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由于各地盗贼增多、沿海倭寇横行,明朝朝廷开始在一些要冲之地设置“兵备道”,加强分巡道、分守道的军事职能,以提刑按察使司的副使、佥事等官员派驻地方整饬兵备,当地及附近的卫所官军听其节制,从而最终产生了“兵备道”的设置。
一、兵备道制度的创始
兵备道是明代中后期一项重要的地方军事行政制度。虽然此项制度可以追溯到前代,但确实是明代所创设,其架构与功能也极具特色。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兵备官之设,始于弘治十二年。其时马端肃为本兵,建议创立此官,而刘文靖在内阁,则力阻以为不可。马执奏愈坚。本年八月始设江西九江兵备官一员。盖以九江既管江防,又总辖鄱阳湖防,故特以专敕命按察司官领之。继则湖广之九永、广西之府江、广东之琼州、四川之威茂皆添设兵备。其时事寄本不轻,此后以渐添设。在正德间,流寇刘六等起,中原皆设立矣。至嘉靖末年,东南倭事日棘,于是江、浙、闽、广之间凡分巡者无不带整饬兵备之衔。”
清朝官修《明史》的记载与之有所不同,认为兵备道是洪熙年间创设的,“兵道之设,自洪熙间,以武臣疏于文墨,遣参政副使沈固、刘绍等往各总兵处整理文书、商榷机密,未尝身领军务也。至弘治中,本兵马文升虑武职不修,议増副佥一员,敇之。自是兵备之员盈天下”。
虽然两则史料的记载在创设时间上略有不同,但整体上都是对兵备道创设的原因分析透彻,那就是兵备道与明朝中后期“内忧外患”的军事格局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更是让传统的军事和行政体制捉襟见肘、疲于应付,所以才有了兵备道这个新的军事行政制度。
二、兵备道官员的任用
兵备道官员选拔工作也受到了明朝朝廷的重视,根据明朝选拔文官的传统制度,《明史》记载:“京官六部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根据史料保存下来的兵备道任职名单,也可以发现明代兵备道官员也是如此,多数由进士出身的士大夫担任。
值得注意的是,兵备道官员,也多兼任按察司副使、佥事,《明实录》记载:“弘治十二年,升浙江按察司佥事林廷为本司副使,整饬温、处二府兵备,监管分巡事。”其中,“整饬温、处二府兵备,”也就是负责浙江温州、处州两个地方的兵备道衙门。早期兵备道官员的任期不固定,有的调整频繁,一年换一个地方的现象也有出现,特别是北方关外地区,由于俺答不断侵扰,兵备道官调动更是频繁。直到嘉靖以后,明朝兵备道的任期才基本稳定为两年或者三年。
三是兵备道的职责和作用
明代兵备道掌握了地方练兵、剿匪、屯田、粮饷等各项重要军事职能,有利于朝廷管理地方军事事务,兵备道有时候还会“加清军副使兼管兵备职衔,定驻省城”,增加了军事监察的职能,更有利于管理驻扎在地方的军队。明武宗年间甚至“升天津兵备太仆寺少卿陈天祥,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仍督捕盗贼”,也就是把天津兵备道陈天祥直接提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属于“副部级干部”,但仍然干原来的本职工作,“仍督捕盗贼”,这一方面体现了朝廷对兵备道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兵备道的主要目的还是“督捕盗贼”,确保地方太平。
纵观明朝兵备道的历史,可以看出兵备道的最大作用是对稳定边疆发挥了积极作用,明代在北方边疆设置了“九边”,其中最重要的地区是大同、宣府,这些地区均设置兵备道。兵备道虽然不如巡抚地位高,但也是对边军形成威慑,特别是在小型战役较为频繁的九边地区更是如此。
除此之外,兵备道在抵御倭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嘉靖皇帝罢市舶司,日本与明朝的官方贸易断绝,日本海盗、商人、武士、浪人在东南沿海走私劫掠,形成倭患,兵备道的设立有助于朝廷协调各省、州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明史》
2.《明实录》
3.《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
4.《明代山西镇研究》柳兆秦
5.《明代南直隶兵防体制研究》苏辰
6.《明代蓟州兵备道设立时间考》李鹏飞
7.《明代河南兵备道设置概述》郑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