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物篇——范仲淹

【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物篇——范仲淹

(来源:康县岸门口镇)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宋端拱八月二十九日诞生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是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

他出将入相,主持庆历新政成为一代名相,他在国家危难之机,52岁挂帅西征,成为使敌人闻之丧胆的四路大元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留下的这句话,为中国的士大夫和读书人树立了难以逾越的精神标杆。

其实,范仲淹不只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

政治家(做官最高做到了参知政事,是宋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改革家(曾主持过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

军事家(曾参加过对西夏的作战,为保卫边疆,建立了功勋)

教育家(曾执掌过南京应天学院,以身示教,使书院的学风焕然一新)

水利专家(曾主持过对泰州海堰的修固和对苏州水患的治理)

大慈善家(晚年捐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为族人修建了一个义庄)

“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这是朱熹写给范仲淹的赞词。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说的“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栋梁之材。范仲淹用他63年的生命历程,完美地书写了辉煌的人生。

01 划粥断齑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其父范墉,博学而善文,历任多地节度掌书记。989年,范仲淹出生于父亲任职的武宁军(今江苏徐州市)官舍。然而,天有不测,范仲淹仅两岁时,父亲便因病去世,母亲贫无所依,带着他改嫁时任澧州安乡县县令的朱文翰,继父为范仲淹改姓名为朱说(yuè)。

安乡位于洞庭湖畔,在洞庭湖的涛声光影里,范仲淹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教育,开启了他的苦读生涯。 朱文翰调任淄州长史后,年届弱冠的范仲淹回到继父的故乡淄州长山县,潜心读书于县南长白山的醴泉寺,生活极为困苦。他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却后用刀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为食,然后将腌菜、酱菜之类切成碎末,加半杯醋,少许盐,烧熟拌粥,如此这般苦读了三年。这就是范仲淹“划粥断齑(jī)”典故的由来。

后来,范仲淹无意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内心的痛苦与忧愤积聚而发,毅然离开朱家,求学南京,唯一的目的就是发奋读书、学成迎母。在应天书院,范仲淹孜孜求学,倦怠时以凉水浇脸,饥饿时以稀粥为食,五年未解衣就枕,读书求学之苦,达到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程度。一次,当朝皇帝宋真宗幸临南京,南京万人空巷,应天书院师生也倾巢而出,争瞻圣颜,只有范仲淹岿然不动,埋头于书海。同学回来后问他为什么不去一睹皇帝风采,范仲淹毫不在意地回答说:将来觐见也不晚。

范仲淹一时如此,一世如此,既不在意生活的艰苦,清贫自甘,清苦亦乐;也不关注眼前的得失,心若止水,久久为功。 1015年,他终于金榜题名,高中进士,朝廷即授他广德军司理参军,从此步入仕途。而他领到俸禄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到了身边。两年后,他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从八品的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在同母亲商议之后,他上书朝廷,正式归宗父姓,恢复了范仲淹的名字。

02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传说,范仲淹曾问卦,问自己将来能否成宰相或良医,于他,只要是为黎民百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若干年后,他终凭一己之力达成夙愿,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操守不改半分。

范仲淹先后历职州县,政绩斐然: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赈济江淮灾民,疏通苏州河渠,范仲淹事事亲力亲为,为老百姓干了不少实事。尤其因在泰州修堤治理洪水,泰州再也没有遭受过海潮威胁,逃难在外的2000多户百姓纷纷回归。人们感念范仲淹的功绩,把大堤称作“范公堤”。一些百姓甚至抛掉祖宗姓氏,改姓范。

范仲淹为官,可谓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严于律己,崇尚品德,勤勉督学,议论时事。但由于秉公直言,喜欢给高层提意见,范仲淹的仕途就像坐过山车一般,上上下下,几起几落。且看他这三次贬谪经历。

第一次:范仲淹因刘太后把持朝政,而且朝廷每年都要拿出大量费用、出动百官为太后祝寿,写了《乞太后还政奏》,要求垂帘听政的刘太后退居幕后,请仁宗早日归政,并要求仁宗取消年年为刘太后祝寿的待遇。刘太后怒不可遏:贬!范仲淹被贬至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担任通判。

