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朝福利制度: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大宋百姓都有了“福利病”

宋朝福利制度: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大宋百姓都有了“福利病”

每个社会都必须存在的一种制度,能够确保每个百姓的“基本生存”,这就是福利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作为封建王朝,其实宋朝的福利制度也是十分丰厚的,这自然也与那时的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关。也正因为如此丰厚的福利制度,却使得宋崇的百姓染上了一种“福利病”。宋朝的福利制度真的好到足以让人染上“福利病”了吗?“福利病”的根源,就在于宋朝过于丰厚的福利制度。

生育福利——救济金和孤儿院,给贫民生育留下了重要保障

生育福利,是古代贫困人口能够生育的最基本的条件,这也是宋代人口能够成倍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胎养助产”,宋代的生育基金

“生了孩子养不起”,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但是宋代的福利制度,却为贫困人口成立了生育基金,确保这些贫困家庭“敢生孩子”。

这种“养娃”福利,是宋代政府鼓励生育的主要措施。为了能够增加人口,从而促进国家繁荣,宋代的政府设置了生育基金制度。当时的生育基金,被称作是“胎养助产”,这种“胎养助产”,虽然钱不多,但是却可以确保当时的贫困家庭在生孩子之后有一定的抚养能力。

南宋政府规定的“胎养助产”基金是四贯钱,这大概是一种什么概念呢?换做是今天的人民币的话,就相当于两千多块。两千多块在现在虽然不算多,但是在古代“养娃”消费远远不及现在的情况下,还是能确保一个孩子正常的抚养长大的。

政府成立官方福利孤儿院,解决社会上的弃婴问题

除了能够保障老百姓“敢生孩子”,解决社会上的弃婴问题,也是政府的生育福利制度需要考虑的。解决弃婴问题一般的措施,就是成立孤儿院,其实宋代政府也设置了这种官方的福利孤儿院。

慈幼局,就是宋代的孤儿院。宋代的慈幼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孤儿院制度。在当时的《宋史?理宗本纪》就有记载这种孤儿院的设立 :“癸亥,诏给官田五百亩,命临安府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初生婴儿,仍置药局疗贫民疾病。” 宋代的慈幼局已经完全具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不仅会收养社会上的弃婴,而且还可以通过办手续实现社会领养制度,可谓是非常先进。

养老福利——宋朝养老福利包括养老院和补助金,使百姓“老有所依”

“老有所依”,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稳定的重要标准。宋代是一个社会比较安定的朝代,这也可以体现在其养老福利制度上面。

“居养院”和“养济院”——宋代政府成立的福利养老院,给孤寡老人养老

养老院,在北宋称为“居养院”,在南宋称为“养济院”。孤寡老人,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养老院是当时社会福利制度当中的必备机构。

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的养老院制度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北宋时期的“居养院”, 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收养机构,除了孤寡老人之外,还包括残疾人士和乞丐等等弱势群体。 而到了南宋时期,就开始成立了专业的养老机构,用来专门收养老人,这种养老机构的名称有很多,包括安老坊、安怀坊和安济院等等。

从北宋的综合性收养机构到南宋的专业性收养机构,不难发现,宋代的养老福利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宋朝的救济金制度,政府给孤寡老人提供基本生存保障

除了设立收养机构来收养孤寡老人之外,在收养机构生活的老人,还会获得政府提供的一定的生活费用,这也成为了他们的基本生存保障。

宋代的老人养老标准是50岁,超过50岁就可以入住“安养院”“安老坊”等等这些福利养老机构。并且在进入养老之后,政府还会给他们发放生活补助,一般是粮食和生活费用。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是每天一升米,十文钱;8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有额外的补助金额。不管是从金钱补助方面也好,还是人性关怀方面也好,宋代的养老福利制度,都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制度了。

宋代百姓的福利病?除了生育和养老,治病养病殡葬政府也全包

所谓“生老病死”,前面已经说完了“生育”和“养老”,下面就要来说说宋代的“医疗福利”和“殡葬慈善”了。

政府为贫民提供低价药品

宋代的“医疗制度”,基本上撑起了福利制度的半边天。能够让民众生病了得到基本的医治,是福利制度当中的重要部分,这也让百姓养成了治病都依赖政府的毛病。

一是给贫民提供低价药品,免费诊治。宋代在京城以及各种州县都开设了药局,这种官方药局基本上是国家所提供的一种平价药品,政府用一定的财政补贴来保证这种低价药品的出售。而且,除了低价药品,但是的官府还会设置一些官方义诊和施药,免费给贫困人口进行诊治并且发放药品。

