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接上文,上回说到与唐寅齐名的“明四家”,因为宁王“宸濠之乱”或多或少的受了些许影响。其中唐寅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唐寅曾经被迫做了一段时间宁王的幕僚,但是为何才华横溢的唐寅会去选择做一个王爷的小小幕僚?这还要从唐寅的科举仕途说起。
电视剧剧照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唐寅自幼聪明非常,打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年幼的时候还跟随沈周学画。如此的一位才人,本来就应该通过科举考试,进军官场,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
确实,唐寅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努力考取功名。弘治七年,在这一年里面,唐寅经历了很多。家人的相继离世给了唐寅很大的打击,甚至是让唐寅一度难以振作起来。幸亏得到好友祝枝山的劝导,唐寅渐渐振作起来,开始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人总是健忘的生物,在消极沉闷了一段时间后,唐寅就一扫当初的阴霾,开始放荡形骸。距离家人离世过去了三年,时间来到弘治十年。唐寅第一次参加录科考试,但是在考试期间与好友张起灵宿妓喝酒,惹怒了当时的主考官方志(提学御史)。
方志一气之下取消了唐寅的考试资格,幸亏当时的苏州知府曹凤生起了爱才之心。后来又联合当时苏州的名仕文征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人为唐寅求情。在这样多方的努力下,方志才愿意让他以“补遗”的方式让他参加考试。
电视剧剧照
唐寅本是才华横溢的人,只是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具体的表现出来。到了弘治十一年,唐寅在乡试中取得了第一――解元的好成绩。但是经历了第一次差点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唐寅,非但没有好好的收敛自己,反而是变本加厉,整日的流连在花天酒地之中。
唐寅的好友纷纷规劝唐寅收敛自己。祝允明在信中给唐寅道:“夫谓千里马,必朝秦暮楚,果见其迹耳。非谓表露骨相,令识者苟以千里目,而终未尝一长驱,骇观于千里之人,令慕服赞誉,不容为异词也。”大致意思是:“唐寅你是千里马,早晚会崭露头角,现在果不其然。但是千里马不仅是表面上的,还要看他的内在品质,不要一时得意。”
文征明将父亲文林的话转述给唐寅道:“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远到,非所及也。”唐寅干脆写了一封信《与文征明书》,我生来就是这样,你看不惯我,就别和我做朋友。这话甚至是要和文征明绝交的意味。
电视剧剧照
在唐寅考中解元的第二年,踌躇满志,满面春风。唐伯虎信心满满的前往京城参加会试,遇到了同样前去考试的富家子弟徐经,两人在路上相谈甚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徐经是徐霞客的祖父)
当年主考之人是程敏政和李东阳两人,他们两个都是老学究,所以出的题目比较偏僻。所有的试卷中,只有两个人答的比较符合题目的规定,程敏正脱口而出,这两人定是唐寅与徐经。这句话一出,外界舆论一片哗然。说是两人贿赂主考官,最后才能取得如此的成绩。
随着考试结果的公布,各种流言传出“江阴巨富之子贿赂主考官”。户部给事官华昶弹劾程敏政,最后龙颜大怒连累徐经、唐寅。明孝宗派李东阳与其他的主考官重新阅卷,最后发现两人都不在录取的范围之内。
电视剧剧照
得知结果,明孝宗勃然大怒。为了平息舆论,对三人严加拷打,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把柄。但是初进京的时候,徐经给程敏政送过见面礼,唐寅给程敏政用一枚金币求文,这两个成了最大的理由。
最后程敏政因此被罢官回家,华昶因为汇报不实,被降职处理,三个主要的参与人,各自领了50大板。唐寅因为羞耻不愿意去做官,回家后和老婆不和,把老婆休掉。徐经虽然不服,但是也无可奈何,直到明孝宗死后,他寄希望于天下大赦,自己再次参加科举。但是自从发生了舞弊案件,身体越来越差,在正德丁卯年间打探大赦情况的时候,克死在京城,年仅35岁。
电视剧剧照
唐寅看似可怜,但是是他咎由自取。在乡试之时,不知道收敛,还不听好友劝诫。虽然是满腹的才华,但是不知道收敛又有什么用,根本就不给你施展的机会。
做人不能做唐伯虎,不知道收敛,只知道显摆,最后被贬回家实在是罪有应得。不知道看完唐寅科考生涯的你,对于唐寅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留言。
唐寅:宁王叛乱,明四家深受其害,唐寅装疯逃命,文征明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