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不仅是个开国皇帝,著名将领,军事家,还是一个改革家,但是“改革”效果却毁誉参半。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通过“陈桥兵变”夺得皇位的,为了防止部下重蹈覆辙,他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集中到手中。他虽然是一名武将出身,却有高超谋略艺术,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将军专权的问题,成为千古佳话。却不知道,赵匡胤之后的这些改革为宋朝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赵匡胤把军权剥夺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军政改革。设立了专管军队枢密院制度,不掌控军队,但是有调动大宋全境军队的权利。设立了直接掌握军队的三衙,但是没有发兵和调兵权。历史性地把领兵权和调兵权分离,相互独立制约,有利于控制。
“兵将分离”政策,全国驻军无论是京城禁军还是驻地禁军,必须定期调动。军官和士兵分离调动,这就造成了将军乱换调动制度,切断了兵与将的纽带关系,防止拉帮结派,形成小帮派,有效防止军事暴动,同时也造成了将不知兵,兵不识将,战时信息不灵,指挥不力,军队松散等弊端。这一改革效果显著,没有出现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现象。却也造成了上下军令调动不统一。
重文轻武,文官地位大大高于武官,有效地防止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却也造成了武将优秀将领的缺乏,军队战斗力极具下降。
赵匡胤这些军政改革措施,在北方敌国兵强马壮,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合时宜,等于自断双臂,作茧自缚。以至后来无法抵御北方异族的入侵,败多胜少,使整个北宋、南宋期间在面对西夏,辽国,金国,蒙古进犯时,屡败下风。
赵匡胤这种“重文轻武”的国策,最终导致了靖康之难以及南宋的覆灭。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他摧残了帝国的军力,却打造了中华史上有一个文化繁荣盛世。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有三项是宋朝贡献(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也是一个文学大师,一代宗师群星闪烁的时代,出现了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名字,个个都是领域的翘楚,李清照、陆游、杨万里、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苏轼、辛弃疾、范仲淹、柳永等等,数不胜数。
宋朝之所以能够在文学上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与赵匡胤的科举制度改革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看科举制度改革,是不是十分熟悉!公开选拔(取消公荐制度),公平竞争(创造殿试),公正(以成绩为标准),进士及第,对官二代严加考核(别试制度)。真正做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我们来看看这些使科举制度走向向正规化,制度化,成熟化的5项制度。
“锁院制度”所有的主考官或者出题人确立后,立即锁在贡院之中,断绝与外界联系,避免考官向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等现象。我们现在的高考试卷批阅老师都进行全封闭管理,上交手机与外界杜绝联系,防止泄密试题。
“弥封制度”,考试结束后,将考生姓名,籍贯等可能暴露身份的信息用纸糊起来,防止考官评卷时作弊,或者影响考官的评分标准。最后合分的时候,才能拆封公布名字,现代考试中密封试卷制度的起源,就是延续宋朝的经验。
“誊录制度”,为了防止考试在试卷上作标记,暗语等问题,再走后门暗中托人改试卷。赵匡胤采取了“誊录”制度,朝廷雇佣一批抄书写手把试卷完整地重新抄一遍,再交给考官批阅,所抄的字体都是统一的楷体,使考官认不出笔迹,进一步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
“别试制度”,这个制度是专门为官宦子弟,或者考官子弟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另派考官监考,阅卷,以防止徇私舞弊的现象。也就是说,对官宦子弟在复试一次,甄别那些侥幸浑水摸鱼进入大榜的人。对寒门子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公平的考试,让作弊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不要有侥幸心理。
“殿试制度”皇帝亲自命题,亲自在皇宫大殿主持考试。这种制度始于武则天时期,赵匡胤把它定为常规制度。殿试过后,皇帝还要召见进士登第,唱名。我们今天公务员考试的面试制度,也是当场出成绩,面试后很快出分数,这与殿试考试形式有很深的渊源。
赵匡胤创立的这项制度,很多制度沿用至今,部分制度还在参考使用。赵匡胤这一“重文轻武”的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却开创了文化上的辉煌。种下了软弱的种子,却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巅峰时刻!赵匡胤的科举制度改革,沿用至今,堪称最成功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