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36岁才中举,都敢上书责骂皇帝,嘉靖帝抓起来,隆庆帝:升官

36岁才中举,都敢上书责骂皇帝,嘉靖帝抓起来,隆庆帝:升官

文/花开无田

明朝中后期,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政治一片昏暗,再加上内外战事不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历史学家常把嘉靖时期看作明朝颓败的开始。

可就是在这种腐败的环境中,出现了一位名扬千古的大清官,名气不亚于北宋时期的包拯,他就是海瑞,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南人,却有着北方汉子的直爽和率真。

1514年,伴随着一声啼哭,作为海南望族的海家,迎来了一位新生儿,父亲海瀚为他取名海瑞,意在瑞照四方。海家的祖先曾在明朝开国之初做过正四品的武官,海瑞的祖父海宽是历届知县,从伯父海澄做过监察御史,官位虽然只有六七品,却负责着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海瑞的父亲海瀚是个没通过乡试的生员,拥有廪生的地位,每年可以领取四两白银,日子也算过得去。

可是海瀚在海瑞四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节衣缩食才得以将海瑞抚养成人,尽管家庭条件不好,海瑞却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立下了报效祖国的志向。十三岁的海瑞就读于乡镇的私塾,二十七岁的时候又在琼山郡的学院学习,他经常与志趣相投的学者研究学问,博古论今。海瑞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写下《严师教诫》等多篇文章,用以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文章中感慨,人生在世不要追求荣华富贵、妻妾成群,要谦虚谨慎、戒躁戒骄,这是海瑞的肺腑之言,充分表现了他的一生,反对浪费、主张节俭的品德和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的思想。1549年,三十六岁的海瑞没有辜负族人和母亲的希望,成功考中举人,算得上大器晚成。

1550年,海瑞按惯例进京参加会试,颇有见解地写下《平黎疏》以及《上兵部图说》,对于治理家乡琼州简述了自己的看法,尽管奏疏得到了考官的认可,却迟迟没有通过兵部的审核。因此海瑞在其中描述的“招军”、“屯田”等方针,都没有得到切实执行,这让海瑞大失所望。三年后,海瑞第二次进京赴考,结果又是名落孙山,那时的儒生都将中进士视作荣耀,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重要官员都是由中进士的人担任。

败兴而归的海瑞,看清了科举制的弊病,认为真正治理政事,光靠那些四书五经是行不通的。这有点像今天的应试教育,十年寒窗苦读,最后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有为国家奉献的机会。海瑞觉得进士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他对一生读书作文的看法独出心裁,认为对于朝廷来说毫无益处。大彻大悟的海瑞决定放弃追求功名,回到自己的家乡,听从吏部的派官安排。

1553年,海瑞被封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的教谕,也就是现在的县中学校长。为能使学生有所成就,海瑞对所在县学的教育方式和规章制度做了很大改善,他强调教书的老师要为人师表,为学生做榜样,尽力教好学生。

海瑞十分注重纪律的整顿,他对老师收受钱财、修改问卷行为格外反感,并表示一经发现,绝不轻饶。海瑞在担任校长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严于律己、兴利除弊的性格肃清不良风气的决心。延平府的督学官,类似于教育局,当督学官员来学校视察的时候,许多老师都上前跪拜。

唯独海瑞一人拒不跪拜,只是浅浅地鞠了一躬,学生们对这位海校长更加敬佩,并给他起了个“笔架博士”的雅号。督学官心生不快,对海瑞的教训工作百般刁难,海瑞愤慨地说:“这样荒唐的世界还有救吗?”说完这句话,海瑞就提出辞职,好在当时的福建按察司提学副使朱衡,类似于现在的教育厅副厅长,再三劝刘海瑞,这才让海瑞得以继续担任校长,革除了学校的许多弊端。

1558年,经巡抚监司推荐,海瑞被任为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的知县,从教育事业转移到了政治生涯。知县这个官职可大可小,品衔虽然只有正七品,但却掌管一县大小的事务,民生疾苦和案件处理都要经过知县的审查。淳安的土地稀少,农民的生活困苦,土地兼并问题十分严重,大部分田亩都属于地方豪强,当地百姓一年都吃不上自己种的粮食。苦不堪言的百姓只好逃离家乡,海瑞得知这个消息,亲自到乡间考察,发现那些拥有几百亩地产的地主,赋税远远低于地产,反倒是没有土地的劳苦人民要交纳很高的赋税。

海瑞获悉这一问题后,立即下令重新测量土地,要根据田地的多少进行征税,同时废除了冗杂的劳役费用。海瑞的做法得到了百姓的称赞,海青天的名声也日益叫响,人们对这位知县十分尊敬,周围的乡县百姓也听说了海瑞的刚正不阿。

