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末代帝王叫帝辛,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而且商纣王还处心积虑从各大诸侯手中将权力收回,可以说,如果帝辛成功了,他将是仅次于商朝的开国帝王汤的一代伟大帝王。
但一般天赋绝伦的帝王,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刚愎自用,典型的如汉武帝、隋炀帝;但由于帝辛的刚愎自用,没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引发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之长期征讨东夷,造成国内兵力空虚。西伯侯姬昌乘势挥兵东进,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领诸侯联军击败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便躲进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为了江山稳固,而且也不想在历史上留下谋朝篡位的恶名,于是不断丑化帝辛,将他的谥号称之为商纣王;而且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一位典型的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
但其实商纣王究竟是不是如传统史学叙述的那样呢?由于历史太过久远,不得而知,但是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商纣王很明显并不是那样。那就是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起兵复国;很奇怪,无论是周文王还是周武王,有记载的儿子都不少,但是商纣王有记载的儿子却只有一个武庚,这与商纣王好色的名头似乎不搭。
商周之战结束后,周武王宣布周朝建立,准备将商地分封,可是他又一转念,周本是商王朝的一个西方属国,如今取代了纣王的统治地位,殷商遗民会不会服周的统治呢?在召集姜太公、召公和周公商讨之后,在周公旦的建议下,周武王决定由殷纣王的儿子武庚来统治殷商的余民。
周武王命令整修了商纣宫殿,让武庚居纣宫,继续统治商民;但姜子牙也建议周武王不能完全放任武庚,于是周武王又在朝歌周围设邶、庸、卫三国,周武王将自己的弟弟康叔封镇这三国,来监视武庚。但武庚也是一个不甘雌伏之人,到朝歌后不久,不仅续殷祀,而且还带领尚臣来到鹿台,玉门祭祀父亲在天之灵,同时他又收拢殷商遗民之心,暗地联络东夷方国部落
武庚此举,其心可昭;姜子牙一直密切关注武庚的所有举动,因为他知道商朝遗民并不甘于被周朝统治,商朝虽然灭亡了,但号召力仍在。果不其然,在周武王死后,继任者周成王年幼,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这种情况下,周朝是最脆弱的时候;对此,管叔,蔡叔,等大臣极为不满,散布流言蜚语,说周公打算谋害成王篡位,企图起兵造反。
而武庚乘此天赐良机,和朝内大臣勾结起来,并联合东夷中的徐、奄、薄姑、熊、盈等方国部落,发动了大规模的叛周复殷战争,声势之大,使周的西土出现了骚动和不安。为了尽快平息这场暴乱,周公和召公彻夜难眠,积极部署作战计划,最后在姜子牙的倡议下,由周公以成王之命率军东征。
而且姜太公还亲临现场辅助周公,再一次返回牧野,杀向朝歌。早有准备的武庚,亲自带殷商奴隶主贵族疯狂反扑,负隅顽抗。但终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掉军心的武庚,终究不能唤起将士的斗志,因而军心不齐,不战而溃,全部瓦解。武庚、管叔被处死,蔡叔被流放,霍叔遭贬斥。周公将这次叛乱平息后,以成王之命封康叔为卫君,建都朝歌。
武庚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可见商纣王统治时期,人民并不是如小说中所说的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武庚的反叛,也给后世帝王们一个经验,那就是改朝换代的话,一定要斩草除根,至少前朝帝王的直系后代一定要除掉;果然最是残忍帝王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