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推出一系列鼓励Web3(第三代互联网)行业的政策,积极推动多项试验,包括在“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发布了NFT(非同质化代币)、推出数码港元,并做出代币化绿色债券的尝试,加速推动资本朝着金融科技行业发起进军。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及其他央行已在m-CBDC (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数码港元Bridge项目中展开合作,金管局开启数字人民币在港的跨境支付试点,特区政府也在引导香港居民在内地使用数字人民币。
特区政府对科技、数码等不同领域的创业活动有较大的补贴支持,香港多间名校也在孵化Web3的人才。有配套、有社区、有生态、有文化认同、有国际视野,这些优势让香港的Web3行业极具竞争力,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共同发展。
据悉,将于4月12至15日在香港举行的Web3嘉年华,已经吸引到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币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长鹏等领军人物出席。嘉年华将围绕虚拟资产发展之路、元宇宙漫游指南、香港Web3新发展等主题,呈现出最新的行业洞悉成果。
最近在香港又有一些Web3的创新业务开展。比如内地数字藏品行业出海,一些收藏家在香港采用泰达币(USDT)等稳定币来支付发行在公链上的数字藏品。
香港认可金融化NFT的存在,并将NFT分为金融证券类NFT和非金融证券类(纯数字艺术品)NFT两部分。
数字藏品或NFT网站平台希望通过在香港开设合规的二手交易,以收取交易手续费的方式来推进业务。而这些NFT的底层标的并非金融产品,因此笔者认为NFT二手交易业务在香港目前暂不受发牌监管。
需建立有效法律监管体系
香港Web3行业发展势头虽然如火如荼,但是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仍然有业界需要关注的地方。譬如,6月份即将推行的发牌制度,将在香港彻底打破数字货币和法币之间的交换壁垒,以及用法币和稳定币投资于虚拟资产的交易障碍。惟项目需要检视自身是否属于《修订条例》规定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开展上述业务需要申请的VASP牌照成本高达数千万港元,每年维持该牌照的开支巨大。因此,虚拟资产的牌照业务可能会成为少数巨头的游戏。
笔者认为,数字加密世界的发展需要激发和创造更大的共识。直到今天,这种共识仍然是狭窄的,更是脆弱的。在美欧银行暴雷、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在香港推进虚拟资产行业将助力本港发展。
香港可以先行先试,建立一套既能保障市场活力又能规范市场发展、限缩金融风险的法律监管体系。香港的Web3行业建设需要仰赖监管、业界、学界、舆论等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