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个猛人,在中国的古代的无数皇帝中,在和平时期领兵击败自己的侄子,然后自己当皇帝的人,除此朱棣外再没有别人了。朱棣的造反是因为朱允炆的削藩""操之过急"",这和他年轻气盛有关。那么如果发动削藩的是老朱的大儿子朱标,朱棣还会发动""靖难之役""来造反吗?
朱标是个很悲催的人物,早早的就被立为了太子,朱元璋一直把他当成唯一的接班人,在朱棣的身上,朱元璋寄托了大明帝国未来的希望。可天不遂人愿,当了半辈子皇帝的朱标没有熬到皇帝之位,反而自己先亡了。
在历史上,朱标是一个和他父亲完全不同的人,朱标宅心仁厚,温文尔雅。对待身边的人谦逊平和,在朱元璋大肆诛杀大臣的时候,他曾经多次劝说父亲要行""宽通平易之政""。在满朝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有人能够为大臣们来求情,这使得朱标同学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越发的崇高,也为朱标赢得了宽厚仁德的美誉。
如果他若不死,那么他来继位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也是人心所向的。凭这一点,朱棣造反的理由就少了一大半。那么如果朱标当上皇帝之后,会不会也和建文帝一样削藩呢?
在我看来,即使朱标宽厚仁德,在他当上皇帝之后,也是依然会削藩的。首先,分封藩王来守卫边疆这一方法是不可能长久的,大明刚刚建立国家事,北边的残存的蒙古势力依然伺机而动,四周的国家冷眼看着这个新生的帝国。国内百废待兴,此时的大明帝国需要一个稳定的边界来发展国内的生产。这个时候藩王所起的作用非常的重要,边界的藩王手握大军,随时可以迎战来犯的敌人。而藩王都是朱元璋自己的儿子,所以不用担心有人会像赵匡胤一样,一言不合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毕竟都是自己人嘛!
但是随着大明帝国的一天天强盛,边疆稳定不在是问题时,藩王的存在就显得有些尴尬了,新的皇帝继位,和藩王的关系慢慢疏远,也不再需要大军来稳定边疆,这时削藩就是必然的。即使是忠厚老实的朱标继位,也同样不会容得下手握重兵的藩王。
只是和建文帝年轻气盛不同的是,朱标的削藩应该会温和一些,可能会采取类似于刘彻的""推恩令""一样的方法,而在温水煮青蛙式的削藩之下,朱棣的心态会不同很多,这样并不是说朱棣就不会起兵,只是发动""靖难之役""的可能性会小很多。
参考文献:《明太祖实录》,《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