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简述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简述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

引言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支持等因素,信众与道士日益增多。而道教对当时的民众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世俗道士的形象

与之相应的是,唐代时期对于道教的法律和道教戒律,也是在不断完善的,但相对来讲仍未完备。

除此以外,道士们还通常因其世俗家庭中的角色,同样有着世俗生活中的一些权利义务。

除却进行宗教活动,与家庭的联系亦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环,也是他们和世俗社会的联系中较为密切的一部分,更能体现唐代道士与世俗间的关系。

一、唐代道教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

道教在唐代的兴盛与唐皇室的支持是息息相关的,唐代的历代皇帝对道教都十分尊崇。高宗、武则天时期也有着如公主入道、投龙等崇道活动。

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并下令道士隶属于宗正寺管理,提高了道士的地位。唐代的著名高道也推动了道教发展。尤其在思想上,有以成玄英、李荣、王玄览等为代表的重玄学。

同时,道教戒律中所包含的伦理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如对忠孝思想的强调,即要求道士们需要对君主忠诚,对父母孝顺,尊敬师长、和睦兄弟等等。

唐代道士扶危济困的形象

在社会相对稳定太平的唐朝,道教发展得更加迅速,且被尊为国教。在政治上,道教与唐王朝相互合作,受到皇室的尊崇,而道教也成为唐王朝巩固统治的工具之一。

同时实行了宫观制度,唐代为道士设立宫观,要求道士居住到道观当中,规定每观所度道士女冠的人数。并且限制住观道士的外出。

女道士形象

而在法律上,也有与道士相关的法律。如《唐律疏议》中有“私入道”条,禁止道士女冠私自入道,而如果道士、女冠触犯法律,则会比俗人的惩罚更重一些。

唐代时的节庆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三元节便是源自于道教。

在道教的传说中认为,这三元节是三官大帝的生日。人们相信供奉这些神仙可以为他们带来福气,消灾解难。

唐代女道士谢自然

这一时期有许多官员也信奉道教,其信道入道的原因或有仕途不顺的因素。而道教中的出世思想则为其提供了避世的途径。

不仅男性,这一时期女性信道入道的人数也是较多的。而究其入道的原因,或为排解丧夫之痛,或因病祈福,亦有出于本身喜爱道教而入道的。

道教中男女平等的思想,亦使她们能够摆脱俗世的伦理规矩,得以逃避不幸婚姻、出门远游。故而有学者认为入道是唐代妇女追求自由的途径,是女性思想的解放。

唐代士大夫爱与道士结交

二、道士与家庭的互相影响

影响一个人信道入道的因素会有很多,如在唐代时期,道教被奉为国教。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尊崇道教,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信徒与道士的人数也会增多,是为整体的时代背景因素。

另外会有一些其他因素,例如仕途不顺、个人对道教的爱好等等。而家庭往往也会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经常会举行祭祀,或者供奉灶王爷,且一些信教的家庭还会供奉着神像,每当举行这些仪式的时候,家庭就成为了宗教活动的中心。

道士的修行

家庭居住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家庭的宗教信仰。总的来说,唐代出身于道教发展较为兴盛的区域的信教的人相较其它地域的要多一些。

嵩山依旧作为道教名山,隐居修道者众多。而茅山上清派更是因为司马承祯、叶法善等高道的出现而备受尊崇,由此在江浙一带崇道风气十分浓重。

家人对于家庭中信道者入道的态度是影响因素之一。家人的态度可大致分为同意与反对两种。如谢通修:

“唐代宗大历初,一夕忽梦一人冠褐而至,谓通修曰:‘子骨非凡,何不学道。’既觉,以其语白母氏,母氏然其言,许访道。乃诣衡岳,求度道士。”

