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已落下帷幕,从头部平台的战报来看,家电品类表现亮眼,尤其是新兴家电领域,比如地毯清洁机、新风空调等,实现了极速增长。京东家电发布的双 11 开门红战报显示,在双 11 活动拉开序幕的 28 小时内,在家用空调领域,新风空调成交金额同比增长 200%,销量持续走俏,引爆节点大促。
相较于传统空调而言,新风空调在温控外,增加了室内通风功能,通过加速流通、空气过滤等方式提升室内空气质量。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日益重视,新风空调以及其背后的新风行业迎来发展风口,展现出强劲的爆发力。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其通过新风机净化室外空气引入室内,通过管道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实现室内外空气循环,达到净化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度的效果。
此前,新风系统在B端行业场景已比较普及,在高层写字楼、人流密集的商场/机场/车站/地铁等场所几乎是标配。近年来新风系统正在加速向C端消费市场渗透。前些年民用住宅建筑的室内通风靠自然通风实现,近年来雾霾、灰尘等问题日益严重,人居环境消费升级在加速,新风系统开始逐渐成为更多民用建筑的基础配置。
新风系统在我国依然是新鲜事物,普及程度远不如冰洗空这样的家电,渗透率距离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差距,比如芬兰早在2004年就实现了新建住宅100%安装通风设备。不过,前些年北方城市“雾霾围城”、近年来房地产热潮下的精装修趋势,均加速了新风系统在我国的普及,相关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之中。奥维云网数据则显示2013-2020 年新风行业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2.3%。2020 年疫情催化下新风系统被更多消费者选择,2020 年新风系统行业销售量达 202 万套,同比增长 38.4%;销售额近 200 亿,同比增长 43.2%。
近年来“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发展。后疫情时代,国家对医院、学校、商场、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提出更高的通风要求,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或实施了相关政策。比如2020年8月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史上最严室内环境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已正式实施,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纷纷出台新版《住宅设计标准》;2022年4月1日《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强制实行,在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下,新风系统已成为现代健康、绿色、节能住宅的代名词。
安信证券分析师在一则报告中预计 2025 年国内新风市场将突破 600 亿,原因在于:“2020 年疫情使消费者对新风系统的认知上升到了新高度。与此同时,新风系统正成为精装修楼盘的标配,学校、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建筑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始 全面安装新风系统。”
600亿的新风蛋糕已聚集众多实力派玩家。2021年位于广东江门台山的绿岛风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新风第一股”,此外还有松下、大金、美的、海尔等入局新风赛道的家电巨头,以及数量众多、年销售额低于5000万的长尾企业。据奥维云网统计,我国新风行业企业数量有 600-800 家,行业集中度偏低,以中小品牌偏多,年销售额超过1亿就可进入第一梯队。
新风市场当前正处于行业发展初级阶段,尚未出现寡头。从销售额来看,绿岛风已成为新风行业的“隐形冠军”,业绩节节攀升,2021年营收约5.51亿元,同比增加33.74%,且正奋力向10亿俱乐部冲刺,其与1亿级营收的头部玩家间的距离正在被拉开。
专注于新风系统的玩家并不少,此外市场还有国内外家电巨头,绿岛风凭什么成为行业“隐形冠军”?带着诸多疑问,罗超频道日前专程前往台山对绿岛风进行了深度探访。
绿岛风前身“港益电器”创立于1992 年,1997 年“NEDFON 绿岛风” 面世主打电风扇等相关产品,2001年绿岛风牌风幕机产品上市。2009年前后,绿岛风正式进军新风系统行业,港益电器与绿岛风合并成今天的“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多年在制造业以及通风行业的摸爬滚打,让绿岛风形成了先发优势与行业沉淀,但这依然不是其成功之道,因为很多新风系统玩家都是制造业起家,还有一些企业的年岁比绿岛风大得多。
在充分了解后罗超频道发现,绿岛风跟一众制造业起家的“工厂品牌”最大不同在于其数智化:对技术的执着、对数据的信仰、对智能的热衷。
第一,绿岛风坚持技术驱动,通过更强的产品竞争力形成行业口碑。
