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男子头戴鲜花的风气开始并不盛行。要说起源,或许起源宫中,唐中宗李显曾在立春举行宴会,向近臣赐花,“所赐学士花,并令插在头上”(《唐诗纪事》)。但这并非定制。
后来那位嗜好曲乐的唐玄宗也偶尔赐花,唐人南卓《羯鼓录》有“(汝阳王李)琎常戴砑绢帽打曲,上(玄宗)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落”。
唐玄宗亲手摘了一朵红槿花,戴在侄子汝阳王的帽子上,汝阳王打了一曲羯鼓,花竟安然未落。这或许是玄宗以此来考量其打鼓技艺。
直到中唐之后,新科进士才“簪花赐宴”,由此永为定制,“簪花”成为一种荣耀,逐渐传播到民间,在男子中间开始流行。
到了宋朝,更是把男子戴花的风尚发扬光大,《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了南宋皇宫到了节日,“禁卫直至搠巷,官兵都带花,吴山坊口,北望全如花世界。”
宋朝男人甚至头发都白了还要戴花,欧阳修在颍州做官,写下“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满头白发的诗人,手持酒杯,头戴鲜花,欣赏音乐,丝毫不理会别人诧异的眼神,很是潇洒。
可惜,随着南宋以后程朱理学的传播,特别是明清两朝科举制度的束缚,男人戴花成为伤风败俗的象征了,这个风俗从此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