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武则天被逼退位,李显顺利登基,群臣升官进爵,欢呼雀跃,唯有姚崇悲声痛哭,众人笑他不识时务。哪知5年后,没哭的人都死了,只有姚崇侥幸活命。
这一年,82岁的武则天老病缠身,卧床不起,每天由男宠张易之和张宗昌侍奉左右,渐渐的,这俩人竟插手朝政,陷害忠臣。
为了保住李唐江山,姚崇与张柬之等5位大臣一番密谋后,发动了神龙政变,由张柬之带领精兵出其不意冲入宫中,诛杀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
垂垂老矣的武则天带着不甘让位给了儿子。李显登基后按功行赏,朝堂之上,大臣们欢声笑语,唯有姚崇失声痛哭。
众人诧异,李唐天下已被武则天霸占了15年,如今,好不容易江山易主了,此乃大快人心之事,姚崇怎么看不清形势?
张柬之见状,赶紧上前提醒他:“今日举国欢庆,你这般哭泣,小心惹祸上身!”
姚崇泪流满面,说道:“武后待我有知遇之恩,侍奉她这么多年了,心里难受乃人之常情,我有什么可害怕的?”
大臣们嗤之以鼻,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已改朝换代,姚崇居然还敢直言不忘武后的恩情,真乃迂腐!许多人害怕万一哪天出事受到牵连,不再与他来往。
果然不久,姚崇便被贬出京城,出任濠州刺史。哪知5年后,除了姚崇,曾经参与密谋神龙政变的几位大臣全都惨遭毒手。
原来,当年姚崇痛哭,是因为他已看清朝中局势,故意为之,以此脱身。
李显继位后,当即封韦氏为皇后,傻乎乎的让其参政。韦氏妄想效仿婆婆称帝,暗中勾结武后的侄子武三思,两人联手左右了朝政,竟对当初密谋政变的大臣痛下黑手,幸亏姚崇未雨绸缪,提前退场,躲过一劫。
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提拔姚崇为宰相。姚崇提出禁止宦官专政,广开言路,提拔良臣等建议,大唐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姚崇也因劳苦功高,为官清廉,被百姓们称为贤相。
一日,唐玄宗与他谈完国事,突然问道:“爱卿,你儿子在哪任职?才华如何?怎么从未听你说起过?”
姚崇心中咯噔一下,皇上今日怎么突然关心起我儿子来了?不好!有人在背后整我。
他脑子转得飞快,魏知古正在洛阳选官,自己在洛阳的两个儿子肯定不知好歹,走了魏知古的后门。
姚崇赶紧如实答道:“老臣教子无方,惭愧呀!我那三个儿子都不成器,有两个在洛阳,兄弟俩年轻气盛,一心只想往上爬。近日,魏大人正在洛阳选官,犬子们知道,我对魏大人有知遇之恩,肯定会趁机求他大开方便之门。唉!希望这只是老臣的猜测。”
原来,魏知古当年只是一个小官,因才华出众,被姚崇一手提拔起来,后来和他平起平坐,成为当朝宰相。
可此人办事古板,两人渐渐有了嫌隙,在姚崇的排挤下,他成了吏部尚书,被派去洛阳为朝中选拔官员。
姚崇在洛阳的两个儿子乐坏了,以为哥俩的出头之日来了,他们只知魏知古是老爹一手提拔起来的,却不知如今两人关系已是变了味的隔夜粥。
两兄弟屁颠屁颠走了魏知古的后门,这下,愤愤不平的魏知古抓到把柄,于是趁机参了姚崇一本。哪知精明的姚崇马上看穿内幕,大大方方向皇上说了实话。
玄宗听了姚崇的回答,说道:“没想到魏知古竟是个忘恩负义之人,这种人怎么能在朝中为官?”
姚崇一听,赶紧说道:“养不教,父之过,全是老臣的错!皇上不治我们父子的罪已是感激不尽。魏大人秉公执法,忠心耿耿,皇上若要怪罪他,天下人会认为您有意袒护老臣,万万不可呀!”玄宗点了点头。
自从昨晚他接到魏知古的折子后,便对姚崇心生不满,这个老家伙居然敢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没想到,原来是魏知古陷害自己的恩人,姚崇大公无私,还替这个小人开脱。
过了不久,唐玄宗找了个理由将魏知古降为工部尚书。
姚崇世事达练,运筹帷幄,大事临头,足智多谋,巧妙扭转了对自己不利的局面。他的这两个小故事被冯应龙收录在了《智囊全集》中。
这本书共有1000多个既经典又令人深思的历史小故事。大到帝王权术,权臣博弈,小到布衣百姓的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等等。
读史以明鉴!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世故是一堂必修课,熟读此书,可帮你更好看清人性,读懂社会。
闲暇时,让这本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吧!相信你会有不少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