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能人名士辈出,但如果要评出最牛人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王阳明。
王阳明创立心学,启蒙了中国人的心智,梁启超认为王阳明是“百世之师”。
更牛的是,王阳明竟然还是一个兵法大师,是明朝唯一一个文人立功封伯进侯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连号称日本军神的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也是王阳明的铁粉,一生俯首王阳明。
具文武之全才,阐圣贤之绝学,明朝独此一例!
王阳明虽是进士出身,但他的功业大多是与武功有关。
1517年,王阳明在兵部尚书王琼的举荐下受命巡抚南、赣、汀、漳等地,带兵荡平当地土匪,小试牛刀,初露锋芒。
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发动叛乱。王阳明先是施疑兵计,稳住宁王大军留在南昌,而后双方大军决战于鄱阳湖。此战,王阳明抓住宁王大军铁索连舟的弱点,用火攻的方式烧毁宁王大营,上演了一出明朝“赤壁之战”,宁王朱宸濠被生擒,王阳明也一战成名,被封为建安伯。
嘉靖六年,在家守丧的王阳明被起复,奉命前往广西处理岑氏土司问题。王阳明十一月抵达广西,先是采取“以抚不以剿”的策略收服思田当地叛军,而后又巧袭断藤峡,破八寨,到次年7月即平定叛乱。令人惋惜的是,回师途中王阳明肺病加重,病逝于南安舟中。一代圣贤,就此离世。
纵观王阳明一生,平南赣,擒宁王,抚思田,袭断藤峡,破八寨,可谓战无不胜,功勋累累。但明末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认为,这些功业不过只是展现了王阳明军事才能的一部分。
偶从通家弟生生氏案头,见《武经》一编,不觉踊跃神动,辄展而阅之,则王文成公所手批而胡襄懋公参阅者也。大都以我说书,不以书绳我;借书揣事,亦不就书泥书;提纲洁要,洞玄悉微,真可衙官孙、吴而奴隶司马诸人者矣。因思文成当年,讨逆藩,平剧寇,功名盖天地,智略冠三军,不过出此编之绪余而小试之耳。
所谓《武经》,指《孙子》、《吴子》、《司马法》、《李卫公问对》、《尉缭子》、《三略》、《六韬》等七部兵书,又称《武经七书》。宋代以后,《武经七书》成为武举考试的基本教材,王阳明虽是科举出身,但因喜爱军事,也曾认真研读并评注此书。
孙元化在读完王阳明所评注的《武经》以后,认为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和谋略不在古代的军神孙武、吴起之下,当年平定宁王之乱、荡平南赣、广西土匪,不过只是牛刀小试。
以一己之力,拔乱反正,力挽狂澜,尚不过只是其军事才能冰山一角的展示,那王阳明军事才能的上限在哪里?不得而知!难怪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都将王阳明视为偶像,并学习其带兵打仗之法。
看到这,可能有些朋友就奇怪了,王阳明不是进士出身吗,而后又痴迷悟道,钻研哲学,怎么打仗也这么厉害?这问题说来也不复杂。
王阳明青年时代起就对军事充满了兴趣,早年王阳明“慕圣学”,希望自己著书立说,成就圣贤之道,在尝试“宋儒格物之学”失败后,而后改“就辞章之学”。
26岁时,又开始学习兵法,“留情武事,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王阳明对军事的热爱,丝毫不下于今天痴迷游戏的少男少女,“每遇宾宴,尝聚果核列阵势为戏”,每次大型聚会都要与亲友演练军阵。他还曾经出游居庸关,思考如何抵御蒙古人。
文人谈兵的传统自宋代以来便在慢慢形成,宋代文人中,参与军事而成名者,如辛弃疾、陆游、叶适者,不乏其人。
明人爱谈宋,自然也沾染上宋代文人好谈兵的传统。有明一朝,始终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压力,如明初的北元、英宗朝土木之变、中期的东南倭患,王阳明早年出居庸关,也是为了思考如何抵御北蒙。
在这种忧患意识的驱使下,明代文人始终保持着对军事的热情,如钱谦益与柳如是洞房时,二人仍以军事为谈资,“洞房清夜秋灯里,共检庄周说剑篇”。而于谦、张居正等名臣,也都有兵书著作遗世。
但与王阳明相比,他们缺少了实际作战的经验,只是空读兵书的臆想。而王阳明的军事思想,则是他在剿匪平乱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批判以往兵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孙元化评价王阳明“大都以我说书,不以书绳我;借书揣事,亦不就书泥书”,即是此意。
早年酷爱军事,遍读兵书,为官后又有机会参与指挥战争,加上王阳明的天赋和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结合起来造就了文武双全的一代奇人。
隆庆继位后,重新对王阳明的功绩进行了评定,在券文中写道:“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
王阳明本一介书生,却生于乱世,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又因朝廷的争斗,令其无法高高于朝堂之上,只能辗转各地,讨逆安民。这是王阳明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正因苦难,才有了“龙场悟道”,也才磨练出了擅长诡道的军事大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