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数次横扫漠北,巩固了中原王朝的北方边疆。但,此时的都城金陵越来越不符合明太祖对都城的要求,原因也简单,击败元朝重新一统天下之后,金陵的位置离北方太远,不利于王朝对天下的统治。
虽然,此时华夏的经济重心早已南移,金陵地区完全可以供养都城的庞大人口,只是,这个新生的封建王朝的北方防线却面临巨大的压力。要知道,元朝虽然结束了对华夏的统治,但,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需要在北方驻扎一个乃至数个重兵集团,以应对来自北方的袭扰。当然,也会时常北出长城,主动出击深入草原扫荡这个让人心烦的对手。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北方极易出现脱离王朝统治中枢的掌控的力量,为此,将都城迁至北方,以确保皇帝对北方边疆军团的控制,成为了明朝皇帝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在原有的构想中,朱元璋希望以忠于太子朱标的勋贵为核心,拱卫关中地区、再将能征善战的藩王们封至北方防线,保卫明朝边疆的安宁。
然而,这一构想随着朱标的英年早逝而未能完成,为了让皇孙朱允炆能够坐稳帝位,朱元璋不得不将之前打造好的核心架构推倒重来,在很短的时间里,勋贵武将被清洗殆尽。
至此,明朝前期迁都的计划因继承人的早逝而中止,朱元璋再也无力重新布局,只能抓紧时间重新调整王朝核心架构,以便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虽然没能在他的统治时期内完成迁都的伟业,但,很快便被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实现。公元1421年,早已功成名就的成祖朱棣皇帝,正式将都城由南方迁往北方。
不过,与原来朱元璋设想的不同,朱棣将都城定在了更靠近北方边疆的燕云地区,而不是曾被朱元璋看好的关中。
其实,对于朱棣来说,将都城放到边疆也是逼不得已,因为,按照朱元璋的设想是几大藩王镇守北方边疆,然而,随着朱棣靖难成功,北方防线已然不复之前那么牢固。曾经的几个藩王,不是南下做了皇帝、就是被朱棣剥夺兵权。
因此,若重建北方防线,必然需要在燕云地区布置重兵,考虑到朱棣的成功经历,相信,此时的朱皇帝很难将如此庞大的军队交由他人统领。考虑再三之后,朱棣决定由自己亲自坐镇,统率大军,守护王朝北方边疆的安宁。
当然,在迁都的过程中,朱棣也面临巨大的压力,毕竟,自朱元璋开始到朱棣统治时期,已然在金陵度过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朝中大臣在当地早已是盘根错节,大家并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只是,面对强势的朱棣,大臣们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在见识到朱棣的决心之后,大家只能低头认同。最终,明朝的都城由金陵迁至顺天,并一直持续到王朝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