好,他一生淡泊名利,教育子女们要自立功勋,也对母亲很孝顺,会亲尝汤药送到生病的母亲床前。
生于乱世,他怀抱收付河山的梦想,但无奈被奸人所害,最终壮志难酬。
1140年,金人撕毁议和条款,再度南下攻打南宋,遭到了岳飞带领的岳家军等的无情打击,最终惨败而回,准备撤离开封。
面对武将力挽狂澜的局面,赵构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大宋的国策一直是崇文抑武,他又一心想着议和,况且“岳家军”的出现明显带有军人私有化的意思,因此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岳飞的兵权给夺了。
很快,赵构主动向金国议和,而完颜宗弼提出的条件是,先把岳飞的脑袋拿来。
赵构倒是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一天之内下了12道金牌令把岳飞从前线喊了回来,最后和秦桧一起,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年仅39岁的岳飞杀死在了杭州的大理寺里。
岳飞死后,韩世忠替他鸣不平,当面逼问秦桧岳飞到底有何罪,这让秦桧对他恨之入骨,搞得韩世忠被革去了兵权,早早退休,再不过问政治。
随着秦桧在朝中的势力不断膨胀,他和皇帝赵构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为了控制赵构,秦桧竭力讨好他身边的宠妃和宠臣,包括向上进言册立吴氏为皇后,又把孙女嫁给了吴皇后的弟弟,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了后宫之中。
就连给赵构治病的贴身医官王继先都成了秦桧的眼线,秦桧让他的妻子王氏和王继先互称兄妹,这让赵构感到了深深的不安,甚至在靴子里面藏了一把匕首,以防不测。
秦桧还曾直接干预官员的选用,暗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让自己的孙子秦埙高中状元,这终于惹恼了赵构。
赵构看了秦埙的卷子,直接说这写的都是陈词滥调,把他改放到了第三名的位置,原来的第二名则成了状元。
赵构是以此来告诉秦桧,在这朝堂之上,他才是真正的老大。
1150年,秦桧坐着小轿出行遇刺,行刺的人名叫施全,是一名殿司小役,他手持斩马刀,挥刀就向秦桧砍来,秦桧被吓得不轻,之后成天睡不好觉做噩梦,梦到被自己残害的忠良索命。
为了让自己能够安心,以防此类事件再度发生,他加紧了对朝中异见者的盯梢,对于那些胆敢诽谤当朝宰相的人,他下令统统抓起来,绝不姑息。
秦桧政治斗争的手段愈演愈烈,而他自己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1155年,66岁的秦桧病入膏肓,躺在床上,已经无法提笔写字,无法开口说话,赵构见此情景终于放下心来。
他去看望生病的秦桧,在流了几滴眼泪之后,就拂袖离去了,第二天静悄悄地罢免了秦家爷孙四人的官职,秦桧知道这个消息后悲愤交加,当晚就一命呜呼了。
秦桧死后,赵构想起过往种种,感觉秦桧对自己还是有功的,实现了自己多少敢想而不敢言的想法,简直就是自己的替身。
于是为他追封了谥号“忠献”和申王,以此表彰他对议和大业和南宋半壁江山做出的贡献,这简直是大宋开朝以来异姓官员享受过的最高待遇了。
可惜的是,议和从来没有真正实现。
秦桧死后的第六年,完颜亮再度挥兵南下,是靠大将虞允文率兵拼死抵抗,才终于又一次保全了南宋的大好河山。
面对金人的一再挑衅,此时的赵构早已是羞愧不堪,他一生讨好金人,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背信弃义。
终于,他不想再忍耐了,不想再当这个皇帝了,一年后主动让位给了自己的养子,后来的宋孝宗,然后当自己的太上皇去了。
宋孝宗继位后,岳飞身前蒙受的不白之冤才终于得以洗刷,他被追谥为“武穆”和“忠武”,封为鄂王。
1206年,宋宁宗又夺了秦桧的王爵,将其谥号改为“谬丑”。
尽管两年后史弥远推翻了宋宁宗的这一做法,但是公道自在人心,秦桧是什么样的人,老百姓心里早就有数了。
到了明代,人们在西湖边自发修起了岳王庙,里面跪在地上的两座雕像就是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人们用这种方式悼念岳飞,也是在痛斥秦桧的恶行。
生前无限风光,死后却要背负几百年的骂名,秦桧的遭遇可谓是生死两重天。
读到这里,想必读者们也还在疑惑,秦大士当时途径岳王庙做的两句诗到底是什么,竟然能让民众忘记对跪在地上的秦桧的仇恨,转而对这位后人赞赏有加。
原来,当时和秦大士一同出游的是清代诗人袁枚。
彼时,先是袁枚对着岳飞墓突然来了一句:“人与宋后羞名桧。”
秦大士在一边听了,很自然地就接上了:“我到坟前愧姓秦。”
简简单单7个字就表现了他的满腹文采,以及自己和秦桧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立场。
他身为秦桧的后人来到岳王庙前是满心羞愧的,这是在替老祖宗向岳飞和世人道歉呢。
如此诚心诚意、脱口而出,自然让人心生谅解和赞叹了。
如今在南京秦淮区的长乐路上,我们还能看到秦大士的故居。
这座有着300年历史的老房子,见证了他敢于替先人悔过的勇气,宽广的胸怀和格局。
时至今日,这座老房子依旧挺立在世人面前,提醒我们记住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