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北宋徽宗政和五年的进士,时年25岁,此时的秦桧英姿勃发,目光炯炯。秦桧不是世家子弟,来自普通家庭,老爹做过一任县令,老头生了四个儿子,秦彬、秦梓、秦桧,秦棣。这四个儿子就老三秦桧最有出息,当然也最不是东西。千古第一奸细相和间谍。
秦桧能够在仕途上起点比较顺利,很大程度就是他娶了一好媳妇,这媳妇是神宗朝宰相王珪的孙女。王珪这宰相真一般,号称“三旨宰相”(取圣旨,领圣旨,得圣旨),史载为相十六载,“无所建明,率道谀将顺”。这样的孙女自然也不是一般人,内宫大总管童贯是她干爹,二哥王㬇娶的老婆是当朝宰相郑居中的亲闺女。所以说,秦桧起点就比同科进士都高。这里必须要说的是,秦桧之妻王氏系统的很多亲戚,包括岳父王仲山,都降金当败类。这就应了那句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秦桧第一个工作就是太学学正(类似于大学教授)。此后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在徽钦二帝在位的时候,秦桧就是一个中层干部,说不上好,也不说上坏。如果不是靖康之变,秦桧未必会有多出彩,也不会在后世这么“有名”,就在历史发生重大转变,使得无数的命运发生转变,是忠贞,还是变节,是保家卫国,还是屈膝投降,所有的一切在危急时刻展露无疑。
靖康元年正月,金朝第一次兵临汴梁,宋钦宗下诏,举国抵抗外敌入侵,当时主战派是尚书右丞李纲和武将种师道,而其他朝臣大部分都主张跑路,但可惜当时不是真宗时期,没有寇准。也就不会御驾亲征。七品官的秦桧此时的确态度比较暧昧,既非主战,也非主和。他在给皇帝的报告里提到(上钦宗论边机三事)不能割让领土换取和平,防止金国以结盟为借口使诈。但这样的话等于白说,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
但面对强大的金国武力威胁,宋钦宗只能是屈辱求和,皇帝既然都如此,就不怪大臣当投降派了,最初宋钦宗决定接受金国割地赔款的条件,让秦桧跟着张邦昌去办理。秦桧立即意识到,此事坚决不能干不能去,因为自己高刚刚不能割地求和,现在有钱谈判,有违自己的主张,于是上书钦宗:“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三次上表奏折请求辞职,意思就是有违初心我不干。由于钦宗让步太多,引发朝臣非议,最后只好放弃,张邦昌被罢官。而秦桧则是广受赞誉。
宋钦宗在位两年,始终在是战是和之间摇摆不定,是战不积极应对,是和又怕舆论压力,说白了就是是既当又立,希望朝臣去背割地赔款的黑锅,靖康二年,钦宗二次与金国求和,拟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条件,以求宋金双方息兵,宋钦宗派礼部侍郎秦桧、程瑀为割地使,护送肃王赵枢出使金营进行谈判。这种单方面求和谈判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可言。金国主将完颜宗翰将赵枢作人质,并答应可以不进攻汴梁,秦桧第一次和谈空手而回,但他也完成了钦宗的诉求的底线“不开战”,而秦桧因此升任御史中丞。金国为了彻底降服宋朝,居然要求太上皇(宋徽宗)赵佶自然没有这份胆量,钦宗赵桓不得已,在痛哭一场之后,于靖康二年闰一月三十日黎明,钦宗率大臣多人前往金营,这恰恰中了金人的圈套。钦宗到金营后,立即被扣押为人质。北宋就从亡国。
由于北宋属于“速亡”,金国也没有能力快速消化实际成果,只能是建立“傀儡政府”以汉制汉”,将张邦昌推到前台。这一举动遭到留守汴梁的朝臣的一致反对,他们希望皇帝还得姓赵。秦桧对此更是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称张邦昌在内做宰相不够格,在外又有辱国格,更没有资格治理中原。秦桧为何如此激烈的反对,绝非出自良知,而是为自身的发达和活命。
因为秦桧还私下写了一封信直接送给金军主帅完颜宗翰,大意就是张邦昌不靠谱,此人不会忠于大金。当初就是由于他的存在,才导致两国开战,现在如果立他做中原之主,金军撤走之后,此人必然重新推举赵氏为主(后来果应此言),最好的举措就是从赵氏宗室里挑一个无能之辈,成为大金的傀儡,名正言顺,想借机闹事的人都找不到理由。秦桧此时已经初步露出他隐藏至深的叛徒嘴脸面目,丑陋而阴毒,就差对完颜宗翰说,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了,这也是他向金国递交“投名状”。可惜的,秦桧这一伟大战略并没有被完颜宗翰采纳,而秦桧作为被俘虏人员押往金国本土。
