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都城
“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宋代以来,众多词论家皆认为柳永的词卑俗至极,词语尘下,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东坡先生却夸赞柳永的一些词句,像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得并不比唐人差,颇有唐韵。
柳词像是一个矛盾体,充斥着“俗”和“雅”两个极端。
尽管世人对柳词褒贬不一,但无法否认的是柳永的的确确是满腹才华、极具才情的。
然而就是因为恃才傲物,才使当权者去了他的浮名、断了他的前途。
流于市井的才子,靠着“浅斟低唱”,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明星。
世家之子,年少聪颖
柳永出生时,父亲为他取名“三变”,“三变”取自《论语》中“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可以说,父亲对这个小儿子寄予了厚望。后来由于柳永身体孱弱,父亲又为他改名为“永”,希望这个小儿子可以身体康健。
柳永
柳氏一族是不折不扣的书香门第。柳永的叔父兄侄都是进士,母亲也知书达理,颇通诗书。文墨书香之间,柳永接触了文学,并展现了优于常人的才华。
“登山临水望春晖,屈指算来数月离。闽江水涨鲤鱼肥。盼爷归,菽水承欢媛庭忤。”
这首《忆王孙》是7岁的柳永写给远行的父亲,辞藻之间,流露出稚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小小的柳永,能作出如此佳句,可谓是十分聪颖。凭借着极高的才华,“小神童”柳永渐渐在家乡走红。每逢佳节婚娶,甚至会有一些乡亲来求柳永的一副对联。
人们都说天才的成功不只有天赋,还有汗水。柳家门前有一条河,河边有一块大青石,每日清晨,路过的行人总能看见小小的柳永手握一杆笔,蹲在大青石上,抬起手腕,在水上练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能在纸上写出行云流水般的字了。听闻,柳永在赶考之前连家乡闻名的武夷山都没有去过,将大半时间都投入了学习当中。
世人皆说柳永放浪形骸,却忘记了他曾经也是那个“定然魁甲登高第”的志存高远的青年。
沉溺欢场与名噪杭州
咸平五年,柳永带着父母的叮嘱前往京师科考。路经杭州,波光潋滟的湖水、繁华的都市街景与婉约可人的美人瞬间吸引了柳永的目光。
满目繁华是柳永不曾见过的,于是他滞留在了杭州。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的“娱乐业”极为发达,青楼酒肆、勾栏瓦舍鳞次栉比,并且北宋也没有“宵禁”,夜生活十分丰富。
此外,宋代士大夫狎妓之风极为盛行,连皇帝也不能幸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柳永一步步走向了“放浪形骸”,逐渐沉迷于灯红酒绿的欢场。
乐不思蜀的柳永渐渐忘记了自己远行的初心,甚至错过了科举考试。歌舞生平之中,柳永就在杭州蹉跎了两年的时光。待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喜欢杭州,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留在杭州。
宋代杭州景象
闭门三天,柳永潜心创作了一首传世名篇《望海潮》。他想用这首词作为一块求职的敲门砖。没出他所想,《望海潮》果真通过歌女传唱到了知府大人的耳中。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天桂花飘香十里,盛夏娇嫩荷花连天,画舫廊桥,来往行人如织,柳永笔下的杭州引人心向往之。
知府听完之后,果真传了柳永前来。他夸赞柳永的才华,勉励这个青年要加倍努力,却半分没提柳永求职一事。
就这样,柳永留在杭州当官的梦想,就泡汤了。
但柳永却凭借着《望海潮》而名声大噪。后来金主完颜亮听了此词之后,对“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之景十分向往,于是提兵百万,挥师南下。
滞留时间一长,柳父柳母的家书一封封的飞向了柳永。面对父母的一再催促,他才想起科考一事。
科考高进,金榜题名,对他来说,还不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在必得,一首《长寿乐·平调》横空出世,一句“定然魁甲登高第”瞬间将他的自信传入世人耳中。
出师不利,愤懑不已
到达京师汴京后的1年里,柳永复习之余,也不忘欢歌笑语。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很多作品。
“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浪。”描绘的是元宵赏灯的盛景;“风暖繁弦脆,万家竞奏新。”展现的是清明踏春的愉悦欢腾······
柳永靠着一篇又一篇的佳作,瞬间在汴京走红。
他笔下的歌舞升平的承平气象被世人争相传颂。宋仁宗在早期也十分喜欢柳永笔下的山水,然而在他即位之后,逐渐觉得柳永多淫词艳曲,认为他有伤儒雅,渐渐地就不再喜欢柳永了。
在万千追捧中的柳永,终于自信满满地踏进了考场,同样自信满满的走出考场。或许,他真的可以靠着满腹才华进士及第、官运亨通从而一展宏图。
然而,天意难违,世事难料。那一年,柳永并未得偿所愿。
原因无他,只是政策阻挠。“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靡者,皆严谴之。”
一气之下,柳永写下了《鹤冲天》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君王不识贤才又何妨?我浅斟低唱依旧很快乐!
柳永永远不会预料到,当时转身就忘的一时气话,竟然革了他的功名,断了他的仕途,也是这句话,竟真成为其一生写照。
屡次落榜,奉旨填词
由于柳永在坊间的极高人气,以及这首词道出了落榜学子的真实心声,《鹤冲天》迅速流行开来,甚至“一飞冲天”,传到了皇帝耳中。
然而,柳永本人却没有多想,认为坚持就是胜利,自己一定可以金榜题名。
第二次科举发榜之后,柳永还是落榜了,原因就是《鹤冲天》。
宋仁宗说;“既要‘浅斟低唱’,又何须浮名,且将他在榜中划去。”
身处名门的他又怎能甘心呢,一家满门全是进士。于是又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然而柳永还是没有中进士。
那个自信满满的考生柳永再也没有仕途了,他失望了。然而,这又怎能打倒他呢?他再次回到市井坊间,真正成为世人眼中放荡不羁却又才华横溢“奉旨填词柳三变”了。
才子词人,位卑名高
柳永长期游于市井,对都市生活有着众多的体验,使得他的词多通俗易懂,更加符合平民大众的需求。
众口传唱,一时造就了“凡井水处,皆歌柳词”的盛像,柳永真正做到了位卑而名高。
此外,由于柳永的词中描绘了太多市井男女的爱恨情仇,并且多站在女子角度思考问题,为女子诉说苦闷忧愁,而被当时士大夫所不齿,认为他俗之又俗,但却也因此受到了广大女性的追捧。
尽管柳永在一些方面是俗的,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也是雅的。“怀才不遇”是雅的,“用典”“意境描绘”也是雅的。
正是因为柳永的“俗”和“雅”,才推动词的发展,使词可以和诗放在同等位置上。
也许,正是因为“奉旨填词”,才使得柳永能够“专心”填词而名流千古,在词史上留下了极高的地位。
皇佑五年冬,大雪纷飞,柳永与世长辞。
柳永生前穷困潦倒,时常需要青楼女子救济;身后事也草草而已,没有高官显贵前来吊唁,只有一群妓子身着缟素。
柳永的一生,荣耀开场,惨淡结尾,极其悲矣。
尽管没有指点江山,但也靠着“浅斟低唱”唱出了一番新的天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