对任何科技行业来说,技术都是唯一的基石。从第一款风幕机再到第一套新风系统,绿岛风坚持自主研发的策略。在一些同业者看来,新风产品靠的是客户关系、销售渠道等市场商务能力,不过绿岛风的理念是,只有强大的技术才能驱动产品创新,才能让产品在性能上卓越、品质上稳定。
如何在制度上保障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绿岛风建立了标准的研发设计管理模式,对内在组织上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体系,对外则与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使得其产品在关系到行业口碑的关键点如性能、低音、能耗等维度具备极强竞争力。
绿岛风依托公司副总经理解博超领衔的科研团队,洞察市场需求,攻克技术难题,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一方面重视自主研发,持续关注材料学、流体力学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再结合多年积累的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和创新能力,研发核心技术、新型产品和制造工艺;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与自有核心技术、现有产品体系和本土市场需求融合,形成全球化的技术研发格局。
绿岛风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研发机构负责技术方案,绿岛风则提供经费、场景、电机、制造等资源让前沿技术落地。截至 2021 年 1 月,绿岛风与外部研发机构的合作研发项目中已取得或正在形成 6 项发明专利,比如其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研发的“一种全热换热器功能层材料的改进方法”专利就被应用在实际产品中。
(绿岛风半消音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绿岛风还依托广州体验中心建立了广州研发中心,探索“前店后研”的模式,此举将利于其利用广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吸纳优秀技术人才,研发体系更加贴近前端体验店也更利于洞察市场需求、适应市场变化。
(绿岛风通风机性能试验室)
多维的研发布局已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在电机、风机、风道、新风分配箱、出风口、交换芯体、过滤耗材和除霾技术等新风系统核心部件上,绿岛风已形成大量专利。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其已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04项,外观设计专利80项,专利数在室内通风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参与《热回收新风机组》 等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则从侧面反映出其技术实力。
技术应用到产品才有价值,依托自有研发体系及专利,绿岛风每年推出新品在20个型号以上,比如利用“单相电容运转式电动机定子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就可制造节约材料、寿命长的电机定子,从而让基于此其电机运行更安静、结构更紧凑,由其驱动的新风系统更加安静、节能、稳定,机体也更薄,进而适应更广泛的场景。
(绿岛风产品展厅展示的部分核心产品)
看似并非技术驱动的行业,往往也有着许多“看不见”的技术关键点以及Know-How,绿岛风是新风行业的技术派,其采取自主自研的策略,研发投入强度在行业领先,财报显示其2021年研发费用投入增长32.44%。绿岛风用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形成1000+SKU的产品满足于行业和消费市场个性、复杂和多变的室内通风需求,强大的产品力是其市场表现的核心保障。
第二,绿岛风率先布局全链路数字化,数据信仰使得其拥有“看不见的护城河”。
产品力体现在每一款产品上,是绿岛风让外界看得到的护城河,而全链路数字化体系则是内化于其企业经营中的隐形护城河。
在互联网等行业,数字化已成为企业的标配能力。不过,在新风这一偏向硬件、制造与安装的实体行业,数字化程度却并不高。大部分企业年营收在1亿以下,部分企业还高度依赖少数地产大客户的工程项目,在相对粗放的竞争环境中,数字化显得既无必要又很奢侈。
绿岛风在2021年正式提出了数字化战略,此前则已进行多年的试点探索。一个背景是:疫情极大地促进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数智化的新风正在加速吹向各行各业。绿岛风的业务也在近两年迎来了高速增长,2021年营收首次突破5亿,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已是迫在眉睫,经过一段时间的升级,绿岛风已形成三大维度的数字化体系:
绿岛风对已有的多项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初步实现从前段销售网点到公司业务中台到生产制造后台再到上游供应链的数据打通,消除“数据孤岛”问题,上线信息化门户系统及微信小程序,实现终端销售网点备案、导航、巡查等功能的在线以及订单的数字化流转。
绿岛风拥有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数百家经销商,通过他们经营着数千家网点,涵盖专卖店、建材店、暖通店等不同类型。要管理这样一个有效却庞杂的销售体系并不容易,特别是新风产品。