在金国,秦桧就彻底沦为了一个叛徒,由于金国缺少文化人,秦桧借助文才出众,留了一条受到金国权贵的重视,因此他在金国生活还算不错,他们需要一批忠于本邦又熟悉大宋的人才,去组建国家的建构,后来秦桧被派到前敌元帅完颜挞懒身边,“参谋军事、随军转运使”,制定作战方案、筹集粮草补给,顺带开展对南宋的“统战工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炎四年十月,借着完颜挞懒继续南下作战的机会,秦桧带着媳妇王氏和随行家眷,居然能够悄无声息地脱离了大队人马,取道涟水军宋军水寨,再绕道出海,辗转来到赵构的临时行在——绍兴,正式宣布回归南宋。
按照秦桧自己的说法,自己是杀掉监视的金兵,抢了条小船,昼伏夜行逃出。这话说的 ,除了赵构之外,大概所有人的都不信,因此这里必须明确地指出,秦桧就是金国派往南宋的间谍,重要事情说三遍,秦桧是间谍,秦桧是间谍,秦桧是间谍。当时就有人说,打仗间隙的时候,你秦桧带着媳妇和财宝,堂而皇之地跑路,可能吗?从你跑路的地方到绍兴,水路合计近三千里路程,这也实在是太神奇了。尽管如此,南宋还是认下这个心怀故国的俘虏。认下也就罢了,赵构还非让他当官,任命其为礼部尚书,秦桧的随从也都改为京官,就连船工孙靖也补官为承信郎。这都怎么想的。真的是倒霉催的,但就连主战派大臣李纲赞赏秦桧:“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这话说的多恶心啊。
此时的秦桧虽然刚刚40岁,但历经波折的他敏锐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赵构是个熊包,秦桧清醒地明白了一个问题,只要能够让赵构坐稳皇帝,与金国和谈成功,赵构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从此之后,这对君臣就开始了狼狈为奸,各取所需的密切协作,赵构需要秦桧去和金国和谈保住皇位,而秦桧则利用赵构去获取高官厚禄,秦桧提出的第一个主和方案就是:“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也就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实行南北分治,金人统治北方,辖区内无论女真人还是汉人,均要臣服大金,留在中原的汉人士大夫也不例外;同理,南宋统治南方。
秦桧想以此换取金人不再南下。但这一方案遭到举朝反对,群情哗然。就连赵构也无法接受,因为我也是北人,难道我也要服从金人管理,秦桧第一次被罢相,赵构还对秦桧说,指着老秦“终不复用”!此时只能说君臣二人的还不够默契,没有充分的进行磨合,慢慢来不用急。绍兴五年,金国主和派完颜挞懒主政,宋金开始二次议和。
赵构命秦桧为枢密使,绍兴八年,秦桧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度拜相。全权主持和谈此时金国提出的和谈要求,赵构不但要接手屈辱的称臣、纳贡条件,还必须行大礼参拜“金主爸爸”。这引起了南宋士大夫的严重抗议,声讨秦桧,希望杀之以谢天下。但无论是当事人赵构还是首席和谈代表秦桧都答应了。赵构也明确表示,主和是自己提出的诉。但谁也没有想到,合约生效仅一年,墨迹未干,金国发生政变,主战派的完颜宗弼(兀术)掌权,再度攻宋。
此时岳飞等人抗金成功,大败金兀术。完颜宗弼不得不主动提出二度议和,而条件就加 了一条,杀岳飞作为附加条件。绍兴十二年大年初一,岳飞遇害,宋金签署合约。金国册封大儿子赵构为“皇帝”。总算是不打仗了,自己也做皇帝了,秦桧也当宰相了,各自都是心满意足。至于脸面,切,多少钱一斤,秦桧由于卖国有功,不是那叫和谈有功,加封太师,进封魏国公。
秦桧的后半生,权倾朝野,荣华富贵,所有持异议的政敌,统统赶出朝廷,擅改国史,凡是与之涉及的所有诏书和奏章,烧了。渐渐地,赵构觉察出了不对头,想控制,却有点刹不住车。他一度在靴子里藏着匕首,一旦秦桧有变,先除之。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享年66岁。秦桧就是一个人渣。国人如此痛恨秦桧,主要原因在于他是直接参与杀害岳飞的凶手。
这里要说的是,秦桧的投降派而不是主和派,南宋主和派的主张是以北宋与大辽为范例,处理南宋与金国的关系,而秦桧却是彻底的投降,为此他害死主和派的赵鼎(与岳飞关系不序错),在秦桧眼里,无论是主战还是主和都是错误的。对金国只能是屈膝下跪。而赵构重用秦桧,就是因为此时能和金国搭上话,金国也只信任他,就此秦桧成为金国在南宋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