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银行业面临困境,令人忧虑另一场金融危机可能一触即发。然而,欧美当局均迅速采取果断行动,冀能恢复市场信心。基于亚洲经济体的财政及宏观稳定性普遍较佳,与过去的危机时期相比更见稳健,因此近期的银行业恐慌直接扩散至亚洲的风险料有限。
目前来看,虽然数家亚洲创投及科技初创公司受该等银行的事件影响,但看来风险不大,而且甚少企业公开承认录得重大亏损。若欧美银行体系的问题越演越烈,导致投资者的避险意欲飙升,平心而论,最受影响的将会是经常账赤字庞大、因而依赖外国资金的亚洲经济体。
整体来说,除了新西兰、菲律宾和泰国外(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3%),亚洲的经常账赤字显得温和。虽然目前数字见一定的压力,但大部分指标仍远低于危机水平。自从欧美银行业问题曝光以来,许多亚洲货币兑美元实际上有所升值。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评论,信贷状况趋紧和环球经济增长减慢,很可能会增加不良贷款的风险。诚然,最受影响的将会是近来大幅提高本地息率、并导致偿债成本显著上升的经济体,例如韩国,其情况或许值得关注。
若某些经济体有许多金融机构的受监管资本水平偏低,其相对区内其他市场可能较易受到冲击;就此而言,印度可能是其中之一。
环球金融状况收紧,导致需求减弱,亦可能使亚洲出口受压。因此,一些尤其依赖与美国和欧元区进行贸易的经济体最受影响,包括越南、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
就亚洲区前景而言,更重要的是这次事件对全球增长、美元融资状况及美元强势带来的影响。若环球经济能避免硬着陆,而且美元融资成本维持低水平(美元汇价持续低于2022年高位),亚洲应能抵御这次风暴。
(作者为宏利投资管理多元资产团队环球宏观策略联席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