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行业近期热闹非凡,两件事的前后发生引起了澎湃新闻的关注:
其一,大洋彼岸,GPT-4的推出将近日走红的ChatGPT推上新热度。它好似无所不能:参加“美国高考”SAT狂砍1300分、上线律师资格考试秒杀超90%考生、生成网站只需要1秒钟……
其二,中国这边,腾讯昨天发布最新财报,其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明确提出,腾讯将大力投入建设人工智能的能力与云基础设施,以拥抱基础模型发展的趋势,相信这将有助于提升现有的产品与服务,并持续为用户、社会创造价值。
一方面,ChatGPT的热度狂飙不断侵扰着业内人士的敏感神经:中美之间的AI差距究竟有多大?AI发展路径到底有何不同?在新一代AI科技竞争中,中国有哪些自己的机会?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腾讯早在2018年就宣布战略升级拥抱产业互联网,通过最前沿的AI技术能力,帮助ToB产业客户高质量发展。财报也显示,来自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收入已经连续7个季度占总收入比超30%,牢牢站稳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的位置。
让AI跑起来、让客户用起来。鲜少发声的腾讯这些年一直扎根数实融合主战场,像是在用一个又一个AI创新方案标杆一次次地给业界以无声回复。
深挖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的AI发展路径和落地实践,也许可以管中窥豹,探寻中国AI发展的一条特色路径。
AI的昨天:起起落落,创造价值是关键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被首次提出,AI的发展已经超过六十年。
六十年来,AI的成长之路像是一个过山车,从暖春到寒冬、从全面爆发又到泡沫破灭。
这一次ChatGPT的出现,在不少人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盛赞的同时,也有资深从业者告诉澎湃新闻,尽管舆论上美国占优,但冷静下来分析,美国在AI基础研究领域拥有先天优势,中国依靠广泛场景和数据优势,也已经在自动化、智能化等产业应用领域建立优势。
“中国将与美国共同引领全球AI发展,在未来二十年,AI和自动化作为平台技术,与先进计算、生命科学、新能源等更多新技术交叉发展会带来颠覆性的产业变革,中国有望在这过程中领跑。”对于AI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方向,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曾经这样预测。
他坦言,AI 2.0时代将会迎来“遍地开花”,各行各业的垂类AI助理、大模型应用等都会出现。现有的很多应用也将被新技术改写,例如搜索引擎、内容创造、广告营销等,新一代的AI技术将革新用户体验,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蕴含巨大的想象空间。
实际上,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这条路上已经探索多年,并成为推动中国AI科技发展和产业落地的核心力量,以场景驱动技术创新的中国特色AI产学研发展路径已经初见成效。
“从算法、工程、质量、数据、产品、到整个商业化模式,腾讯AI团队是一个体系化建设过程,研究、商业化可能有先有后,但是整体是一辆车往前搭建着走。”
早在2019年,马化腾就已经在公开场合谈到腾讯在AI领域的布局:
腾讯已建立四大AI实验室,涵盖AI从全面基础研究到多种应用开发,同时还建立了前沿科技探索的实验室矩阵,涵盖机器人、量子计算、5G、边缘计算、IoT物联网等,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引擎”。
尽管在宣传上颇为低调,但在研发投入上,腾讯的AI之路一直在潜心高质量前行:从专利数量角度来看,目前腾讯专利申请数量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一,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谷歌。
2016年,腾讯AI Lab旗下的围棋AI“绝艺”成功面世,先后四次夺得世界顶级赛事冠军,并自2018 年起开始无偿担任中国国家围棋队训练专用AI。
2017年,腾讯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了医学领域,发布了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医学影像筛查以及医学诊断的AI产品“腾讯觅影”。2017年11月,科技部宣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中就包括依托腾讯公司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去年4月,腾讯也已对外披露了“混元”AI大模型的研发进展。据了解,混元AI大模型完整覆盖了NLP(自然语言处理)、CV(计算机视觉)、多模态等基础模型和众多行业模型,近年来,该模型已先后在中文语言理解权威评测集合CLUE与VCR、MSR-VTT、MSVD等多个权威多模态数据集榜单中登顶。