第二次:仁宗要废郭皇后,此时担任右司谏的范仲淹想到史上轻易废后,轻则引发各派系冲突,重则引起天下大乱的事情,便上书反对仁宗废后之举。仁宗也一个字“贬!”范仲淹被远放江外,做了睦州知州。

第三次:在苏州因治水有功,范仲淹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随后被调回京师,升吏部员外郎,兼任开封知府。但在人事任用上,他发现很多问题,经调查得知宰相吕夷简滥用职权,任人唯亲,于是因绘制百官图,直斥吕夷简任人为私,升迁不公,从而得罪吕夷简被贬饶州。

梅尧臣曾写了首长长的《灵乌赋》,语重心长地劝诫这位不肯装糊涂的老朋友乖乖地做一只报喜鸟,不要像乌鸦那样只会报凶讯而“招唾骂于邑闾”。对此,范仲淹回复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官场沉浮数十载,逆境多于顺境,贬谪盖过升迁,但他始终保持初心,保持锐气,保持勇气。就像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因为罢免了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触碰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施行了一年多之后,以失败告终。

然而,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士大夫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局势所做的努力和尝试,在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宋史》评价范仲淹,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一个能影响时代风气的人,尽管在当时失败了,但在后人眼里,又何尝不是成功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浩然正气,至今凛凛!

03 “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

说到文武奇才的历史名人,范仲淹必须榜上有名。不但能下笔千言而且知兵善战,他以文官兼武职,在陕西卫国戍边,有效抵御了西夏入侵。当时的西北广为流传一句民谣:“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这“一范”指的就是范仲淹。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宋夏战争爆发。战争之初,宋军惨败,宋仁宗起用范仲淹和韩琦经略陕西、河东,抗击西夏。在经略陕西边防时,范仲淹将指挥权不相统一的驻兵分为六将,将各三千人,练兵、戍守、教阅,统一指挥权,号令明确,总领不贰。此即为后来王安石变法制定的“将兵法”所继承,“盖本范公之遗意也”。

同时,范仲淹爱抚士卒,安抚蕃民,积极备御,成功扭转了宋军初期不利的被动局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正写于此时。与“来者御之,去时勿追”的防守不同,范仲淹的主守思想较为积极,即所谓“国家用攻则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用守则必图其久”。也就是说在战略上防御,在战术上则以攻为守,始终掌握战略主动权,从而解除边患危机。他针对西夏小国寡民、缺乏补给、不擅攻城的现实,在边境大量筑城,形成对西夏的碉堡封锁。这一“囚笼政策”相当奏效,大大压缩了西夏的回旋空间,使得西夏只能无奈地步步后退,从而扭转了宋朝屡战屡败的局面,迫使西夏停止入侵,与宋议和,时有语曰:“范公在,不敢犯”。

04 忧乐关天下,悲喜超物外

就在新政被废止不久,人在邓州的范仲淹,收到好友滕子京的请求,让他帮忙为重新整修的岳阳楼作记一篇。刚刚经历过一场人生打击的范仲淹,此时或许有太多话想说。一生的荣辱成败,满腔的家国情怀,在那一刻,一齐涌向了笔端。

于是,面对想象中的岳阳楼和洞庭水,范仲淹写下了那篇名垂千古的《岳阳楼记》。结尾他写道: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他一生的追求,更是他一生的注脚。如梁衡所说,“这一声长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在写完《岳阳楼记》七年之后,范仲淹去世,享年64岁。

往期回顾

◆ 【醉在乡村游】春满古镇,悠悠花香

◆ 【警方提示】加了这种微信群,赶紧退!

◆ 【“三抓三促”进行时】从“一片美”到“全域美”,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监制 | 杨新颖

审核 | 左峥嵘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我知道你 在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刘太后,文化,传统,人物,传承,朝廷,中华,仁宗,苏州,范仲淹,刘太后,淄州,吕夷简,朱文翰,范仲淹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刘太后,文化,传统,人物,传承,朝廷,中华,仁宗,苏州,范仲淹,刘太后,淄州,吕夷简,朱文翰,范仲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刘太后,文化,传统,人物,传承,朝廷,中华,仁宗,苏州,范仲淹,刘太后,淄州,吕夷简,朱文翰,范仲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