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陈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被许诺“永不负卿”,27年后却遭满门抄斩

陈德身中9箭救朱元璋,被许诺“永不负卿”,27年后却遭满门抄斩

朱元璋以草根起家一路升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才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但因为他的多疑和猜忌,死在他手下的朝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陪伴他打下大明江山的开国元勋。

甚至有为了救他替他挡下9支利箭的陈德,朱元璋当时说得好听“永不负卿”,却最终还是灭了陈家满门。

朱元璋真的这么嗜杀?还是这件事另有什么隐情呢?

毕竟皇帝金口玉言,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总还是有点当皇帝的觉悟,不至于那么打自己脸吧。

“委心明主,战胜攻取”,没有他就没有朱元璋的最后胜利

1363年7月,朱元璋与老对头陈友谅在鄱阳湖上展开角逐,两个人互相侵蚀对方地盘很多年了,现在到了最后的决胜时刻。

陈友谅长期盘踞在江西九江附近,占据长江天险水流最湍急的一段,他的水军一向被传说得十分厉害,令人望而却步。

朱元璋在这之前并没有大规模跟陈友谅在水上交战,因此只大概听说过,从没有亲眼看见过。

于是鄱阳湖上的相遇,令朱元璋大受震撼。

当时大明水师出动了20万人,听起来已经很多,但一看到陈友谅的楼船,瞬间就觉得自己这边的都成了小舢板。

那些楼船矗立在水中,远远望去仿佛浩瀚湖泊中的城楼,城内来往跑动人数众多,相较朱元璋的20万大军明显要多出一大截。

但朱元璋毕竟是见惯风浪的,震惊片刻就想出了擒敌之策。他利用对方楼船笨重移动不便的劣势,安排己方战船数艘围打一艘楼船,很快就见到了成效。

眼看着有几艘楼船被困最终被灭,陈友谅大惊,其麾下猛将张定边请求出战。

张定边这里有从元军手中缴获的望远镜,他之前正好看到了一个很像朱元璋的人,被簇拥着在某艘战舰船头观战。

得到陈友谅的允许,张定边立刻坐上冲锋舟往刚才瞄定的那艘船冲去。

朱元璋这边见对方来势汹汹,慌不择路下,竟然搁浅在一片礁石滩上。

张定边一看真是“天助我也!”还没靠上去就张弓搭箭,“嗖嗖嗖——”几箭过去先把旁边碍事地干掉再说。

两船距离已经十分接近,陈德看出张定边认出了朱元璋,于是死死跟在朱元璋身边,一定要确保常遇春等人的援兵到来——根据军报,援军应该已经抵达了鄱阳湖。

陈德的估计是对的的,常遇春确实带着援兵已经到了鄱阳湖地界,且坐上了船正往这里来,但张定边却是已经到了眼前,常遇春再快,也不能瞬息抵达来护驾。

于是,陈德将心一横,望着张定边手边不多的几支箭,一把将朱元璋护在身后。

朱元璋只来得及看陈德吐出的一口口鲜血......

以微弱战功获封“临江侯”,是朱元璋对这位老臣的感谢

鄱阳湖水战双方投入逾80万大军,是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水战,在这场水战中,陈友谅战死,朱元璋险些被杀,得以逃生全凭陈德以命相救。

据说朱元璋在陈德病榻前握着他的手承诺“此生永不负卿”,相当于是给了陈德一块免死金牌。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定国号大明,同时分封了一大批战将,其中公爵25人,侯爵79人。

其中就有临江侯陈德,在79位侯爵中排名第7,算是十分靠前的排位。

但陈德虽然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其实战功并不如何卓越,盖因他并没有读过很多兵书,每次作战都把自己当作是朱元璋的保镖,只求保护统帅,不求战功。

而且临江侯这个封号也很特别,总让人忍不住想起鄱阳湖水战,不知是否是因为救命之恩,所以朱元璋给了这个封号。

但是陈德并没有享几年福,多年征战留下的伤病,让他最终在洪武十一年撒手人寰,这是他获封临江侯的第九年。

朱元璋听闻陈德去世的噩耗,伤心悲痛难耐,竟到了辍朝三日的地步,并且在重新上朝后,就立刻追封陈德为“杞国公”,谥号定襄。

牵连甚广的“胡惟庸案”,说好的“永不负卿”也还是负了

在陈德去世后一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以谋逆罪诛当时的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御史大夫、中丞等数名官员。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胡惟庸案引起的“多米诺效应”,一直延续到了十年后。

1390年,朱元璋发布《昭示奸党录》,将韩国公李善长等人列为胡惟庸谋反的同伙,全部诛杀。

在这次由“胡惟庸案”引出的“李善长案”中,就有陈家的对头罗织罪名,诬陷陈家也参与了当时的谋反,朱元璋在盛怒之下没有详查,就灭了陈家满门,而这离朱元璋做出许诺的时光过去也仅仅27年。

由此,朱元璋对功臣赶尽杀绝的流言就彻底坐实了。

但是!

别的不说,所谓的陈家灭门在《明史》中全无记载,提到陈德与其子陈镛的都是“坐胡惟庸案爵除”,陈镛的记录还是先写了“战死”,再写的“坐胡惟庸案”。

也就是说陈镛是在战死后,才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然后不知道朱元璋有没有详查,陈家“临江侯”的爵位是去掉了。

《明史》是清朝的官员编纂的,毕竟是将明朝取而代之的新朝,在《明史》中夹带一些私货也属于人之常情,就比如收录了朱元璋鞋拔子脸的画像。

所以只要是能找到只言片语说陈家确实被灭了满门的,《明史》中肯定要记下一笔。

但是现在没有,这是不是说明,单纯在陈德这一家人上,朱元璋并没有那么大开杀戒呢?

结语

后世对朱元璋嗜杀的证据,主要来源于他早年封的那些公侯,最后得善终的寥寥无几,尤其是侯爵,79人中有50是被杀的。

但这50人中就包含了陈德,可陈德明明是病逝后才被除爵的,这样的统计也太不客观了。

而且朱元璋被人诟病的“明初四大案”中,前三案都是围绕着“胡惟庸案”而来,本质上就是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找的借口。

那些战功卓著的已经在第一批里就杀得差不多了,实在没必要再把人丁不旺的陈家也强安在朱元璋头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临江,朱元璋,常遇春,胡惟庸,鄱阳湖,对方,战功,大明,陈友谅,陈德身,消息资讯,朱元璋,胡惟庸,陈友谅,陈家,陈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临江,朱元璋,常遇春,胡惟庸,鄱阳湖,对方,战功,大明,陈友谅,陈德身,消息资讯,朱元璋,胡惟庸,陈友谅,陈家,陈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临江,朱元璋,常遇春,胡惟庸,鄱阳湖,对方,战功,大明,陈友谅,陈德身,消息资讯,朱元璋,胡惟庸,陈友谅,陈家,陈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