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问考核制的出世,人们便信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理念。
努力读书,钻研学问,考取功名,从此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时至今日,这种“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仍被人们坚信。
可谓科举制对后世,乃至今日的影响依旧悠远绵长。譬如范进参加科举多次,最终中举后人因为喜悦和感慨变得疯癫无比。可想而知,榜上有名,是所有读书秀才的终极梦想。
若榜上有名就值得欢呼雀跃,那么倘若考取第一名,岂不是人生赢家。那个人人仰望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是考试成绩最佳者。
今天让我们来细数一下那些“奇葩状元”。
摔跤成为状元
宋朝在举行科举考试时,发生了这么一件无厘头的事情。
宋太祖赵匡胤是军人出身,头脑也是极为清奇。他在主持监考殿试时临时宣布了一个决定:第一个交卷者就可以成为状元。
一时间,所有经历寒窗只盼嗅得梅花香的学子们开始奋笔疾书,不仅要保证文辞优美,还要卯足力气加快速度。
最后,王嗣宗和陈识率先一起交卷。面对这种情况,头脑清奇的赵匡胤没有去评判他们的文采,而是又提出了一条考量标准:两人摔跤,谁赢了谁就是状元。
陈识听见这话时还在呆呆发愣,转眼间就被反应灵敏的王嗣宗摔在身下。看见这一幕的宋太祖不由得被逗得哈哈大笑,拍手宣布王嗣宗成为科举状元。
靠厚脸皮成为状元
唐文宗的时候,由当朝大臣仇士良掌权,一时间,所有关于官宦升迁、决定生死的大权都掌握在他手中,风头正劲。
有一年,裴思谦突发奇想,想要考取一个进士的功名。于是他从仇士良那里拿到了推荐信,去找当时的主考官高锴。
第二年,裴思谦的胃口更大了,他想要当状元。于是,再次拿着仇士良的拜帖去寻找高锴。
可彼时状元已经定好了人选,于是高锴又推辞掉了。谁知裴思谦当是时大喊道:“我非状元不可!”
可以说,裴思谦的状元全是靠脸皮厚来求取的。高风亮节的官宦也不得不向耀武扬威的权贵低垂了脑袋。
饽饽状元考试仍不忘吃
要说起“奇葩状元”,可真是数不胜数。“吃货”这个词在当今流传多年,但是谁承想,在古时也有这么一位把“吃货”二字形象化的书生。他后来还成为了“饽饽状元”。
据说,他在考试前揣了36个馒头。他坚定地认为不论如何,他今天都要把答卷写完,哪怕捱到暮晚之时,提前准备36个馒头就不怕挨饿了。
身材高大的他却垂泪请求,说这考试机会对他而言尤为重要。
身侧的监考官被他打动了,甚至还为他找来了几根蜡烛。李蟠的36个馒头吃完了,还向考官们要了几个。就这样,他一直写到了深夜才肯交卷。
同样考取功名的第二名探花,还曾作诗,称他为“饽饽状元”。
结语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有文武状元之分,可这些状元荣登榜首的缘由并不相同。无厘头成为状元的数不胜数,名不正言不顺的也不在少数。
尤其看来,古时的科举选拔制度也并不是完全公平公正。更多时候取决于皇帝的一声命令下了定论。
如果说王嗣宗争得状元之位是因为灵敏的品质,那“饽饽状元”则是靠坚持不懈、不言放弃的态度打动了监考官及皇帝。
相较二人,靠厚脸皮赢得状元功名的裴思谦更像是一个“老赖”,像一块腐肉。他身后显现了一个朝代权术舞弄、勾结权贵的真实写照,科举制可以因为一张拜帖改变他人的命运。
当今的考试还是讲究真实才学,到了严正的考试面前,值得赞扬的品质或者美好的精神都不足以成为凭空被录取的缘由。脚踏实地读好每一页书,我们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