行业有一个说法是“三分产品、七分安装”,新风产品只有结合建筑场景特性进行精确的设计、正确的安装才能表现出极致的性能,如通风性能、低噪音、能耗、过滤效果。如若安装不当,不仅直接影响客户体验,也会有较多的售后维护问题。然而当前行业严重缺乏专业新风系统安装人员,很多干这行的是做空调、暖通安装甚至搞装修的,安装服务跟不上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对绿岛风来说,管理好网点既可充分释放其产品的卓越性能,也可让其客户体验得到保障。利用日益发达的数字化技术,绿岛风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云服务模式,可实现应用场景数字化、新风 DIY设计、客户引流、产品营销与方案施工等多环节的全链定制服务,新风系统可和室内家装、定制家居紧密结合起来,以数字化流程实现公司、终端网点与消费者的互通。
一家位于内蒙古的企业客户想要在新建办公室安装新风系统,绿岛风位于内蒙古的经销商在摸清需求后,可快速在“绿岛风新风方案设计软件”的3D数字化场景进行 DIY 云设计,设计完成后可一键导出施工图和选型材料清单,客户可到线下门店或线上商城下单,再根据施工图纸选择施工方进行施工落地。
对于依靠少数大客户的工程型新风企业而言,数字化服务自然是可有可无。但对于拥有大量中小客户订单的绿岛风来说,数字化云服务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其在面对大量定制型的订单时依然可以保持一样的效率,进而做到订单履约成本可控且客户体验有保障。如今,云服务模式在定制家居、智能家居等高定消费端行业已很普遍,绿岛风将其率先应用到新风行业,既可提升其在中小客户中的履约竞争力,也给其拓展消费端市场打下基础。
与空调这样的家电不同,传统的新风系统大都采取嵌入式安装,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发挥通风的作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写字楼办公室有新风系统,这导致用户很难感知到新风系统的存在,对其价值、原理、效果也没有认知。针对此,绿岛风率先落地数字化体验店,让“新风系统”看得见、摸得着。
播放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绿岛风-台山体验店 在位于台山的绿岛风新风系统体验中心,罗超频道体验了绿岛风的核心产品,也上了一场生动的“新风科普课”。结合3D全息投影、风道可视化数字孪生系统以及顾问现场讲解,绿岛风可向到店客户展示新风系统工作原理,当肉眼看不见的空气流通变得生动形象时,新风系统的运转机制一下变得一目了然,其对室内空气环境的价值也更有说服力。 (绿岛风3D全户型应用展示) 2021年绿岛风在招股书中也明确其将进行销售渠道立体化布局,计划“建设 15 家区域体验中心店”,其在行业率先“开店卖新风”,通过线下新风系统体验中心强化产品深度体验,截至目前绿岛风已克服疫情影响在台山和广州开设体验中心,成为新风行业的新零售范本,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新风系统和对绿岛风的认知,这些对教育市场无疑都具有实际价值。当新风系统飞入千家万户时,消费端业务也将助力绿岛风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长。 第三,绿岛风前瞻布局智能制造,利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往“制造”给人一种不科技的感觉,近年来,“制造”的价值及形象正被重新认知。比如作为科技行业的明星,特斯拉在强调智能驾驶能力的同时就将“制造”作为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各地建设的“超级工厂”均是数字化智能工厂,基于此降低成本、扩大产能、确保品质、实现C2M弹性制造。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华尔街的聪明人通常对制造业以及其困难程度一无所知。马斯克则一直推崇“完美制造”的理念,甚至认为特斯拉本质上会成为一家制造公司。 对于制造的重视与理解,绿岛风与特斯拉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在电机、叶轮、交换芯体、滤网等新风系统的核心部件上拥有核心技术且实现高度自主生产,很早就开始加码智能制造。 2015年起绿岛风就耗资近千万投入了几十台“多工位定子内绕线机”,一台24小时不停歇工作的机器可以替代4名工人的工作量、提高效率约2.5倍。机器制造的定子线组更加紧凑规整,作为核心部件被应用于电机后可显著提高良品率与性能。 (绿岛风工厂持续运转的多工位定子内绕线机) 2017年起绿岛风又先后建成三座智能立体仓库,实现了仓库的智能化管理,人力与用地成本显著降低,物料与产品仓储与转运效率大幅提升。 (绿岛风智能立体仓库) 2021年,绿岛风耗资数百万采购了一套空中物流码垛线,被打包好的产品可通过空中传送带被运转到码垛区域,接着被机械臂智能码垛再智能封装,最终被输送到智能立体仓库——这套系统罗超频道曾在菜鸟、京东的智能仓库中见过,绿岛风将其率先应用在新风机制造行业,极具前瞻性。空中物流码垛线的应用也大幅减少了码垛人工、托盘搬运、成品搬运等工序成本。 (绿岛风智能物流码垛线的码垛区) 绿岛风对智能制造的态度很开明,也很积极,除了多工位定子内绕线机、智能立体仓库、空中物流码垛线外,罗超频道在其五金件厂区还看到了无人叉车正在生产线上作业,当科技圈还在激烈讨论自动驾驶有无商用场景时,绿岛风早已在试点应用了。据介绍,因产品特性绿岛风要做到“无灯工厂”短期内不现实,公司在智能制造上更加务实,积极探索投入,试点有效果就会扩大规模。 (正在绿岛风工厂车间作业的无人叉车) 在罗超频道看来,对绿岛风来说,智能制造是一盘大棋: 首先,绿岛风强调工匠精神,智能制造可让制造工艺更好落地,让产品更有品质保障; 其次,得益于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绿岛风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尽管数字化及智能制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其对效率的提升反倒成为绿岛风降低成本的利器,实现降本增效。 最后,布局智能制造,加速新风系统普及。绿岛风的使命是“让室内空气变得更好”,立志要让每个建筑都有新风系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现在布局智能制造可给未来储备产能,推动新风系统快速普及。
播放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绿岛风空中自动运输动物流线 重视科研投入,长期、全局、立体的全链路数字化,前瞻布局智能制造,绿岛风已经蹚出一条独特的数智化转型之道。数智化是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结合,最先由云计算巨头阿里云提出,当阿里云在零售、交通、能源等行业推动数智化转型时,绿岛风的数智化战略已开花结果。 数智化对企业的核心价值有二:一是降本增效,二是基于数据的打通实现业务创新。 对绿岛风来说,降本增效已有显著效果,此前安信证券的研报就显示,绿岛风拥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毛利率,且依然在不断增长,比如2017-2020 年公司新风系列产品毛利率由 35.2%提高至 36.5%。此外,研报还发现其新风产品价格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产品价格优势的背后是成本优势”,以线上渠道的新风量为 250m3/h 的吊顶式全热新风机为例,安信证券测算发现其吊顶式全热新风机的单位成本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产品的单位成本,其认为“绿岛风成本优势来源于规模优势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核心部件自主生产和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 “业务创新”则在绿岛风的全链路数字化云服务、数字化体验店等应用中也得到了体现,基于这些应用,绿岛风不只是夯实了在高层建筑、酒店、商场等B端核心场景的优势,同时也通过家用新风系统、浴霸等新品类拓展C端家用场景,这对绿岛风以及行业来说都堪称增量。 (绿岛风全效除霾新风机) 绿岛风在新风行业率先开启数智化转型,如今其已拥有多重护城河,数智化成了其“降维打击”的武器,我认为这也是其成为“隐形冠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有数智化的思维与能力,绿岛风在快速壮大的新风市场中分走更大的蛋糕将是确定性事件。 走上数智化之路的企业不只是绿岛风。这几年,持续关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罗超频道与很多企业进行了沟通接触,我发现,各行各业的佼佼者都在做数智化这件事,虽然每个行业乃至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性,但大家在数智化上的整体做法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汽车行业的特斯拉,饮料行业的元气森林,乳品行业的蒙牛,电视行业的TCL,家具行业的林氏木业,日化行业的立白……我走访的诸多企业都是舞好了研发、数字化与智能制造的“三板斧”: 产品是企业带给客户的核心价值载体,好的产品均离不开强大的研发支持,而一些缺乏研发的网红产品即便爆红也都只能昙花一现。比如你可能认为元气森林就是卖饮料的,但不知道它在每一款产品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一款产品的口感往往是试错几百次并结合健康代糖材料制成,这使得其在无糖饮料赛道上一骑绝尘,让可口可乐等老牌巨头也无法招架。 数字化则是企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如同电一样不可或缺,优秀企业都在利用数字化工具,逐渐拥有“数据信仰”,通过数据洞察市场需求牵引产品创新,通过数字化提高公司内外协作效率,通过数字化提升用户体验感,比如立白就通过天猫等平台提供的数据去洞察消费者,改进产品包装等,打造出洗衣凝珠等爆款产品。 智能制造是企业实现品质与成本都要的“完美制造”的唯一选择,通过数字化技术以及智能仓、机器人、无人车、传送带等无人化技术的应用,企业不只是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扩大制造产能,还可实现与前端协同的C2B柔性制造,给客户创造全新的价值与体验。 研发、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就是现代企业必须舞好的三板斧,是企业保持产品竞争力、效率竞争力、成本竞争力的“铁三角”,有了这些竞争力,企业才可以拥有品牌溢价、抢占市场份额、扩大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在罗超频道看来,绿岛风在新风行业率先探索数智化构建“铁三角”是极富有远见的举措,它感知到了潮水的方向,一个新风巨头崛起的故事才刚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