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和坏人打过交道就算坏人的话,那么明朝历史上的这个人的经历,或许得改改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了。这个人就是明朝弘治,正德年间的官员—洪钟。
说起洪钟的经历,其实也并不传奇。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洪钟考上了进士,到刑部去工作,当了刑部郎中,朝廷甚至还一度调派他到江西,福建一带安抚流民。洪钟去后,兴办社学,“宜及平时令有司立乡社学,教之《诗》《书》礼让”,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当时马湖地区的土司知府安鳌在当地横行霸道,”马湖土知府安鰲恣淫虐,土人怨之刺骨,有司利其金置不问,迁延二十年”,安鳌虽然不得人心,读书人对其恨之入骨,但他凭借贿赂相关衙门,一直未受到惩罚。
洪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弹劾安鳌,为百姓除掉这一害。安氏一族从唐朝开始就一直占着马湖这块风水宝地,也该给被人挪挪地方了。就这样,安鳌被送到了京城,处以了极刑,而至此之后,马湖地区由安氏世袭的风俗被废除,改由朝廷任派官员来当。
到了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因为洪钟突出的业绩,朝廷提拔洪钟当了右副都御史,负责在顺天府巡视城防工作。任职期间,洪钟曾主张修建燕蓟长城,”置关堰内,守以百人,使寇不得驰突,可免京师北顾忧,且得屯种河堧地”,既能起到防御作用,还能让军队百姓屯田,发展农业。结果在凿山的过程中发生了塌方,压死了上百人。御史和言官们便纷纷弹劾洪钟,但洪钟丝毫不理会,继续组织施工,最终完成了分渠的任务。
后来朝廷派工部侍郎张达带领司礼官员一起去探视竣工的河渠,看完之后却对洪钟修建的工程极为不满。给事中屈伸便上疏弹劾洪钟,还要让皇帝下令抓他,但明孝宗认为修理这样的工程不应该判罪,但是为了给这些官员个说法,还是象征性的停了洪钟三个月俸禄。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湖广地区发生了灾情,当地老百姓由于吃不上饭,纷纷选择造反。朝廷紧急把洪钟调到了湖广,任命他处理湖广地区的灾情,同时把河南,四川,陕西也划给他管。
如果说,只是去赈灾的话,还好说,可问题是湖广地区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起义活动,当时沔阳地区的流民杨清,丘仁已经把岳州,临湘等地区攻陷,而官兵却根本阻拦不住义军的侵扰。
洪钟到达湖广地区后,联合湖广总兵毛伦传檄文给指挥潘勋,柴奎等人,同时联络布政使陈镐,蒋升等人一起在麻穰滩阻击叛军,由于指挥得当,且叛军规模不大,在斩杀了七百多叛军后,起义被彻底镇压。洪钟也因功被调到翰林院去工作。
当时朝廷权力最大的人是太监刘瑾,很多官员迫于他的淫威,只能对他服从,而这其中就包括洪钟,洪钟帮着刘瑾干过很多不地道的事情,比如说殴打御史、坑害言官等。
后来刘瑾被凌迟处死后,洪钟也因“徇瑾挞御史”这件事情被言官告发,差点被划为刘瑾同党,丢了性命。不过好在洪钟在任职期间业绩还算突出,朝廷便赦免了洪钟。
朝廷赦免洪钟不仅是因为他有功,更重要的是湖广和陕西,四川地区的烂摊子还得需要他来收拾。
当时除了杨清,丘仁的造反起义之外,还有一起规模比较大的起义。为首的三个人一个叫蓝廷瑞,一个叫鄢本恕,一个叫廖惠。“众十万余,置四十八总管,延蔓陕西、湖广之境”,拥兵十余万,势力延伸到陕西、湖南、湖北等地。
最有意思的是,这三人还起了三个绰号,分别叫顺天王,刮地王,扫地王,结果不多久就被洪钟带领的部队在龙滩击溃,扫地王被抓,其他人逃亡四川。洪钟就追到四川,但巡抚林俊不配合,导致起义军势力再度做大,洪钟知道事情不好处理,打算用招抚的方式来归降蓝廷瑞等人。
而蓝廷瑞被追了一路,也有心想要和朝廷官员进行谈判,但蓝廷瑞谈判的目的是想用诈降来拖延时间,以便伺机壮大自己的势力。洪钟敏锐察觉到了蓝廷瑞的意图,最终将蓝廷瑞抓获,并彻底剪除了蓝廷瑞的残余势力。
平定叛乱以后,洪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不久,洪钟改任漕运总督并巡抚江北。正德七年,洪钟选择致仕,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直到嘉靖三洪钟去世后,明世宗曾三度派人前来吊唁,并派王阳明为其撰写了近两千字的墓志铭和祭文,称赞他一生总领四省军事,有“保育兆姓”之功,来表达对洪钟的怀念和表彰,可谓是生荣死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