道袍

当然也有家人反对的例子,此外对于女性入道,家人也会希望她能够先嫁人生育而繁衍家庭。

如裴玄静到了适婚的年龄,但向父母请求入道,被父母反对,因此未能如愿。女道士裴玄静的例子在更能体现家人的思想观念。

而道士对于家庭的影响则更为直接,会向家人宣扬道教。道士对家庭的影响方式是多样的,或以自身名望对其家庭起到影响,或是在亲朋间宣扬道教、举办崇道活动等等。

唐代的高道如司马承祯、叶法善之流,他们的名气和声望会吸引其他人去效仿他们,包括他们的家庭或家族成员在内,起到了一个榜样作用。

书画中的道士形象

道士们还会带头举行造钟、造像的活动,并且其家庭成员也会参与。在《洞清观钟款识》中,记载了开元年间女道士蔡净廉和其余人等共同铸造此钟的事情,其中写道:

“劝率众缘,敬造铜钟一口,奉为国王帝主牧宰官僚,下及苍生,同沾福祐,永充洞清观供养。”

碑文下又记载有供养者若干,其中有蔡姓人氏共48人。

道教造像

三、唐代道士与家庭的联系

道士出家以后也会与家庭保持着必要的联系。戒律和唐代法律都要求道士出居宫观。

与俗隔绝的情况下,还有不少道士并未入住宫观,而是和夫妻、家人居住在一起,他们与家庭的联系便更为密切,并且被当时的社会所容许。

道士若不居家,则要求道士们需要定时探望问候父母。

除却探望父母以外,如果家中的兄弟没有能力,或者而家中没有他人照顾,许多道士是会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但他们是修行与家庭并重的。

而另一些求道者则是会选择先去学道,待到有成后才归家赡养父母。

传说茅君曾离家求道归来,便被父母训斥不孝,但茅君却认为求道和供养父母不能够两件事都一起办到,然而得道之后就能够令父母长寿,更好地照顾父母。

道士崇尚修仙飞天

关于道士是否能够继承家庭财产这一问题,主要以男性道士来讨论,因为唐代时期的女性并非是家产的继承人选。

对于出家道士来说,他们一般来说并不继承家产。如果家中有一子为道士,那么长辈则会选择其他兄弟来继承家业,一般会由长子继承家业,而让幼子入道。

但实际情况不一定全是如此,也存在着年长的儿子选择入道的情况,如在宋代时有道士鸿蒙子:

“及冠,委资产与其弟,出家为道士。”

则其本为长子,是要继承家产的,但是最后却把自己的家产交付给了弟弟,从而出家去了。

另外出家道士的亲属是否能够继承道士的财产这一问题。《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规定了道士的财产需要由弟子继承,除却父母以外不能交予其他俗人亲属。且按《唐六典》:

“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官二十亩。”

则他们出家住观以后,得到的是国家另外给予的寺观的田产等,而这批田产、财产最后也是规定了只能传给弟子,以避免寺观财产的流失。

结语

唐代是道教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不仅崇道人数日益增多,相应的,关于道士的国家法律以及道教的戒律也在逐步完善。

道士与家庭的关系十分密切。围绕着道士与家庭的关系,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从道士与家庭相互影响的问题来看。

家庭也是影响道士入道的因素之一,如家庭居住地的崇道风气、家人的观念与态度等等,都会成为其选择入道的因素。而反过来,道士也会影响他们的家庭,使更多的家庭成员也随之信道、入道。

唐朝女子纷纷入道

社会对道士与家人同居等情况也十分包容,而在道教戒律上也没有硬性规定。

总的来说,通过对唐代道士与家庭的关系研究,可见道教信仰在家庭的传承,也可见这一时期道教与世俗社会的矛盾与融合。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唐会要》

《太平广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活动,白鹅,影响,道教,世俗,唐代,黄庭,因素,家庭,家人,消息资讯,道教,唐代,道士,家庭,司马承祯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活动,白鹅,影响,道教,世俗,唐代,黄庭,因素,家庭,家人,消息资讯,道教,唐代,道士,家庭,司马承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活动,白鹅,影响,道教,世俗,唐代,黄庭,因素,家庭,家人,消息资讯,道教,唐代,道士,家庭,司马承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