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这两天陆续为大家介绍了齐家文化的权杖及玉器,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有着“中华第一镜”美誉的齐家文化铜镜。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有着“仰韶文化之父”之称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广河县。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了震撼世界的齐家坪遗址,齐家文化也因此得名,为世人所知。作为我国最著名的文化遗存之一,齐家文化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夏商文化之间,无疑证明了广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
安特生根据对齐家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情况,以及自己对齐家文化的理解,整理发表了《甘肃考古记》。该书出版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安特生在书中将齐家文化列为“六期文化”之首,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广泛关注。二十年后,我国著名史学家夏鼐先生运用考古证据,纠正了安特生的断代错误,提出齐家文化晚于仰韶文化,早于辛店、寺洼文化的论断,可谓震惊学术界。
经过数十年发掘,目前齐家文化中已出土铜器超过200余件,随着近年有关齐家文化的新遗址不断发掘,出土文物数量更是不断增加,这些文物包括璧、瑗、斧、刀、匕首、矛、锥、牌饰、扣、泡、镯、指环等,多以小型器物为主。有意思的是,齐家文化出土铜器,与河西陇右地区、中原龙山文化所出土铜器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差异。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齐家文化主要以农业为主,但在某些地区却出土了带有畜牧和渔猎成分的文物,这使得齐家文化兼具东西两种特色,而这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关系。
虽然齐家文化遗址至今都未出土大型容器,但人们依旧能够从目前已发掘出土铜器数量以及种类确定齐家文化已步入青铜时代,而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又以夏商周为巅峰,因此可以确定的是齐家文化最早不过夏商时期。另外,齐家文化所在西北地区与夏、狄戎主要生活区域相近,因此齐家文化与羌、戎等民族有关,甚至有可能就是早中期的禹夏文化,因为广河乃是史籍所载大禹故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极有可能是黄河上游的先夏文化东渐才形成的中原夏文化。如果这一观点得到证明,人们对于夏朝的认知无疑将更进一步,外国学术界一直不承认夏朝存在的观点也将被直接打脸。
上世纪七十年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对广河县齐家坪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人们在M41号墓葬发掘出一面铜镜,铜镜直径6.2厘米、厚0.3厘米,镜面光素无饰企鹅扁平,铜镜背面中央有桥形纹纽,钮高0.5厘米,钮部有锻饰痕迹,边缘规整光滑。从器物本身样式出发,可以得知铜镜属于一次范模浇铸成型,可惜的是铜镜整体有锈蚀斑迹,且已无法清除。为更好地保存这一珍贵文物,铜镜现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妥善保存。
这面距今4200年的齐家文化古铜镜,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镜,对我国铜镜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称其为“中华第一镜”毫不为过。在该铜镜未出土前,我国最早的铜镜为战国时期制造,因此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了铜镜外来学说,认定中国北方现有铜镜是受斯基泰文化(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影响而产生的,如今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这面铜镜比斯基泰文化早了一千多年,有力推翻了铜镜外来说的结论。
参考资料:
《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