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代农民如何兼职“赚外快”?农闲时进城务工,制瓷、纺织随便挑

宋代农民如何兼职“赚外快”?农闲时进城务工,制瓷、纺织随便挑

宋代农民的兼业现象,是一个当时独有的特色现象,当然也是宋代社会背景的一种体现。即使是在小农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主体的古代,宋代的农民仍旧还会选择兼职“赚外快”,这背后的原因自然与宋代的社会发展体制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宋代数量规模如此大的农民兼业现象的发生,绝非偶然,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而这种农民兼业现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的进步,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独具特色的“忙”“闲”更换时节,为农民兼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本来应该忙于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有闲暇时间去进行兼业,这与当时的 一种独特的“忙”“闲”生产方式有关,也与当时的土地资源不足有关。

“忙里偷闲”,成为宋代农民兼业的主要发展机会和计划

古代农业生产需要顺应农时进行生产,因此在这种季节性的生产背景之下,一些占有耕地不多的农民,闲暇时间也可以随着农时来进行安排。在农忙时农民可能忙于农事,无暇顾及其他事情。而在农闲之时,农民却拥有了许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仅仅是作为“绑在土地上的人”。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条件之下,宋代农民的农事也只有这两种状态。 对于耕种来说,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种植忙碌的时节多为五到六个月;对于植桑养蚕等农事来说,主要就集中在三到四月份。因此,可以看出,对于耕地资源不多的农民来说,一年之间的闲暇时间是非常多的。如此一来,长达几个月的闲暇时间也给农民的兼业生活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一种保障。

在人土资源矛盾的背景下,农民选择兼业更能满足生存需要

“人多地少”是宋代土地资源分配的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有不少的农民会去选择兼业。宋代耕地资源与人口之间的矛盾,一是因为当时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二也是因为宋代人口的急剧增长。因为宋代政府主张“不立田制”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也就造成了土地自由买卖发生的可能,更加直接的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

再者,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宋代人口的急剧增长,甚至达到了一亿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强烈的人土资源矛盾使得很多农民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土地,只好转而向其他职业寻求生机。

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生产的发展给宋代农民带来了兼业的机会

农民能够去兼业,除了自身需要有动机和条件之外,也需要外界条件的支持,才能够获得兼业的机会。而这种外部条件,也与国家的工业建设和运营建设有关。

国家运营建设的人力需求,给农民提供了从事新职业的机会

为了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生产,宋代推进了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些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支撑。因此,这也为宋代农民提供了一部分从事兼业的重大机会。

在《宋史》当中有记载当时政府利用农闲之时兴修水利工程的事件:“濒河诸州所产之地,仍遣使会河渠官吏,乘农隙率丁夫水工,收采备用。”

宋代兴修的水利工程数量十分庞大,据历史记载,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仅黄河沿岸就已经兴修了1503处水利。如此庞大的工程量,基本上都是采用农闲时的农民来进行建设。除了水利工程之外,还有很多的宫殿、城池在兴修之时,都需要农民的劳动力,才能够进行下去。从这一方面来看, 巨大的社会设施建设的需求,给农民兼业带来了机会。

在社会生产急剧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手工生产的需求量加大

其次,宋代的手工业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规模也随着商品经济的规模扩大而扩大了,而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补充,才能维持生产。 宋代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可以算得上是第一经济强国,包括制瓷业、矿采业、冶炼业和纺织业等等行业都发展的十分繁荣。

而这些行业,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才能持续长久的发展下去。大量的需求也为宋代农民的兼业提供了机会,当时的农民兼业的主要选择, 也主要集中在陶瓷业、矿采业和纺织业等等行业,农闲时他们进城务工,这些行业随便挑。

宋代农民主要的兼业选择种类繁多,涉及各行各业和军事方面

上文中也提到过宋代十分丰富的手工业品种,而农民的兼业机会却不仅仅限于手工业,甚至会涉及到商业生产和军事方面。

转行手工业和商业生产,是宋代农民兼业最为普遍的一种选择

手工业和商业生产,是当时发展的最迅速的行业,也是农民兼业最普遍的一种选择。纺织业是最能够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发展的手工行业和小商品行业,因此农民在闲暇之时会单纯经营桑蚕业用来满足家庭的基本开支。

