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国家都有自己的避讳之处,就比如说君主的名字,大家就必须要避讳。像刘邦,大家就不能够说这个邦字。说这个邦字就是对刘邦不敬,我们要用邦这个字的同义词来代替他也就是国字,要改邦成国。
再说说赵匡胤那个匡字也要进行修改,但是匡字的同义词不好找也就不能正儿八经的写,必须要把匡字最后的一笔那个横去掉才行,像李世民等很多的君主都有自己的名号避讳。
有的是避讳名字有的是避讳姓氏,他就是属于帝王的专属权,谁都不能用,一旦说了这个需要避讳的字就是对君主的不敬,很可能因此而有牢狱之灾或者是杀头之罪。所以说有些字真的要慎用。
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姓朱与猪同音,这个时候猪这个字就应该被避讳,我们不能够称猪这个字,否则如果我们说杀猪的话就会被人误以为是要谋朝篡位,那么距离死期也就不远了。而且如果你对着一头猪喊也是对朱元璋本人的不敬,所以在面对猪这种动物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换一个词。
所以在明朝时期大家不称猪为猪而是称之为彘或者是屍,这两个字都与猪是同意词,都是指猪这种动物,但是与朱元璋的朱并非是谐音所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了。
与朱元璋一族的朱同样有避讳的还有隋炀帝一族的杨,隋朝皇帝的姓氏是杨,杨与羊同音,那么羊也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畜牲,所以这个字也是要避讳的,那么在隋朝,隋朝人又把羊叫什么?一般人想不到。
隋朝的人民对羊这种动物的称呼是比较奇特的,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称呼,那就是胡髯郎和青鸟,这个名字在述异记这本书上曾经出现过,因为要与隋朝的皇帝的姓氏作避讳。
所以在秦朝的时候这两个名字便拿出来代替羊这个字。如果在隋朝说杀羊那还是会被认为是谋逆,所以这个羊字一定不能说,不过好处是仅仅是名字的避讳,没有不让人吃羊。
当初明朝的时候,虽然朱元璋对猪与朱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是朱元璋的一个后代就比较重视这一点,下令举国上下不得杀猪,这样一来大家伙就没有猪肉了,但是在隋朝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甚至说隋朝的君主自己也吃羊肉,又怎么会下令禁止百姓们吃呢。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皇家的一些避讳,从古至今已经有很多很多的人就是因为避讳不到位而被砍掉脑袋,比如说我们常听到的文字狱,就与这种情况相似。
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因为文字狱而死去的人不计其数,说白了就是犯了皇家的避讳,说了不该说的话,结果脑袋都搭进去了。如果有合适的词语能够代替这些需要避讳的字的话,想必就不会出现一桩桩的惨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