海瑞不与地主贵族勾结,而是秉公执法,这是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他为官期间恪尽职守,不畏强权。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因为驿吏给他的出行物品供应不足,竟将驿吏吊起来毒打。海瑞知道后,雷厉风行地下令逮捕胡公子,将他所带的几千两银子没收充公,然后给胡宗宪写信报告,说有个人胡作非为,竟然还冒充总督的公子。胡宗宪气得七窍生烟,却也不好就事发作,他只能咬碎牙往肚里咽,向海瑞回了一封表扬信。海瑞一心为国为民,自己却是生活贫苦,衣衫单薄破旧,因此当海瑞被小人陷害罢官后,百姓纷纷为他送行,并在道路边放声痛哭。

1564年,海瑞被封为户部云南清理司主事,当时嘉靖帝崇信道教,一心一意想要炼丹求仙,惹得天怒人怨、国势衰微,海瑞对当时的种种弊端非常愤怒。

1565年,海瑞冒着触犯龙颜的危险,上疏直谏嘉靖帝,抨击他的种种作为,希望能够知错就改,不再劳民伤财。这就是当时震惊朝野的“海瑞骂皇帝”,这也是海瑞一生中政治影响最大的一件事,经过这件事,海瑞的名声大噪,人尽皆知。

海瑞明白自己的奏折势必会触怒皇帝,免不了杀身之祸,因此他早就买好了棺材,告别妻子,托人等他死后料理后事。

海瑞毫不畏惧地等待着灾难降临,事情果然不出所料,嘉靖帝大为震怒,当场将奏疏扔在地上,下令左右:赶紧把海瑞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嘉靖帝身边的宦官黄锦进言:海瑞素来有痴名,上疏时就预料自己是什么下场,早早地安排完后事,在朝中听候处置。这句话让嘉靖帝沉默了一会,他又将奏疏看了一遍,没有处死海瑞,而是将他打了六十大板,投入锦衣卫狱。海瑞上疏的这一年,一生信奉道教的嘉靖帝病逝,太子朱载坖继位称帝,是为隆庆帝。

新帝继位都会大赦天下以示恩威,牢狱里的只要不是死刑犯,都可以得到赦免。海瑞就这样得到了释放,并重新复官任户部主事,不久又被升为尚宝司丞,海瑞请求辞官回乡侍养母亲,遭到了隆庆帝的拒绝。海瑞的清廉名声已经传遍全国,隆庆帝需要这样的清官来维护朝廷威信,巩固朝廷的统治。

1569年,海瑞晋升为江南巡抚,负责巡视江南地区的应天十府,这是海瑞一生中做到的最高的官职。海瑞到任后根据江南的具体特点,还有朝廷的法令条例,颁布了三条政策:整治吏治,勒令退田,兴修水利。江南地区的不法官吏都会与当地的豪绅望族串通一气,贪赃枉法,共同压榨百姓。海瑞到任后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严厉整治,禁止请客送礼、收取民财、贿赂官吏等行为。

江南地区的地方豪强数量庞大,土地兼并问题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和矛盾,海瑞对土地兼并进行调整,强硬下令要非法所得土地的豪强归还田产,尽管效果十分显著,终归因为江南士族势力太大半途而废。江南地区的河流众多,湖泊交错,可当地的百姓信奉传说,认为只有龙王才能打开堵塞的河道,这样一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海瑞下令召集民众修建河道,解决河道堵塞问题,成功解决了水患和饥荒问题。

1570年,触犯地主阶级利益的海瑞被江南户籍大臣两次弹劾,要说他们也真是笨,没有看到海瑞的用心良苦,压榨百姓过重,势必会引起反弹,还不如做些好事儿让百姓拥护朝廷。同年,海瑞上疏要求告养乡里,隆庆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五十七岁的海瑞离开南京城。

此时距离他初入仕途已经过去了十七年,而他的全部家产也只有一百二十两金,十亩租填罢了,这在当时贪污横行的官场是极为罕见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都敢,嘉靖,皇帝,海瑞,土地,淳安,百姓,胡宗宪,隆庆帝,消息资讯,知县,嘉靖帝,海瑞,隆庆帝,海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都敢,嘉靖,皇帝,海瑞,土地,淳安,百姓,胡宗宪,隆庆帝,消息资讯,知县,嘉靖帝,海瑞,隆庆帝,海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都敢,嘉靖,皇帝,海瑞,土地,淳安,百姓,胡宗宪,隆庆帝,消息资讯,知县,嘉靖帝,海瑞,隆庆帝,海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