在《陈旉农书校注》当中有记载当时农民转向纺织业生产的记录:“养蚕十箔,每箔得茧一十二斤。每一斤取丝一两三分,每五两丝织小绢一匹,每一匹绢易米一硕四斗,绢与米价常相侔也。以此岁计衣食之给,极有准的也。”

植桑养蚕的利润其实远远高于农民的“正业”。因此,很多农民在确保桑蚕业的收入之后,也会选择加大桑蚕业的比重,变其为“正业”。

在募兵制的背景之下,“半农半兵”成为农民兼业的特殊形式

宋代采取的主要征兵制是招募制度,在这种背景之下,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前往当兵。

在《宋史》当中有记载当时士兵的主要待遇:“每岁寒食、端午、冬至,有特支;特支有大小差,亦有非时给者。边戍季加给银、鞋。邠、环、庆缘边难于?汲者,两月一给薪水,钱苦寒或赐絮襦裤。”

从待遇来看,当时的应募者的待遇都远远高于植根于土地上的农民。而应征的农民,虽然是作为士兵要纳入军队,但也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反而是成为一种“半农半兵”的存在。对农民来说,去应召当兵既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待遇,又可以不完全脱离家庭和农业生产,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兼业选择。

宋代农民兼业现象,既缓解了生存危机,又促进了社会生产

而大量的农民兼业现象,不仅没有耽误农业生产的进行, 反而在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都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对农民个人而言,兼业拓展其发展空间,成为维持生计的备选

针对农民个人来说,兼业对于他们的好处远远多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在选择兼业之时,也会比较注重不与农业生产相冲突,所以农民兼业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一方面,农民兼业可以缓解他们的生存压力,尽可能的保障个人和家庭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农民兼业也是出于土地资源不够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农民只靠土地吃饭,可能难以养活自己,或者说是家庭。而出于维持家庭生计的兼业选择,却能够给农民带来意料之外的收入,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宋代农民在农事生产之余的必备选择。

对国家层面来说,农民兼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而就算是对于国家来说,农民兼业虽然有时候会耽误农事生产,但这种影响也远远小于农民兼业给国家社会生产所带来的助力。

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当中所记载的那样:“国家所赖为根本者,莫若农民。农民者,衣食之源”。

一方面,农民选择兼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地资源的矛盾。宋代人地资源矛盾突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是随着当时土地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的现象,而土地资源相对较少的农民去选择兼业,就可以有效的化解这种矛盾。

另一方面, 农民兼业对于当时的陶瓷业、矿冶业和纺织业等等工业的生产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从某一层面上来说,如果宋代农民兼业现象不像如此频繁,那宋代的社会生产也不会发展到如此之大的规模。

总结

农民兼业现象虽然属于宋代的一种社会特色,但其出现也绝非偶然,而是一种社会背景之下的必要选择。 “忙里偷闲”的农民兼业,既保证了当时最基本的农业生产,也能够大量集中农民的自由可支配时间,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进步。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农民兼业现象,不仅仅能够缓解农民的财政支出压力,而且还能够为宋代的各个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一份助力。因此,当时的宋代官府,对于农民兼业也是支持的,更是为其提供了不少兼业机会。

参考文献:

1.《续资治通鉴长编》

2.《宋会要辑稿》

3.《齐民要术校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进行,社会,各行各业,土地,机会,背景,生产的,发展,外快,工业,观点评论,宋代,纺织业,土地,桑蚕业,农民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进行,社会,各行各业,土地,机会,背景,生产的,发展,外快,工业,观点评论,宋代,纺织业,土地,桑蚕业,农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进行,社会,各行各业,土地,机会,背景,生产的,发展,外快,工业,观点评论,宋代,纺织业,土地,桑蚕业,农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