二是设置贫困病人收治所,给贫困病人提供一定的养病场所。这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医院,那时的福利医院称为“安济坊”,在《宋会要辑稿·食货》当中有记载这种安济坊的收容规定:“凡户数达到千户以上的城寨,均要设立安济坊,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均可送入安济坊收治。”

而这种养病场所,却为宋朝百姓的福利病的产生提供了重要动力。很多生病养好了的百姓,还是会赖在养病场所不走,因为“安济坊”的条件实在是太好了。

政府设置福利公墓,确保没有亲属的死者能被殡葬,导致宋代百姓的责任感缺失

在殡葬慈善制度这一方面,政府也设置了福利公墓,确保一些没有亲属的死者,在死后能够得到安葬。这种福利公墓,在当时被称为“漏泽园”。

宋代开创了“漏泽园”,这种殡葬慈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维护儒家伦理纲常的需要。“养老送终”是儒家伦理纲常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宋代战争频发,战乱当中有很多客死他乡没有亲属的尸体,因此官府就设置了“漏泽园”,来收殓这些尸体,集中进行埋葬。

这种福利公墓,除了能够确保没有亲属的死者能被安葬之外,还在客观上改善了环境卫生,对于防治当时的瘟疫流行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虽说政府采取了种种手段,来安置当时的无主尸体,但是这种包揽生死的福利制度,却让百姓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当时的社会上甚至出现了自己亲人死了却让政府补偿的情况。

囊括生老病死的宋朝福利制度,使得宋代百姓产生了“福利病”

从“生下来”到“墓地”,宋代的官府都安排好了, 这种囊括了“生老病死”的福利制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百姓的“福利病”。

过度福利,形成了部分宋人贪图享乐,懒惰生活的社会风气

生育有官府养,生病有官府治,养老有官府养,宋代百姓的生活可谓是非常惬意,也没有压力。但是,在这种“过度福利”的影响了,也导致了部分宋人贪图享乐主义的形成。

丰厚的福利制度之下, 很多明明不符合条件的人,也会到一些福利场所蹭吃蹭喝。 正所谓是“少且壮者,游惰无图,廪食自若,官弗之 察,弊孰甚焉”。正是因为政府过度的福利制度,造成了有些宋人在居养院赖着不走,享受着官府提供的免费福利,形成了一种贪图享乐,懒惰生活的社会风气。

因此,当时的南宋政府,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抑制这种现象,但是却没有起到真正的效用,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宋代福利制度的一种制度缺陷。

为了保证福利制度,宋朝政府增加税收,使得富者苦不堪言

如此丰厚的社会福利,钱财来源于何处?当然是来源于国库,而国库的主要来源就是当时的百姓税收。当时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针对的救济人口是贫困人口,而主要的税收来源,则是当时的较为富有的阶层,这样其实就造成了一个贫富矛盾的一种结果。

这种过度福利,实际上给社会税收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在《宋史·食货志》当中有记载这种情况:“糜费无艺,不免率敛,贫者乐而富 者扰矣”。因为宋代的社会福利制度,还包括给贫困者免税,所以就造成了一种富者交税来养贫者的局面,而且当时的部分贫者就靠着国家福利生存,却不去主动寻求生计,这也就反而拉大了当时的贫富矛盾。

总结

宋朝的福利制度的确是囊括了“生老病死”,的确是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制度。但是宋朝丰厚的社会福利制度下面,也隐藏着一种“过度福利”的危险。的确,宋朝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支撑起如此强大的福利制度, 但是这种“贫者靠富者养”的局面,不仅拉大了宋朝社会的贫富差距,而且还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好吃懒做,不求上进”的风气 ,造成了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宋会要辑稿·食货》

2、《老学庵笔记》

3、《宋史·食货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政府,社会,福利,孤老,机构,宋朝,制度,百姓,养老,生育,观点评论,安济坊,福利,宋朝,福利病,制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政府,社会,福利,孤老,机构,宋朝,制度,百姓,养老,生育,观点评论,安济坊,福利,宋朝,福利病,制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政府,社会,福利,孤老,机构,宋朝,制度,百姓,养老,生育,观点评论,安济坊,福利,宋朝,福利病,制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