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沈括传》的作者是这样形容沈括的:“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如他的《南郊式》,修改简化了皇帝的“郊祭”仪式,节约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他也曾学医、行医,成功地救治过重病病人,并著有医书《别次伤寒》《灵苑方》《良方》等。
在出使契丹时,他沿途随时观察着当地的地理形势,根据观察制成一幅《使契丹图抄》,供政府参考;以及曾毁于战火中的《天下州县图》,是当时最为精准的一套地图……一系列的成果体现了沈括不仅在科学人文方面成绩显著,在政治、思想等方面也有不俗的理解。
特别的是,沈括在出使辽朝南归的路上,每经过一个地方,都把那里的山脉河流、驿路关隘描画到地图上,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作了细致调查。
回到宋朝以后,沈括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以一代学者独有的视角著成图文并茂的《熙宁使虏图钞》,为宋代帝王、使臣、官员等了解辽朝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此外,沈括还多次到宋辽边境巡视,根据边界政治、地理形势制作立体地图模型进呈给宋神宗,以期皇帝能够对边境情势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宋朝对外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在沈括的诸多科学工作中,他对计量的贡献引人注目,而这一点常为当代学者所忽略。日本著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认为:“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把沈括称作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
沈括天赋异禀,一生对科学研究非常好奇,热心科学研究,且兴趣广泛,加之北宋比较好的科研环境和气氛,以及比较宽松的社会氛围,最终促成了沈括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