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陕西农民下地干活,结果挖出西周窖藏,上交县里后奖励铁锹一把

陕西农民下地干活,结果挖出西周窖藏,上交县里后奖励铁锹一把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各地博物馆中的青铜国宝,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与之前那些尊、鼎不同,今天咱们要说的这件器物就比较生僻了,但来头却不小——乃是我国镌刻着第一份成文判决的“青铜法典”。这就是岐山县周原博物馆所藏的西周(亻朕)匜,两字分别读作yìng和yí。

这件青铜匜出土于周朝发源地——“周原”,即如今陕西渭河北岸的岐山县、扶风县与眉县一带。从西汉宣帝年间起,周原地区就有青铜器窖藏不断出土,最为珍贵的当属晚清出土的毛公鼎和大克鼎,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宝级青铜器。也正是这些珍宝的出土,周原被世人称为“青铜之乡”。

周原地下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青铜器窖藏,也与西周后期局势有关。那时政局混乱,接连发生国人暴动、犬戎入侵与东迁洛邑等一系列大事,众多贵族为躲避灾祸,只能出逃避难。逃亡时,家中贵重的青铜礼器不便携带,只能将其就地掩埋,以待日后局势平定再来挖取。谁知周天子东迁洛邑后,贵族们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周原地区就遗留下如此多的青铜器窖藏。

上世纪七十年代,岐山县京当乡农民董宏哲在与同村村民一起取土作业时,本家叔叔小声叫他过去。听到叔叔叫唤,董宏哲立马跑了过去,叔叔却悄悄对他说地下有宝贝。董宏哲没想太多,拿起铁锨就挖,没几下就挖出一个冒着绿光的青铜器,周围村民纷纷上前围观。因为周原一带经常出土古董宝贝,村民们见有青铜器出土,所以一拥而上,想要继续往下挖掘,不过董宏哲却当即制止他们,并警告说考古队之前来村里宣传过,地下挖出的宝贝都属于国家,私藏是犯法的,抓着要蹲大牢,村民们这才悻悻作罢。

成功制止村民继续挖掘后,董宏哲立刻抱着挖出的青铜器赶到县里报告。考古队得知消息后,急忙派人赶赴现场,并联系部队对出土地进行封锁。在抢救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在这个不深的土坑中,先后清理出大大小小37件青铜器。在这座窖藏中,价值最高的青铜器却要属一件不起眼的青铜匜。这件青铜器规模较小,通高20.5厘米,腹宽17.5厘米,重3.85公斤,是西周时期贵族的洗漱用具。可就是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被专家赞誉为“中国青铜法典”,位列国宝级文物。

原来在这件青铜匜的器盖和内壁刻有157字铭文,详细记叙了西周时期一起奴隶买卖纠纷的经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诉讼判决书。最有意思的是,铭文不仅记载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民告官案件,也记载了第一次法官受贿的情节。最后,专家们将胜诉的(亻朕)作为青铜匜的名字,即(亻朕)匜。(亻朕)匜对于研究西周法律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除历史专家对其充满兴趣外,法律专家也对它高看一眼。

青铜匜出土后,人们就它们的归属问题产生分歧——省里希望它们能进入省博馆藏,但岐山县却不想放弃宝贝。双方为此僵持不下,最后经过协调,暂时将文物放在发现者董宏哲家中进行看管。为保证文物安全,董家村每日都会派遣五位村民轮流看管,当然这算是义务劳动,没有工分。村民们逐渐开始抱怨,省里最终妥协,同意将这批文物运至岐山县文化馆进行保存。据村民回忆,当年国宝从村里拉走时,县里还专门开了一个表彰大会,奖励董宏哲叔侄一把铁锨与一张奖状,并补贴村里1500元作为劳务费用,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起来,董宏哲发现如此珍贵的国宝,县里就奖励这么点东西,一些人难免揶揄他死脑筋,但董宏哲对此却毫不在意。在他看来,地下挖出来的宝贝就应该上交,放在博物馆供大家参观,而不是被某些人占为己有。

参考文献:

《董家1号窖藏文物》《国宝档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奖励,结果,县里,岐山县,青铜,西周,周原博物馆,董宏哲,宝贝,村民,消息资讯,周原地区,青铜器,岐山县,董宏哲,周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奖励,结果,县里,岐山县,青铜,西周,周原博物馆,董宏哲,宝贝,村民,消息资讯,周原地区,青铜器,岐山县,董宏哲,周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奖励,结果,县里,岐山县,青铜,西周,周原博物馆,董宏哲,宝贝,村民,消息资讯,周原地区,青铜器,岐山县,董宏哲,周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