近期,混元AI大模型团队还推出了NLP万亿大模型,它不但再次打破CLUE三大榜单记录,而且得益于低成本、普惠等特点,该模型也成功落地于腾讯广告、搜索、对话等内部产品,并通过腾讯云服务外部客户。
AI的今天:行业迈入深水区,深耕产业是核心
“目前AI行业已经进入深水区。以往单点应用覆盖即可,现在客户强调综合AI能力,且是否真的能够落地场景解决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平台负责人李学朝分享了自己在产业角度的观察。
能落下去、能用起来、能降本增效创造价值,这是用户冷静下来之后的切实所需,而这也可能正是中国式AI发展路径的独特优势。
围绕AI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去几年,以腾讯云智能为主要抓手,集结了腾讯积累多年的CV、NLP、ASR等核心技术,通过腾讯云TI平台、腾讯云智能数字人等矩阵产品,持续向ToB产业输出多元行业大模型精调AI解决方案。
作为全栈式人工智能开发服务平台,腾讯云TI平台通过打通从数据获取到模型部署的AI落地全流程链路,为大规模多机多卡训练提升40%的训练性能,目前已经覆盖8大行业,落地超过50家客户。
在金融领域,交通银行通过TI平台减少了30%以上的前端录入成本,一小时就能完成以往两三天才能完工的训练流程,准确率超过了95%。
在传媒领域,央视频通过TI平台搭建了央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上线至今,用户端累计下载量4.92亿次,去年还被评为年度“用户规模增长之星”APP,是央媒中唯一进入该报告年度榜单的APP。
在工业领域,富驰高科通过腾讯云智能的技术助力,工作效率同比此前提升近10倍,10多台机器持续满载生产的情况下,一年可节省数千万元。
与此同时,数字人服务也已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生产中。
在腾讯云智能数智人产品总经理陈磊看来,AI最重要的能力是赋能实体产业,实现降本增效。“在生产层面,我们希望打造数智人生产工厂,用数智人的智慧能力带动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在应用层面,希望能和合作伙伴创造共赢。”
据悉,2022年腾讯云智能数智人已成功“入职”传媒、金融、出行、文旅等行业,依托新一代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通过整合语音交互、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AI能力,同时连接腾讯丰富的内容和服务生态,实现从“数字人”智能化升级到“数智人”。
在文旅领域,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腾讯云智能推出数智人“艾雯雯”。它表达能力强,140余万册藏品知识倒背如流;同时理解、应变能力不俗,能够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在传媒领域,腾讯云智能数智人“聆语”出任央视频AI手语翻译官,为200多万特殊人群提供实时、准确的手语解说服务,共同见证一个又一个夺冠时刻。
在出行领域,数智人Ida上线一汽-大众云展厅,经过汽车行业专用语料训练,变身为汽车导购“数智分身”,可以像真人专业汽车导购一样,为顾客带来沉浸式的购车体验。
AI的明天:互补短板,普惠世界
AI的研究、发展是个系统工程,AI的落地、实践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平台、从平台到流量、从流量到收入、从收入到利润,这是保证一个基础研究学科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路径。
过去两次AI的兴起和泡沫的破裂都在证明,不能产生实际价值的技术研究基本都是空中楼阁。
无论是IBM深蓝、AlphaGo还是今天热议的ChatGPT,每一次AI技术跃迁必然对全球科技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但AI技术更大价值或许在于深入产业、深入场景、落地应用,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培育周期和产业链协同。
360创始人周鸿祎曾经分享,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与欧美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对于中国而言,需要利用好自身优势,以丰富的产业链场景、产学研融合、互联网头部企业积极投入为基础,利用好市场的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欧美的AI发展路径是:家里有粮、心中不慌,重仓投入基础研究层,大力出奇迹;相比之下,中国受限于发展阶段,发展路径是:场景驱动、技术协同,从“世界工厂”向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海量场景和数据给AI发展提供广泛实践场景和推动力。
路径无好坏、方法无对错,也许谁暂时声量略大也并不重要。认认真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扎扎实实做事,积累落地实践经验。在人工智能相关话题反复被热炒的当下,保持冷静清醒、认真务实,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