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千里通波,千年兴废-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兴衰简史9

千里通波,千年兴废-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兴衰简史9

三 、 南宋输往金的“岁币”解赴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签订的“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每年向金交纳“岁贡”,银25万两、丝绸25万匹,这一条约实施了20年之久。“隆兴和议”(公元1164年),在开禧北伐失败后,重签的条约中,南宋向金每年交纳“岁币”,银20万两、丝绸20万匹;“隆兴北伐”(公元1208年)后签定的“隆兴和议”,南宋每年向金交纳“岁币”,增为银30万两、丝绸30万匹,并一次性赔偿钱三百万贯。

从南宋立国,到金被元灭的107年间,南宋向金纳“岁贡”、“岁币”长达80多年。

入宋,自太祖始,田赋(税收)即实行了“时估折纳”,即实行“实物税”。那么南宋输与金的“岁贡”、“岁币”,也应是茶叶、陶瓷、农产品等实物形式,否则,还需再经贸易购物。女贞人缺的不是白银,而是南方精美的工艺品和粮食。

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因军事上不敌金兵,在“岁贡”的器物上被挑剔和非难是可想而知的。金廷索要南宋的“官窑”瓷器,以及其它窑口的“贡御”瓷器,而南宋朝廷用龙泉黑胎(仿官)器以及其它窑口的稍次品搪塞,我想,这也许就是隋唐大运河中出土有黒胎龙泉器,以及南宋朝廷允许龙泉窑大量仿烧“官样”的最好解释。否则,按律例仿烧官器是要“杀头”的!黑胎龙泉的“仿官”器瓷片,在汴渠和龙泉窑址大量出土也无合法理由。至于“龙泉官窑说”、“哥窑产于龙泉说”,至今尚无有力的证据支持,我觉得“金廷索要官窑器充抵岁币说”若能成立,沿用“贡瓷”的采购办法“官搭民烧”,倒是与至今未在龙泉的大窑、金村、溪口等中心窑场发现官窑形制的遗址,是不谋而合的。也符合赵宋朝廷色厉内荏的对内对外权谋的表现。

那么这些“岁贡”、“岁币”的大批货物,需移交解赴。可以设想,交付地点应在两国交通便利的关口移交。金国绝不会允许南宋的船队,长驱直入,驶入腹地。而从宋金榷场贸易记载看,交通便利,又有验货(官鉴)关口、堆放码头、关防机构的,当首选隔淮相望的盱眙与泗州。解赴金国的途径,通济渠亦应是最理想的水道。这点我已在本章第一节《隋唐大运河在金代外贸与转口贸易中的作用》中作了论述。当然,后人写《宋史》和《金史》,都不会将这些令国人屈辱的史料,详细记入历史,致使现在已无从考证,只能作此推论。但我相信随着更多历史文献的发掘和破译,总会有大白天下的时候。正如隋唐大运河先由田野考古出土了金、元遗存,再从典籍钩沉记载一样。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解赴,宋朝廷,丝绸,隋唐大运河,龙泉,兴衰,千年,岁币,岁贡,公元,消息资讯,隋唐大运河,龙泉,岁币,岁贡,金交纳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解赴,宋朝廷,丝绸,隋唐大运河,龙泉,兴衰,千年,岁币,岁贡,公元,消息资讯,隋唐大运河,龙泉,岁币,岁贡,金交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解赴,宋朝廷,丝绸,隋唐大运河,龙泉,兴衰,千年,岁币,岁贡,公元,消息资讯,隋唐大运河,龙泉,岁币,岁贡,金交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